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山西左权县老促会深入调查该县核桃产业

2012/05/31  浏览量:     

调研组在麻田镇召开镇有关领导、部分村书记或主任和核桃产业大户座谈会

  根据山西左权县委、政府2012年工作重点和老促会的工作部署,左权县老促会在林业局的配合下,于5月6日至9日深入东南乡核桃主产区的6个乡镇、23个村、户进行了调研,并在麻田、粟城、拐儿、芹泉四乡镇召集了有关乡镇领导、有代表性的3个村的书记或主任和3个核桃产业大户代表进行了座谈分析,最后又利用半天时间进行了研究讨论。总的印象:我县核桃产业大县建设势头良好。所到之处,核桃产业开发的规模和进度出乎我们之所料,令我们深受鼓舞、激动不已。以拐儿九龙岗和麻田凤凰山为依托的全县核桃片区开发已覆盖东南乡几乎所有沟平地、二坡地和荒山荒坡。多少年的老核桃树由于强化了管理,产量在成倍增长。近年来新栽植的优良品种大部分已经挂果。尤其是去年以来实施片区开发的2万亩新栽核桃树正在茁壮成长。一些产业开发典型村和核桃大户已经或正在发挥着明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县、乡、村三级干部对核桃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明显增强。

调研组在店街村煤园生态庄园

  我县建设核桃大县的口号已提出20余年,但是要说核桃产业真正有了较大、较快发展的是在近五六年,尤其是近两年来,县委、政府把建设核桃大县提升为核桃产业大县,这是一个思想认识上值的飞跃,并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先后成立了核桃经济林开发中心,核桃产业开发协会,政府出台了《左权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大县建设步伐的若干意见》,规划了核桃产业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的区域,培育了核桃产业开发的典型村、典型户。全县核桃产业已经步入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轨道。本次参加调研的老促会领导虽已年逾花甲,且头顶烈日暴晒,穿越沙石土路,爬大山、进深沟,老同志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激动,深为核桃产业开发的场景所吸引和鼓舞,早已把炎热和劳累抛在了九霄云外。

  总之,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左权建成核桃产业大县的期盼指日可待。

  为了解决核桃产业开发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巩固我县核桃产业开发的大好局面,根据座谈、走访和调研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或建议。

  1、林牧矛盾依然突出,禁牧成果逐渐反弹。

  这次调研所到乡村,干部群众首先提到的就是林牧矛盾。据拐儿镇后板峪村核桃种植大户张世军反映,刘北亚在拐儿当书记发展了100亩,不到三年羊啃完了,巨瑞青当书记又发展了200亩,因被羊啃仅存不到五分之一。在前几年禁牧期间,羊只数已剩下不到100只,可现在板峪村又发展到7群羊,1500多只,村里根本无法管理,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看来,林区不彻底禁牧,发展核桃产业很难实现。

  2、林粮矛盾突现,眼前与长远利益失衡。

西黄漳及周边村大面积的核桃片区开发

  近两年来大面积搞片区开发,东南乡有部分村因耕地面积较少而又大面积耕地都种了核桃树,且规定不能种高杆作物。这样在近三、五年内会给老百姓生活造成一定困难,收入也会相应减少,但五年之后,核桃开始挂果,这一矛盾就会自然消失。当务之急,是在深入宣传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的同时,要研究处理好片区开发区内老百姓种植低杆作物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数额问题。如片区开发,每亩一次性补助650元。低杆作物每亩每年补助100元。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片区内高杆作物已经下种出苗,有的保护带被破坏,如现在不解决,20天后苗已定形,解决难度就大了。建议近期要组织专人深入第一线,兑现100元的低杆作物补助。这笔钱如到秋后兑现为时已晚,将给片区开发的起步和今后发展留下隐患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650元与100元的关系尽管只是个数字,若用好100元,就能发挥好650元的效益,何乐而不为之。

  3、林地矛盾存在,土地流转亟待解决。

  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采取了股份合作形式,有的私下签了协议,这在开发阶段是不会出现明显问题的,但一旦有了效益,矛盾就会突现,就会影响维稳工作。因此,应及早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以防患于未然。

  4、早收早采,影响核桃品质。

  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早收早采。采集之后,仁不饱满,不仅产量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核桃品质下降,给销售造成困难。

  建议县里要研究制定一套严格的核桃采收管理办法。分区、分片,按照不同气候,不同品种规定具体的采收时间。对不按规定强行早采早打者要严肃处理,对趁机偷盗者给于依法打击。

  5、片区开发,后续管理存在隐患。

桐峪镇下武村老书记在核桃园

  据调查,实施片区开发,县里扶贫部门采取一次性投资650元,主要用于苗木、整地、栽植、引水、修路等项目。对于栽植之后怎么管理没有资金保证。这在目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空虚的情况下,后续管理必然会受到影响。使技术队伍培训、浇水、施肥、喷药、修剪等经常性的管理项目难以落实。长此下去,对实施片区开发十分不利。建议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针对性地为加强后续管理出主意、想办法。不致使片区开发出现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

  6、亟待将核桃营销与深加工提上议事日程。

  今天良好的发展势头,必然带来明天的累累硕果。如何保证产得下,售得出,卖好价,能增收,必须及早考虑核桃的加工、营销问题。去年核桃销售难的问题已经有所抬头。亟待把核桃的深加工和营销网络建设列入重要议程,使其与核桃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并驾齐驱,真正使核桃产业成为当地百姓的当家产业。

  7、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服务。

调研组在武家峧村魏有祥核桃园

  实践证明新品种较老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等优点。但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水肥条件跟不上,技术服务不到位,就会收效甚微。目前,在县里已有干果经济林中心,核桃协会的基础上,要尽快向乡、村延伸,组建乡、村核桃协会,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核桃产业开发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要大力培育核农急需的核桃树管理的“土专家”,做到县、乡、村三级有机构,村村有专业技术人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技术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方法、方式缺乏大众化,群众难以接受,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技术培训上要紧密结合产区实际,因地、因人、因时培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8、大力培育典型,引领产业发展。

  岭南村是一个山区小村,不仅过去的老核桃树管理的好,而且近年来,优良品种也栽植多。一进岭南村,所有耕地、坡地、荒山荒沟到处都是核桃树。林地矛盾、林牧矛盾、技术队伍在岭南村都解决的比较好。群众积极性普遍高,去年全村人均核桃收入达2000余元。

  武家峧村魏有祥,夫妻俩人从2001年起在前垴开发核桃园,吃在山上,住在山上,靠自力更生修通了路,建了250m3的蓄水池,还盖起了五间技术培训中心,目前已开发核桃园120亩,栽植核桃树3000余株。还配有枣树、杏树、柿树、苹果树等,去年已收入10多万元。夫妻俩整天奋战在核桃园,对所有的核桃园,坚持了秋天深耕一遍,春天耕两遍,整个园区全是海绵田,不仅不生杂草,就连人也无法进去。他所栽植的核桃树根本没有病害和虫害干扰。

南冶、故驿等村大面积向荒山荒坡开发核桃园

  还有后南冶,故驿、煤窑沟等村,采取以工补农办法,大面积向二坡地、荒山、荒坡、荒沟开发,这应该是东南乡人多地少,大力开发核桃产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因东南乡核桃产区的耕地不达10万亩,全县要想在“十二五”期间核桃发展到30万亩,必须向荒山、荒坡进军,这种模式应在东南乡核桃产区广泛推广。

  9、提高核桃品质,创新核桃品牌。

  根据调研、座谈的情况,要想提高核桃品质,首先必须把好培育适合本地生长的核桃苗木关,这应该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条件,选择本地优质绵核桃树种,单收单打,分区分片培育本地苗木。其次必须把好进口外地苗木质量关。前几年调苗把关不严,不仅品种混杂,而且有的品种根本不适宜本地栽植。这种教训绝不可忽视。

  有了好的苗木基础,才能生产出优良的核桃产品。没有好的品牌就不会有好的市场,当然也就不会有优惠的收入。应该说品牌在建设核桃大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才有出路,品牌就是效益。

  10、营造更加深厚的核桃产业氛围,转变产区果农的植管观念。

  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从深层次分析,还是产区果农对核桃产业发展的观念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在发展核桃产业上只是“跟形势”、“造政绩”。还没有认识到“东南六乡镇唯有核桃形成产业,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核桃产区绝大多数果农的观念、管理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上。应加强对产区农民的思想观念教育,让他们尽快由传统种植向现代科技种植转变。因此,营造更加浓厚的核桃产业氛围,深化产区果农的植管观念,在现时段显的非常重要。建议:县委、政府每年春季都要象今年这样召开一次全县核桃工作会议,在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要设立专项奖,对那些典型村、典型大户同样披红挂彩进行表彰。在年终考核核桃产区乡、镇工作时,应将核桃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