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书面经验交流材料】江苏省昆山市老促会

2022/07/1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赓续红色血脉 铺就“昆山之路”
江苏省昆山市老区开发促进会
 

昆山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早在1926年8月,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成立,在娄江畔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抗日战争期间,昆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昆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昆南抗日游击根据地,英勇反击日军的侵略,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1983年,昆山20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被确认老区乡镇,昆山县被划为二类老区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昆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革命老区精神,战天斗地,齐心协力大兴农田水利,打下了扎实的农业基础;众志成城战胜了血吸虫病,送走了“瘟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后,昆山人民一以贯之,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敢闯、敢试、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创出了一条闻名遐迩的“昆山之路”,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2021年,昆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超过了全世界6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蝉联17年全国百强县之首。事实证明,昆山的成功绝非偶然,与其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坚强的红色基因,可贵的革命传统精神密不可分。

一、昆山人有爱党为民、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早在明末清初,昆山先贤伟大的爱国思想家、教育家顾炎武先生就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名言。在战争年代,昆山人民为了求解放,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英雄顽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后,昆山人为了过上好日子,听党的话,跟党走,艰难治理了“穷土、恶水、吸血虫病”三大灾害,为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昆山领导为了强市富民,审时度势,从昆山实际出发,扬长、唯实、奋斗,千方百计与上海企业横向联合,创办自费开发区,引进外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短短十多年的奋斗,硬生生把一个苏州地区居末位的小昆山发展成全国首富,并持续十七年独占鳌头,砥砺奋进。“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几十年来,昆山的领导班子一届续一届,昆山的领导频繁调动提升,但昆山领导的“爱党为民、强市富民”的信念届届相传;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思路不断延伸;坚持依靠上海,服务上海的发展途径一路到底;坚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质服务企业的观念不断增强;坚持深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的法宝坚守不丢。实践证明,只有代代不忘初心,时时牢记使命,才能营造出昆山良好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法制氛围、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越创越辉煌。

二、昆山人有开拓创新、求真唯实的科学态度。改革开放初期,昆山人曾背上了“田多劳少和产量不高、贡献不小、收入不少、生活蛮好”的包袱,使昆山一度落后成为苏州地区的“小八子”。1983年底,经过机构改革的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反思,悟出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副不发,无商不活”的深刻道理,作出了实行“三个转移”的战略决策,即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农副工全面发展转移;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移;从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移。他们不唯书、不唯上,解“束缚”、破“禁区”,大胆决定自费创办工业开发区,且从昆山实际出发,选择走横向联合之路,“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喊出的第一句口号就是“要发财(展)靠上海”,当时昆山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资金、项目、产品、技术和人才,但这“五缺”上海都有,同时看到,昆山有丰富的土地,便利的交通,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优质的农副产品,这些正好是大城市上海稀缺的,完全可以通过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各得其所,互惠共赢。思路一定,雷厉风行,全市各行各业,各级干部,通过各种渠道纷纷到上海寻找“靠山”,结交朋友,洽谈合作,全面发展横向联合企业,使昆山的工业很快出现突破性进展。

三、昆山人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其业无穷、其绩无止,这是昆山之路的又一精髓。不等不靠,自立奋斗。昆山创办工业开发区就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1984年昆山财政只有6419万元,上交国家以后,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哪来钱投入开发区基建,面对现实,昆山选择了一条不等不靠、多方筹资、量力而行、因陋就简搞建设的路子,向自己要钱,向市场要钱,靠自己动脑子,花力气办事业。不仅大搞横向联合,而且大胆提倡外地、外国资本到昆山举办独资企业,从而克服了昆山资金、项目、技术短缺的困难。真挚合作,联心奋斗。“人无信不立,政府无信必颓”,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昆山人意识到,唯有真挚联心才能体现诚信,才能赢得主动,互相合作才能站稳脚跟。台湾南亚电子来陆投资,竞争异常激烈,有的地方报出零地价的优惠政策。董事长王永庆慕名来昆实地考察,看到现场一大片农田和村庄,随口问什么时候能用地开工,接待领导拍着胸脯说100天后,王老用疑虑的眼光盯着问,包括农户拆迁?招商人员坚定地点了点头。接任务后,紧急动员组织各路人马,搞拆迁、平整土地,通路接电、办理有关手续,多路并进,且进展神速。3个月后南亚在昆代表向王老报告,规划的1500亩土地“五通一平”全部到位。就这样,一个20多亿元的大项目在昆落户。勤俭敬业,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昆山创业发展的传家之宝。昆山开发区起步发展,资金非常紧张,必须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非生产性开支能省尽省,能压尽压,艰苦奋斗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开发区初创期,没建宾馆、招待所、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全部从机关部门及城南乡借调,少而精;没有汽车,骑自行车上下班,没有办公室,指挥部挤在一排简陋的小平房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野外搞测量的同志,背着经纬仪和标杆到处奔波,常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日没夜,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拆迁工作更是艰苦,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家钉子户,上门无数次,连看门的狗都认识不叫了,终于金石为开,顺利拆迁,如期供地,正是有这样一大批开拓建设者的艰辛努力,走出一条“富规划、穷开发、巧开发”的路子。

四、昆山人有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抗日战争期间,昆山夏驾桥有名乡绅陶一球(又名杏泉)带头组建了昆山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自任队长,为了解决队伍的缺粮、缺枪、缺装备、缺给养等严重问题,陶一球不顾同族长辈厉色责难,毅然决定变卖家产田地700余亩,所得款项一分不留全部为部队买粮、买枪、买子弹,用于抗日大业,为发展昆山抗日武装作出了无私奉献。还有一位昆山人民难以忘怀的旅居日本的葛江氏老太太,她抗战前离昆赴日,靠做裁缝过日子,靠艰苦奋斗积了一些钱,念念不忘祖国家乡,八十高龄回昆看看,立志办学,她把日本的房子卖了,把钱捆在身上,带到昆山来,要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昆山政府支持她办了一所葛江中学,她去世后,根据遗愿,骨灰盒放在昆山公墓。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和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钱七虎是昆山淀山湖镇人,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人防科技进步奖、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等,201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他把该奖项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典型,在昆山这块热土上举不胜举。尤其是昆山广大农民,为了保障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无怨无悔地贡献出自己祖祖辈辈耕作的广阔土地资源,昆山原是个地多人少的农业大县,上世纪80年代初有耕地近90万亩,到2022年只剩40多万亩。特别在昆山自费开发区起步阶段,征地费用每亩只有几千元,农民补偿基本以安置劳力为主,后来又大都转制下岗,农房拆迁补偿也很低。可以这样说,没有广大农民的无私奉献,就不可能有昆山今天的繁荣和辉煌。

五、昆山人有锲而不舍、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昆山人传承了先贤阳澄湖畔“第一个吃螃蟹”巴蟹和爱国学者顾炎武“匹夫有责”的基因。以“敢想、敢干、敢试、敢闯、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的气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抢占发展先机,率先实践,突破自我,跨越发展。早在上世纪末,昆山开发区领导赴台考察招商,参观了台湾新竹科技园,回昆后提出要创办出口加工区,并立马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不分昼夜,硬生生地整理出一套创办出口加工区的详细资料,用麻袋背到北京向国家海关总署汇报,当时不少人讥笑昆山人异想天开,不自量力,根本不可能办到。后经无数次的汇报沟通,各级各方的不懈努力,终于感动“上帝”,2000年10月大陆境内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昆山封关运作。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昆山人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建设全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引进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江苏第一个陆路口岸通关点……

六、昆山人有干群情深,齐心协力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与党和人民军队鱼水情深,生死相依。在著名的大凤湾战斗中,阳澄湖畔的大凤湾村老百姓积极投身火线,有的自动拿着门板抬送伤员,有的干脆背着伤员向后方撤退,一位四十多岁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用小船多次护送新四军伤员过河。在淀山湖畔的南巷战斗中,黄山抗日部队指战员边打边撤,淀山湖畔看鱼簖老汉,不顾个人安危,用小船分批把战士运送到对岸安全转移,郁林生等几名当地热血青年,不顾个人安危,接送对岸运来的伤员,隐藏到金家庄小独圩村疗伤。小独圩村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送水送饭,精心照料伤员。日军见抓不到新四军,就在南巷村进行大搜捕,威逼老百姓交出新四军,面对日军的枪口,乡亲们毫不畏惧,怒目而视,日军只得草草收场。随后当地群众在许秋观(解放后第一任复月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含着悲愤泪水,在湖边、田间找到了英雄牺牲的战士遗体,运至村北面的坟地悄悄埋葬。

解放后,昆山人民为了整治“十年九灾”的穷土恶水。动员广大民众肩挑人扛,投入大量义务工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田整治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工程2.39万方,开挖泄水河道110公里,修筑防洪堤1200多公里,建成了86万亩旱涝保收粮田。为了消灭“瘟神”血吸虫病,昆山先后动员民众近千万人次进行查灭钉螺,灭钉螺面积占有螺面积99.9%。到1982年,宣布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为了建设基础设施,动员全市民众义务挑土方筑路基,特别是在自费建工业开发区初期,昆山人民勒紧裤带,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唯实奋斗,艰苦创业,先后完成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五个发展阶段,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05年,昆山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25条指标,基本建成了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名单,昆山市首次以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113.3的成绩,跃居全国第一,并蝉联至今第17个年头。

实践告诉我们,“昆山之路”的核心内涵与老区精神一脉相承,是老区精神的延伸和升华。在昆山这片热土上,处处闪耀着老区精神的光芒;在昆山人民的实践中,时时渗透着老区精神的营养;在昆山的丰硕成果中,事事凝聚着老区精神的结晶。昆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老区精神发扬光大史。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