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湖北省老促会 :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支撑

——湖北老区发掘重用培育千名工匠成助乡村振兴

2023/09/04  浏览量:   作者:湖北省老促会 樊晓琦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起点是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奋斗的动员令。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新起点的重要指示,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老区振兴基金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就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根据湖北的实际,认为要实现湖北老区现代化建设,一定要打好“乡村人才”这张牌,大力发掘、重用、培育能工巧匠,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支撑。

说干就干。湖北省100多各级老促会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发掘、重用、培育“乡村人才”这篇大文章。

一、乡村振兴要抓牢“重人才”这个牛鼻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靠什么,靠土地,靠资金,靠政策,靠天时地利?这些固然都是重要的因素和条件,但发挥好乡村人才的作用才是关键。

“惟楚有才”。荆楚大地从古至今工匠云集,人才辈出。远古的神农氏的著名《神农本草经》,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结束了一个饥荒的时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医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至今是中医药界的范本。在当代,各类乡村人才更是层出不穷。

如何让他们的一技之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乡村传统技艺技能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恩施州老促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多年前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没电、缺水、路不通,最令人头疼的是,由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恩施州老促会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于德海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花枝山村126户363人脱贫致富。2018年至2020年,他们连续三年资助120万元,支持花枝山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州老促会全体工作人员捐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帮助花枝山村修路、通电和供水。群雁高飞,还需头雁领。老促会请来90后的种茶制茶高手刘小英,主打“有机、绿色、生态、富硒、健康”牌,靠“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花枝山村茶园面积由最初的200多亩发展到5000多亩,农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2000元增加到现在1.39万元,户均实现茶叶收入达4.9万元。现在,已培育种植大户50余家,带动453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在刘小英的带领下,花枝山村彻底改变了穷村面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22年,刘小英被评为高级农艺师、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老促会授予她为“扶贫巾帼英雄”。

二、乡村振兴只有群英汇、百花开、才能春满园

如果说花枝山的刘小英用种制茶叶的一技之长带富了一个村,那么潜江市一批养殖土专家和烹饪大师们用他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为近百万农民提供了新的致富渠道。

今年5月底的一天,潜江市后湖管理区虾农关财章从2时到6时和同伴在200多亩虾稻田里,收获了1592斤小龙虾。向关财章这样的虾农,在潜江市有20多万。20多年来,潜江乡村的工匠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将小龙虾培育成大产业,全市有37家小龙虾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他们开发整肢虾、虾仁、甲壳素及衍生品等系列产品60多种,加工出口连续17年领跑全国,去年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60亿元。目前,全国虾稻共作的稻田已有2000多万亩。从产品到产业,从品质到品牌,潜江的虾稻工匠们硬是在绿色的稻田里挖出了金矿。他们“带领技艺创新、带强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他们是荆楚大地上“敢为人先”新时代拓疆者。2023年5月20日,湖北省乡村工匠(小龙虾烹饪)职业技能大赛在潜江市民体育中心举行。为支持革命老区人才振兴,在湖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下,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老区振兴基金会决定在智力、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这届大赛,并派出工作组参加大赛的组织工作。来自全省17个市、州的72名楚大厨齐聚“龙虾之乡”现场比拼厨艺,展现了鄂菜创新发展的实力。

三、乡村振兴需要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带头人

1997年,竹山县大庙乡全胜村二组村民全恒坤从十堰市农机学校毕业后,外出打工赚了些钱。再好的远方也不如故乡,他心里一直装着建设家乡的梦想,2012年从媒体上看到惠农政策,想到家乡山场面积大、水草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养殖黄牛。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回到家乡,养殖黄牛。在乡、村的大力支持下,全恒坤投资建立了两个郧巴黄牛养殖基地和一个标准化养牛场。谁知困难接踵而至:食料贵、牛瘟、销售不畅、人手不足。于是,他决定放弃这次创业。

2021年,竹山老促会的驻村干部了解到全恒坤创业受挫的事,与他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支持他继续干。

全恒坤明白靠原来学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请高人。他联系上了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了企校院联合创新中心、院士专业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基地等,为郧巴黄牛的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和肉制品精深加工提供科研技术支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全恒坤创办的公司先后获得13项专利、3枚商标,得到了“竹山郧巴黄牛”、“武当山珍”、“竹山宝贝多”等公域品牌的使用授权。

迈出第一步后,全恒坤信心更足了。他深知靠一家的单打独斗,饲养规模不会太大,决定走合作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他开始创业的第二步,注册成立竹山县恒坤郧巴黄牛养殖家庭农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带动乡亲们散养郧巴黄牛,公司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以养殖小区为依托,与合作社养殖户结成经济共同体,统一购买饲料、药品等生产资料。2022年底,合作社已发展会员55人,黄牛存栏295头,年出栏200多头。采取 “投母还子”、“集中代养”的方式,带动周边乡镇259户780余人发展郧巴黄牛产业,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全恒坤还筹资680万元,建成全县首家郧巴黄牛肉扶贫加工厂,从事郧巴黄牛肉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现在,公司已成为集郧巴黄牛的养殖、品种保护、杂交改良、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畜牧养殖企业。竹山老促会为他们争取到200多万元老区郧巴黄牛养殖、品种保护、杂交改良的政策补助。全恒坤怀揣着报效家乡情怀,带着初生牛犊的闯劲,把握着科技这方宝剑,这样的人才,是乡村振兴工程的中坚力量。

四、乡村振兴需要多部门发力培养提升乡村工匠技艺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立足“生态、富硒、民族文化”优势,持续推进以茶产业为首的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弘扬传承以茶文化为典型的传统乡土文化,打造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制茶师。2022年,全州茶园总面积达180.6万亩,茶业综合产值突破220亿元,茶叶公用品牌总价值超70亿元,“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3万多名茶农稳定增收,茶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茶”、传承技艺的“文化茶”、宣传恩施的“名片茶”。

为更好地支持恩施茶叶发展,今年6月29日,2023年湖北乡村工匠(恩施硒茶制茶师)职业技能大赛、恩施州第二届“恩施工匠”(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湖北恩施学院硒茶学院举行,来自恩施州8县市的44名选手竞技献艺。这届大赛得到了湖北省乡村振兴局的具体指导,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老区振兴基金会在智力、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并参加了大赛组织工作。这次大赛发掘、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硒茶英才。参赛的选手大部分在湖北恩施学院硒茶学院进修过,其中不少专业本科文凭,既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又有深厚的硒茶文化理论,是恩施茶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近年来,湖北省文化部门也大力探索和实践“非遗+乡村振兴”工作。2018年12月,湖北省发布了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将一批有助于带动就业、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发展前景的非遗项目列入其中。目前,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145,国家级传承人102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601项,省级传承人787人。这近10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都是活跃在乡村的文化骨干,成为带动乡亲致富的能人。

红安县以传统工艺振兴为抓手,精心打造以红安绣活为代表的传统刺绣项目。该县成立红安绣活传习所,每年开展两期培训,每期一周,采取“随到随学、手口相传、学会为止、比赛鉴定”的教学模式,免费教授妇女红安绣活的针法和技巧,形成产、学、研、展、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增强了项目造血功能,让公益和商业有机结合。截止目前,传习所共培训绣娘近600余人(次),年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有效解决了贫困妇女回家就业及留守妇女业创业的问题。

湖北省在高校及科研单位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22个。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一,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传统艺人等摆脱“空有一身手艺而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窘境,开设了非遗培训班特色项目,邀请传统手艺人“入校深造”。非遗培训班精心设计配色方法、艺术创意设计、非遗衍生品开发、刺绣在服装中的运用等课程,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提高传统手艺人的现代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作品能够适应当下市场需求,既具有经济价值,又能服务社会。这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学习、传承技艺。目前,全省面对乡村人才培训的民办学校就有1205家,技校116所,一大批乡村人才和农村工匠在这里产生和深造。他们必将成为乡村振兴和老区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近日,国家八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8月9日至10日,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在革命老区黄冈调研时强调 ,“要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国家各部门行动方案,省领导的具体要求,必将全面推进湖北省老区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为保持乡村党员干部人才的不懈斗志,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2021至2022年举办各类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2680期,培训33万人次。加油充电后的乡村党员干部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旺盛的斗志,带领农村和老区群众奋力描绘一幅老区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崭新画卷。目前全省选派的4.26万名驻村干部、1.2万支工作队、1.77万名第一书记,万名大学生村官,万名乡村医生万名环保人士和湖北老促会的六千多志愿者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帮助老区建强村党组织、弘扬老区红色文化、发展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治理、兴办为民实事,奋力滚石上山。奋力实现老区乡村振兴伟业。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