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桦川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2023/05/29  浏览量:   作者:桦川县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县城距佳木斯市41公里,幅员面积2268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优越,耕地面积215.26万亩,林地面积64万亩,草原面积55.6万亩。县辖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99410人。

桦川县原来是国家级贫困县,全省十弱县,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2019年5月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县委县政府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最佳组织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不断地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上又不断地开创新境界,推进新实践。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成效。有效衔接中主要做法是:(1)坚持一个根本,就是突出加强党的领导,三级书记抓;(2)做好一个规划,就是制定《关于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案》;(3)压紧压实一个责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责任体系;(4)牢牢守住“三条红线”:一是牢牢守住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红线。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等帮扶政策,创新实施主管县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委会主任、校长、家长和班主任等“七长责任制”;严格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线”;强化慢病签约服务、实施贴心“家庭药箱”帮扶工程,精准落实医疗保障脱贫政策,织密织牢待遇网络,应报尽报和“三重保障”“一单式”即时结算;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落实脱贫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责任;严格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二是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适时帮扶机制的红线。构建“一横两纵三网四帐”防止返贫监督机制,建立“四本台账”盯紧“三类户”,筑牢防返贫监测网,及时发现、及时帮扶。三是,牢牢守住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的红线,紧盯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落实落细行业部门工作责任,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二)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桦川县委、县政府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战略部署,锚定了“实力、活力、魅力、幸福”桦川建设的奋斗目标,主动自觉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化强县建设。

第一,筑牢“三大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一是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在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66万亩基础上,逐步将永久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从源头上推进种业创新,良田配良种,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筑牢耕地保护红线。推进“田长制”,提高县、乡、村、网格户五级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三是筑牢在全省前列、科技发展的底线。保证机械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在全省的前列。

第二,打造“三大名片”,提升农业加速度。一是打造桦川种业名片。桦川水稻种植及良种繁育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产业配套成熟,年制种量占全省40%以上。打造富尔、田友、新峰、善思等一批种业企业,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群和自主产权新品种;叫响桦川种业名片。二是打造桦川大米名片。围绕稻米、米糠油、生猪、肉鸭、白酒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文化底蕴与鲜明地域特征的桦川特色“星火大米”等农产品品牌。建立优质农产品进出口基地,提升县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第三,打造桦川科技名片。全面推广有机水稻覆膜、钵体摆栽、繁育秧盘、黄腐酸应用、益生菌育种、节水灌溉、鱼鸭蟹稻共育、无人插秧等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75%。

第三,做强“三大产业”,带动农民“促增收”。一是做大做强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开展补链强链行动,实现“吃干榨净”。二是做大做强畜禽全产业链产业。“抓龙头、带饲养、扩市场”,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三是做大做强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建设集“田园+文旅+民俗”为一体的田园综合基地。

第四,实施“三大行动”展现农村“新风貌”。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动;二是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提质行动;;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治理提效行动。

(三)创新发展添动力。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积极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落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催生新业态,焕发新生机。二是抓实重点领域改革。围绕高品质城市建设管理,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覆盖城乡,标准规范,亲民便民,一窗快办”的政务服务大厅,加大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仍存在着:①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意识有所松懈,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倾向;②有些村屯和农户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增收幅度不大,甚至有脱贫户有再次返贫的风险;③有的村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产业不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还没有形成规模。

(三)“空巢村”较为普遍,这是一个关乎我县乡村全面振兴的十分现实的问题。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强国建设和民族振兴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拿出像脱贫攻坚那样的行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底线思维,树立风险意识,大局意识,统筹发展,把桦川融入全国大格局中,加快发展,弯道超车,敢为人先。

(二)立足区域化协调发展,着力破解乡村产业不强的瓶颈制约问题。把乡村产业振兴纳入到县域经济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城乡全面融合的城乡关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齐交通、教育、卫生、公共文化短板。

(三)在科学规划基础上,积极破解“空巢村”问题。

第一,“空巢村”对乡村振兴的不利影响:一是使乡村振兴难度加大;二是很多村屯资源闲置浪费;三是乡村治理受到制约。

第二,解决“空巢村”的主要对策:一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创造出留住人的就业条件。扩大土地流转、托管等新型经营方式,扶持“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工程;集中建设美丽乡村,优化留住人的宜居环境。二是破解各种制约因素,靠改革创新解决“空巢村”的问题,学习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坚持规划先行。坚持改革和综合利用并进。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探索农村住房和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的改革举措;盘话闲置资产。三是破解农村人才建设难题,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以组织领导为牵动,借鉴脱贫攻坚的组织架构,充分利用各部门的人才优势,将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化、长期化;研究出台村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选拔和鼓励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的有志之士,到村里任职或领办企业,培养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上把握新引领,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首先,坚持全面学与专题学结合;其次,坚持“调”“研”“用”并重;第三,有针对性搞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总之,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重大问题。

(五)在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上下真功,求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铸就坚实基础。一要挖掘“发力点”,补好“薄弱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式发展。要瞄准创新拓展产业链。要聚焦短板补充产业链。要突出优势建强产业链。二要寻找“接入点”,探寻“结合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同构性再生。推进农业在“点、线、面”方向的整合。推进“工、文、旅”板块的融合。推进农业在“产、加、销”环节的聚合。三要找准“关键点”,瞄准“核心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做好“一园一链”;做优“一企一产”;做精“一村一品”。注重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上下功夫:从开放资源上突破,从市场主导上突破,从政策扶持上突破,从吸引人才上突破,从策划规划上突破,从产业融合上突破,从用地政策上突破,从金融改革上突破,从平台搭建上突破,从宣传营销上突破。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沿袭传统,要敢于突破,才能创新发展。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