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杜吉明会长在《中国老区建设》编委会议上的讲话

2023/07/31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黑龙江省老促会会长  杜吉明

(2023年7月26日)

《中国老区建设》即将迎来30华诞,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明年黑龙江老促会也将迎来成立30周年。这30年,我们与《中国老区建设》一路同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中国老区建设》及时刊登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关于革命老区的精神,给我们以指导,有很强的政治性;杂志本身采写的一些大型报道和大块文章、推荐的一些典型经验,使我们很受启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登载了大量各省市、县老促会推送的文章,刊登我们省的也不少,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刊物的栏目很全面,“三个故事”讲的很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中国老区建设》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概括为两句话,就是看了解渴,读了有用。

对《中国老区建设》,我有三点切身的感受:

一、《中国老区建设》是阵地——弘扬坚守老区精神的主阵地。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让这笔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赋能?《中国老区建设》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从《中国老区建设》的栏目设置看,不论是老区论坛、老区广角、老区观察、老区报道、讲好老区故事、老区人物、老区呼声、老促会园地、红色经典等,还是卷首语、高层声音、百姓观点、调查研究等,都是围绕老区精神、以老区精神为原点展开的。

从《中国老区建设》刊发的内容看,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重要论述,有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工作的部署,有老区精神的研讨,有老区工作调研报告,有老区人物风采,有老区经验交流,有老区的红色历史故事,等等,无不体现着老区精神的光芒。

二、《中国老区建设》是学校——教育、指导老促会人的大学校。现在,绝大多数老促会的同都是退休后才来到老促会工作的,我们一到老促会,就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即使已经在老促会工作了多年的同志,也有一个继续学习的需要。《中国老区建设》就成为老促会人的一所没有校园的大学校。新入会的人读,以便迅速进入老促会人的角色;已入会的人读,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水平。

《中国老区建设》是老促会人的阵地,它把老区精神之“经”、老区政策之“经”及时传导给我们。比如卷首语,以短小的篇幅、简洁的语言,以点睛之笔,解读中央的最新“老区声音”及政策,提供中央最新最重要的老区工作安排、部署,让老促会人在工作中有所遵循。2021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下发后,我们最先在杂志上看到相关文章,立即到省政府找到文件,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后来,省发改委起草相关文件时,省老促会参与了有关老区县发展方向和建设项目的起草。

全国的老区量大面广,情况千差万别,面临的问题也大大不同,所以,即使针对同一种情况下的同一种现象,产生不同的看法十分正常。如何统一思想?如何看待不同的地方解决同一类问题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中国老区建设》是全国性杂志,站得高,视野广,采全国各个老区地区之长,鉴不同地方之短,在卷首语、老区呼声、学者评说、百姓观点等栏目中作出解答、提醒,对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疫防疫等工作“少走弯路”,“加快脚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老区建设》是智库——老促会履职尽责的智慧库。各级老促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当好党委政府在老区振兴发展上的参谋助手,出谋划策,统筹协调,拿出方案、措施、办法。而《中国老区建设》则又是老促会人的智库,我省各级老促会从贵刊中获益匪浅。

信息量大是《中国老区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由此看到了贵刊编采人员的素质高、能力强、干劲大。信息中,既有大信息,比如本刊特稿、老区观察、调查研究、老区报道、振兴发展故事等;也有小信息,比如密度很高的老区广角等。第二个特点是地域广,各类报道几乎覆盖了全国革命老区。第三个特点是层次多,各类报道几乎涵盖了从省到村屯的所有老区。第四个特点是全面,各类报道涉及到了老区工作的所有方面、所有视角。这对我们足不出省就可以饱览兄弟省市区的一线动态、即时动态,及时地加以学习、借鉴,帮助非常大。

比如,我们省老区工作立法。我们在《中国老区建设》上看到了相关信息,经过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才开始我省的老区工作立法工作。我们多次到兄弟省考察,取经学习,然后参照兄弟省老促会的经验作法和立法流程,这项立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省人大完成一审,下月有望成法出台。

对订好、用好《中国老区建设》,黑龙江老促会高度重视。在征订方面,这两年我都亲自部署,亲自定目标,亲自提要求,较好的完成了任务。2023年,黑龙江省各级老促会订阅《中国老区建设》7000多份。黑龙江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辟,自然条件恶劣。当年,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以游击战为主抗联活动,现在则成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有的县财政收入只有两三亿元,大部靠转移支付,办公经费一减再减,给报刊订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客服困难,在保证基本盘不减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工作,力争有所突破。

对用好《中国老区建设》方面,我们一是注重通过《中国革命老区》这个平台宣传黑龙江老区。比如早期我们正是通过《中国老区建设》集中、详细宣传了尚志市的“元宝村”的红色文化,使得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形象。二是注重从《中国老区建设》及时获取重要、丰富的政策、工作、理论信息。这个我们收益非常多。三是倾心倾力落实“共有共办”原则。《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多年来及时宣传报道我省老区建设发展经验,特别是今年以来,持续跟踪报道我省老促会组织的老区农民增收专题调研。我们也把《中国老区建设》当成自己的平台,把《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当成自己的刊物,把《中国老区建设》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扩大发行,增加读者,增强《中国老区建设》的影响力。同时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努力增加供稿数量,提高供稿质量,助力《中国老区建设》更上层楼。

再提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突出老区精神研讨。可以开辟专拦,请专家学者及老促会同志撰写相关论文,深入挖掘老区精神的深刻内函。可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包括东北抗联精神等各子系统分别刋发论文,逐步形成系统的权威性的老区精神表述。

二是继续讲好老区故事,包括当年的革命斗争故事和现在的振兴发展故事。

三是对贡献大的通讯员,可组织培训,到一些重点老区参观学习,有计划地培养壮大道讯员队伍。

最后,祝《中国老区建设》越办越好!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