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沙洋县老促会大力实施“七个”工程 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传承

2023/08/03  浏览量:   作者:沙洋县老促会 陈卫国  来源:中国老区网

沙洋县地处汉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北端,是全国革命老区县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宝贵财富。沙洋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力实施“七个”工程,红色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一、统筹谋划 构建红色文化传承路径

沙洋县老促会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作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着力构建“红色文化为魂,助力乡村振兴为本”的指导思想,不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荆南示范基地,助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第一、统一思想,站位高远,达成传承红色文化共识。县老促会多次向县委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工作,县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老促会工作,把红色文化传承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安排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全国、省、市老促会会议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安排部署老促会工作,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形成合力,为加快推进传承红色文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全面调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沙洋县革命时期早,持续时间长,产生影响大,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岁月流逝,境内红色资源保护不够,红色文化挖掘不够。我县老促会根据省市老促会相关精神,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14个调研小组,深入基层,走村串户,找革命者、革命后代、知情人座谈,获取一手资料,并将所获资料与周边县市区资料进行比对,查验党史资料,改错修正,确保红色资源准确无误。最终审验境内共有红色遗址遗迹75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7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纪念地43处,重要革命人物故居3处,烈士墓11处,纪念设施1处;而且有1110位英烈,为争取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保贵生命,还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将军和革命战士;同时在境内共搜集到20余首在民间传唱的红色歌曲,搜集整理50余篇红色故事,充分证明了沙洋县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第三、精心策划,形成传承红色文化思路。沙洋县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运用好传承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邀请了市社科联、市党史办、荆楚理工学院马列主义学院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把脉,走访县内专业人员、学者,向社会人士广泛征求意见,专题讨论研究,拿出了”实施七个工程,搭建红色文化平台,打造红色荆南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二、汇聚力量 合衷共济 加速建设“七个”工程

全面开展“七个”工程建设,是挖掘红色文化,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建设中,我们采取了“三个结合”即:政府投入与争取上级项目相结合,集体资产入股与社会资本投入相合,政府奖补与爱心支助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一是实施建馆工程。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红色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红色荆南纪念馆由在外成功人士李华清回乡投资建设,位于我县五里铺镇岳飞城文化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已完成投资310多万元。纪念馆陈列内容包括荆南党组织的建立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荆南红色人物(党政军主要领导人、革命英烈、开国将帅)、红色故事、革命战例、红色歌曲、红色音影像等十大板块。目前主要完成了图片、表格、音影像资料等内容,其实物正在广泛征集之中,并已投入参观展览。

二是恢复修缮工程。我县境内有大量红色遗址遗迹,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场所,也是传播红色文化实物见证。我们对这些遗址遗迹报请县政府同意,以县政府名义进行立碑标识,并将重要遗址遗迹逐步申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荆南县政府旧址等申报县政府实行抢救性维修;对于红色杨集党支部、荆门合作大饭店杨集分店、荆当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等被拆毁的有纪念意义的重要遗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实行政府奖补办法,逐步恢复重建,形成以红色荆南为核心的一馆多点的革命遗址格局。

三是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动员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学习《沙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大量搜集红色故事,了解沙洋革命和建设历程,创作一批小说、诗歌、散文、歌曲、报告文学、剧本等红色文学艺术作品,宣传老区精神,讴歌红色人物伟大形象及红色重要事件的巨大作用,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目前,创作的红色情景剧《靳家湖壮歌》,由市艺术剧院编导排练完成,并在我县进行了公演,社会反响良好;同时还创作了红歌、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十余篇。

四是编篡工程。县老促会组织专班与党史等部门合作,将搜集到的红色资源资料分门别类,系统整理成册,公开发行。并发放到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乡村、社区,用于宣传老区精神,开展党员干部职工教育,中小学学生研学学习,讲好沙洋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目前,已完成《沙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荆南读书》等书籍编篡工作,编印发放5000余册。

五是组团工程。依托市场主体组建红色艺术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发挥其编导、演员、演出设施设备等优势,运用本县红色文化资源,编排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艺节目,深入村社区巡回演出,其演出经费按照送戏下乡标准实行以奖代补,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传承了红色文化基因。

六是筹拍工程。与电影电视等媒体合作,邀请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赞助,以沙洋革命发展史料为素材,拍摄红色电影、电视剧、视频等红色宣传片,进一步宣传革命老区革命情怀、奋斗历程,讴歌革命老区发展变化,鼓舞老区人民坚持不懈奋进创业,加快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七是瞻仰祭奠工程。利用境内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等场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日集中开展扫墓悼祭、支部主题日活动等,从而敬仰先烈,教育后人,潜移默化,激励奋发有为,让革命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三、成效彰显红色精神得到不断传承

近几年来,沙洋县老促会通过实施“七个”工程,准确掌握了境内红色资源,挖掘了较多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得到了广泛运用,全县团结向上的社会风尚更加凸显。

1、红色荆南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打造红色荆南示范基地,是沙洋县老促会本届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市老促会重要工作战略,实施“七个”工程,既是红色荆南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工程。因此,我们将每个工程实行分工负责,会长挂率,制定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有序推进,逐步实现工作目标。

2、红+绿产业得到融合发展。在实施“七个”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将红色文化同绿色产业融为一体,真正做到红色文化搭台,绿色产业唱戏的效果。岳飞城田园综合体全力打造城中“三园”(红色颐园、精忠孝园、农耕公园),实现了红+绿产业融合发展,被荆门市、沙洋县分别设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支部主题日活动”基地、市县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等。目前,已有168批次,4800多名党员在这里举行“支部主题日活动”;有199批次,6680多名公职人员在这里开展工会活动,参观学习;有116批次,2180多名学生在这里进行研学培训;接待各地游客超十万人次。

3、红色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建设“七个”工程主要目的是传承红色文化,我们边建设,边运用,边宣传,其作用得充分发挥。一是在县电视台、沙洋周刋开辟宣传专栏,讲述刋登红色故事,宣传红色典型人物和事件,颂扬老区发展变化,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奋发有为;二是加强对外宣传,把沙洋革命老区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人物等,组织写作、摄影等爱好者,采用文字、音影像等方式,向各类媒体投稿,争取更多刊登播放,提高沙洋革命老区知名度;三是把“七进”活动抓实。以镇区为单位,在老党员、离退休公职人员中选择较优秀的人员,组成3至5人宣传小组,义务把红色书籍、红色资料等发放到机关、单位、学校、乡村、社区,把红色故事讲到位,把红色歌曲教唱到位,把红色文艺节目协调表演到位。真正让革命老区红起来,不断实现工作目标,为沙洋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献策助力。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