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丹徒区建立防返贫机制落实情况调研

2020/12/24  浏览量:   作者:王丽丽  来源:中国老区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和难点也在农村贫困人口。我区扶贫攻坚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多方协同,聚焦重点难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区43个经济薄弱村、1585户(3196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达标脱贫,村累计达标率、户累计减贫率均达100%,全面实现“强村富民达新标”行动“双八”目标。但是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会长期存在,如何落实中央、省、市要求,做好防返贫工作,我区政府制定了《丹徒区防返贫机制》。近期区扶贫“三会”对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防返贫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1、防返贫机制的主要目标已经建立。一是已经建立能够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其他因病、因灾、因安全性案例事故等存在贫困风险的非贫困户基本信息的防返贫监测机制。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细化扶持政策,逐村逐户精准落实帮扶举措,防止边脱贫边返贫和新的贫困人口发生,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准防返贫机制。

  2、防返贫机制明确的对象已经落实。一是非贫困低收入户,即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不享受扶贫政策,但家庭收入较低,贫困发生风险较高的农户,特别是非建档立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家庭。原则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省定贫困线标准1.4倍以内(含1.4倍);且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确定为非贫困低收入户,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按程序进行贫困户识别。二是非持续稳定脱贫户。即已脱贫但脱贫成果不稳定、持续稳定增收能力不强的脱贫户。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苏发[2019]23号)各项措施基础上,原则上以当年核定的家庭年人均可配收入低于省定贫困线标准的,纳入防贫台账重点监测。三是非建档立卡的低保户、五保户、重病户、重残户、危房户、孤寡老人户等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变故造成收入骤减或者支出骤增的农户,参照以上情况纳入防贫监测范围。

  3、六级责任体系已经落实。为进一步巩固“强村富民达新标”行动成果,全面打赢脱贫战,区扶贫领导小组印发《丹徒区“强村富民达新标”行动,镇、村、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方案》,明确了各级责任人,各镇(街道、园区)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扶贫工作人员为第三责任人,村书记为第四责任人,村组扶贫工作人员为第五责任人,帮扶责任人为第六责任人。

  4、精准实施防贫举措已经落实。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切实落实上级关于农民基础养老、低保、五保和医疗等方面的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明确延续政策的内容范围等,继续完善重点领域部分政策,特别是农村公益性岗位援助、确保困难子女完成学业等。二是落实特别救助。参加医保部门扶贫政策划定的支出项目、报销条件,对因病的防贫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较高,影响正常生活的,超出部分可实施医疗特别救助。教育方面,参照教育部门扶贫政策,对家庭有全日制高中或大、中专院校就读学生的防贫对象,按规定享受相关救助政策后,家庭支付学费、住宿费、教科书本费等基本费用较高影响正常学业的,超出部分可实施教育特别救助。住房方面,按照查漏补缺的要求,发现有新增危房,住建部门及各地及时做好鉴定和改造,待改造结束且通过验收后,实施特别救助。(由各镇、街道、园区,区人社局、卫健委、民政局、教育局、住建局负责)。三是推动产业帮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将产业扶贫与扶贫相挂钩,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探索设立“公益股”“扶贫股”,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保障贫困户获得收益和共享发展机会。扎实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采取“经营主体+基地(集体)+贫困户”、“乡村旅游+集体+贫困户”等多种形式,发展股份合作,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积极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 、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由各镇、街道、园区、区人社局、工商联、农业农村局负责)

  二、推进防返机制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1、对“两类人群”进行动态管理。按照省、市扶贫办动态调整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对乡镇上报的“两类人群”进行核实,5月26日完成两类人群的核查工作,其中不稳定户208户452人,边缘户5户14人(脱贫不稳定户标准:人均收入8000-9000元,边缘户标准:人均收入6000-9000元)。已全部录入国扶系统,建立了“一户一策”加强防返贫监测,截止10月底累计落实帮扶措施213户466人(就业扶贫28人、公益性岗位3人、资产收益扶贫12人、基本生活救助109人、专项社会救助150人、急难社会救助111人、其他53人)。

  2、住房安全保障基本到位。对所有建档立卡危房户,认真排查,及时鉴定,积极落实改造任务,对乡镇上报的43户建档立卡危房进行了逐户核查,其中3户基本住房不属于危房,最终确定40户建档立卡对象住房为危房,均已完成改造(其中36户改造、4户妥善安置),并通过住建部门验收,区级共拨付补助资金27.07万元。同时,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改造,目前,我区未发现建档立卡户基本住房存在安全隐患。

  3、医疗健康保障不断提高。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社会救助+慈善助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区级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平台和“先救治后付费”服务,贫困家庭签约服务率98%以上。建立贫困人口30种大病患者救治台账,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确定大病区内救治定点医院(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并成立了专家组,目前区内定点医院可救治16种大病,均制定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根据全区各医疗机构上报信息,目前全区登记30种大病患者374人,区内定点医疗救治25人(区人民医院救治15人,区中医院救治10人)。同时,对所有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符合政府代缴的城乡居住保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进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代缴工作。2018年建档立卡人口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人数762人,救助费用106万元,2019年建档立卡人口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人数1805人,救助费用161万元,2020年1-11月建档立卡人口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人数1732人,救助费用187万元。

  4、教育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建档立卡等几种类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细致梳理,对于符合资助条件的建档立卡学生按本学段最高标准予以资助。我区未出现建档立卡对象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现象。2018年,我区共补助各阶段建档立卡学生399人次,资助金额32.9875万元(区内199人次、资助金额16.45万元);2019年,我区共补助各阶段建档立卡学生471人次,资助金额40.295万元(区内265人次、资助金额22.67万元);2020年,我区共补助各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建档立卡学生862人次,资助金额68.3万元(区内239人次、资助金额19.25万元)。

  5、政策保障全兜底。对符合特困人员认定条件的重点对象及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不符合救助条件但生活确实困难的建档立卡户给予临时救助,对完全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单人保”。

  6、购买防返贫保险。为了防止两类人群出现返贫、致贫的情况。引入商业保险,共投入58.302万元,为我区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共3239人,购买防返贫保险,减轻的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情况的支付负担。7月完成招投标流程,8月10日与中标单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公司镇江中心支公司签订服务协议。9月结合第三季走访将返贫保险告知书发放到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的手中。我区第一批“防贫保”共为全区17名建档立卡户子女入学中等及以上学校的学生,送去了39000元扶贫助学补助。

  7、全国扶贫日走坊慰问建档立卡户。今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区政府办和区扶贫办牵头,区扶贫“三会”、区慈善总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红十会、区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在上党镇集中走坊慰问二十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困难户,慰问物品棉被20床,生活用品价值29000万元,电饭煲20只,慰问金20000元。区扶贫“三会”对全区133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13.3万元。

  8、进一步压实责任。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省、市、区针对建档立卡户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两类人群的动态监测,我区将建立起由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镇、村、帮扶责任人三级责任体系,全面压实责任到人,结对到户。8月份经区领导研究、讨论通过后下发了《丹徒区“强村富民达新标”行动镇、村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方案》正式文件,落实帮扶责任结对工作。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已脱贫户还存在返贫风险。我区建档立卡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较高,这类人群的收入来源有限,多数是靠企业、单位等团体、个人帮扶慰问,以及政府兜底才得以脱贫。2月底,我区对建档立卡户中的一般贫困户进行了筛查,慰问金和赡养费较高的户有245户443人。其中慰问金在1000元以上的170户312人(1000-1999元的116户212人,2009-2999元的27户53人,3000元以上的27户47人),慰问金在1000元以下,但赡养费在1000元以上的75户131人(1000元以上的6户8人,2000元以上的8户17人,3000元10户13人,4000元11户20人,5000元以上的40户73人)。这部分人若没有慰问金或赡养费用,有可能会返贫。另外,由于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部分劳动力只好留在家中,大约300人无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医疗保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建档立卡户在门诊看病时的报销比例较低,现在建档立卡户在门诊看病报销仅50%,而建档立卡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又相对较高,导致了本就困难的家庭增加了支出。另外,现在建档立卡户看病的定点医院较少,且定点医院名录中很多不能包含门诊病种的药品,建档立卡户还需要去药店进行购买,出现了配不到药、配不齐药的情况。

  3、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度仍未达100%。目前我区共有67个扶贫项目,已验收60个,剩余7个项目中,3个已完成,待收益入账后即可验收;还有4个为高资街道的村集中购买物业用房的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申报实施,截止目前还没有完成验收,年底才能组织第三方验收。

  4、阳光监管平台信息录入仍不能松懈。阳光监管平台信息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帮扶责任人走访积极性不高,个别乡镇帮扶责任人对于走访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信息的录入准确性不高,上传的图片还有部分不符合要求(空房子照片、只有帮扶责任人的照片、没有建档立卡户的照片)。

  二、相关建议

  2020年是我区脱贫攻坚的巩固之年,接下来,区扶贫将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致力于防返贫工作,关注达标边缘的村、户,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

  1、强化成果核查,确保脱贫成果真实。扶贫办牵头会同纪委、教育、民政、卫健、住健、人社等相关部门,通过入户调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户2020年度收入进行核查,列出重点关注人群,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责任主体,进行帮扶。

  2、进一步健全防返贫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和因灾等重点群体,制定区、镇兜底保障措施和防返贫机制,开发公益岗位、强化医疗保障,落实低保、五保、基保等按照提标政策。聚焦达标基础不稳定的村集体,加强动态监测,多措并举,通过入股分红,统一运营等多元化形式,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3、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发挥助力作用。为了更好的帮扶村、户,实现稳定脱贫,区扶贫办主导,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信息互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争取利用各级财政资金,为村集体争取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及时将中央、省、市、区针对建档立卡户的政策,相关部门要争取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并建立建档立卡户的独立档案。

  4、敲实产业扶贫举措,保障贫困户稳定收入。据统计,获得产业扶贫收益的有640户,收入以土地租金、土地分红为主,总占比7.27%,1%以下20户,最低的只占0.09%,30%以上15户,最高的是76.83%,占比在1-10%之间的474户,平均1405.45元。由此可见,产业扶贫中,户数占比并不高,收入占比也不高,且多数村集体扶贫项目为购买物业用房,带动贫困户致富的途径和渠道较少。为此,我们建议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积极探索设立“公益股”“扶贫股”,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保障贫困户获得收益和共享发展机会。着力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采取“经营主体+基地(集体)+贫困户”、“乡村旅游+集体+贫困户”等多种形式,发展股份合作,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

  (镇江市丹徒区扶贫“三会”)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