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茂名市老促会实施“科技兴果”发展种植三华李 助力乡村振兴

2023/11/21  浏览量:   作者:茂名市老促会副秘书长 林保  来源:中国老区网

目前,茂名信宜市的三华李种植面积达30.3万亩,今年总产量可达到32.8万吨,产值36亿元。其中老区钱排镇是信宜三华李产业发展的起始地,三华李引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40多年间经历试种、扩种、培优、再扩种等阶段,近年钱排镇蓄势而发,成功打响了“春赏花、夏品果”的节庆品牌,擦亮了“银妃”三华李品牌,使三华李成为千家万户奔康致富的“黄金产业”,同时带动了信宜全市三华李加工、流通、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预计今年信宜三华李整个产业链总产值达53.2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三华李生产基地。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和“岭南十大佳果”之殊荣。信宜三华李“红”了,群众种果逐步脱贫致富了。当地群众谈论三华李今天的辉煌,都认为:除了历届党委政府的不遗余力外,更凝聚了茂名市和信宜市老促会一班老领导的心血。信宜三华李从当初的引进到后来的小果改大果再到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都与老促会有关。可以说茂名、信宜两级老促会与信宜三华李已结缘几十年了。信宜三华李引进者——梁基毅,时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品种改良牵头人,是黄春藻、周仲伟、雷大鸣等茂名、信宜老促会的老领导。茂名市老促会会长罗明要求笔者将老促会情牵三华李的这份殷殷深情诉诸笔端,把信宜三华李的引进推广和改良种植的故事介绍给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他们对三华李的浓浓情缘。

图为茂名市老促会科技兴果(农)团队老成员在试验果园合影留念
 

积极引进推广老区种植三华李

很多人都认为信宜三华李的“娘家”是在广东翁源县,其实不是。信宜三华李是从广东从化县引进种植的,后经用本地桃子核育苗嫁接实现本地化而推广种植,真正的“娘家”在从广东化县。时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梁基毅是引进信宜三华李种植的创始人。

关于信宜三华李的来历,街坊有多个版本。之前看过的媒体报道,都称是从翁源县引进,也有茶山的果农说,当年他们是到广西购苗回来经过嫁接而种植的。但无论那一种说法都是“盗版”。其实,信宜三华李真正来自广东从化县,是从广东从化引种到信宜的。

说起三华李的引进,我们必须要介绍一个人——梁基毅。他曾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由于历史原因,1972年,他被下放到信宜县钱排公社供销社负责支农工作。1993年离休后即加入茂名市老促会工作。正是由于他在钱排工作过,三华李才得以引进信宜,扎根钱排。用信宜老促会原会长张炳炎的话来说,梁基毅才是引进信宜三华李种植的始祖。

“很多人都认为信宜三华李的‘娘家’是广东翁源县,其实不是”。年过80多岁的梁基毅行走在大诺村的山路上,边走边和笔者攀谈。他用手指着对面的山头说:“那个山头叫园岭,我当初从从化定购的500株三华李果苗有400棵就栽种在那里,其余100株分给群众在各自的自留地种植。”放眼四周满目青翠、李果飘香的山岗,梁基毅感慨地说:“变化真大,全是三华李树了。”
图为广东茂名信宜市老区钱排镇三华李之乡风貌

他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及往事,他几乎事事记忆犹新。“1972年12月,我被下放到信宜县钱排公社供销社搞支农工作。1974年5月下旬,全省推广种植水果经验交流会在从化县的三华公社(因成为省三华李基地而改名,之前叫江埔公社)江迁大队召开。在当时信宜县果菜公司经理唐武率领下,我与县农业局水果技术员莫仁惠同各基层供销水果生产干部30多人,到这个三华李基地参观。”

“看到一望无际的三华李果树,一串串李果坠得枝条下垂。我对从化三华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基地的工人口中得知,如果舍得出钱购进大苗(一公尺高以上每株0.5元),下足肥料种植、管理好,第二年便可以开花结果。”

“当时我的脑子里,便有了引进三华李种苗的意向。因为我看到钱排镇有很多桃树而且贱生,水果技术员莫仁惠也认为桃李同科,引种三华李在钱排种植可获成功。在取得时任钱排供销社主任梁耀权的同意后,在登记认购果苗时,我第一个报钱排供销社要500株一等苗。”

“果苗购回来后,我便开始发动群众高质量种植和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第二年便开花结果,卖果收入达120元,相当于当时的3担谷。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此后,引起了公社党委的重视,三华李开始在钱排推广种植,进而推广到全市。”

说起当年引进三华李种植的历史,大诺村87岁的老人凌家枢和他的两个儿子凌远明和凌远勋也是当年种植三华李的见证者。由于凌家枢的身体欠佳,他的两个儿子向笔者讲述当年500株三华李的种植过程。

凌远勋说,当年500株从广东从化县定购的三华李果苗在梁基毅的建议下全部安排在大诺村试种,因为集中种植便于管理。而他自己当时是县果菜公司聘请的技术人员。因而梁基毅找到了他,对他说“你有技术,种好了,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当年24岁的他便在梁基毅的指导下挖穴种植,每个穴1公尺宽,0.8公尺深,全部实行标准种植,所以当年所种的500棵三华李果树几乎全部种活。

凌远明说,在当时“以粮为纲”的时代,种植三华李并非一路坦途,也曾遭遇过尴尬。很多群众认为,只有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才能填饱肚子,水果不能当饭吃。要发动群众种植经济作物颇费一番苦心。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一心想着为农民做点贡献的支农干部,梁基毅没有死心。他找到了当时任大诺村的生产队副队长凌家枢,也就是他的父亲来做工作。他父亲当时是大诺村的生产队副队长,在村中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他父亲带头认购11株果苗,10株种在自留地,还间种蔬菜,1株种在屋门口,天天看着它生长。这样全生产队的人都赞成搞引种三华李的试验了。
 

给力改良三华李大面积种植

茂名市老促会启动科技兴果项目——小果改大果,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整个钱排镇三华李小果改大果的革命化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从而推动了信宜三华李优质化的进程,增加了果农收入。

在往钱排镇方向往左边转沿着小路进村,在村口便可看到一条翡翠绿色的小河,这便是钱排镇梭垌村。果农许宗文带着我们沿着山路上行,山上连绵不断的三华李树上长着比乒乓球还要大的三华李,饱满的果实挂满了树枝。许宗文告诉笔者,这便是他家的果园,李树并不会很高,但枝繁叶茂的枝条向四周伸展,撑得像一把大伞。一颗颗暗红绛紫的三华李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丛中。三华李的青绿果皮之中透出迷人的红晕,果皮上还抹着一层淡淡的白霜。煞是诱人,这便是被誉为“银妃”品牌的三华李。

许宗文说,当初的三华李没有现在这么大。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嫁接而转化为目前的好品质。其中,茂名市和信宜市两级老促会在科技兴果这个项目中对信宜三华李小果改大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为茂名信宜市老区钱排镇三华李喜获丰收果农高兴摘果应市情景

让时间回到2000年9月,茂名市原市长黄春藻,茂名市老促会原领导周仲伟、陈子璜等到钱排梭垌村调研老区水果生产情况,了解到该村村民许宗文有二株获信宜“十佳”的优良单株三华李。这两株三华李每年每株结果200-250多斤,单果重达50克以上,他的果从来不用出果园销售,全部是被人提前预定,而且果价高达每公斤10—16元,而普通三华李售价每公斤不足2元。从2001年开始直到2009年,此后,茂名市和信宜市两级老促会为了搞好老区科技兴果这项工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印刷科普资料、聘请科技人员给农户上课,培训科技种果骨干,抓好科技兴果示范点。同时,大办育苗基地。用9000元承包了许宗文这株三华李,一包3年,用1.8万元租地育苗。每年采芽条嫁接育出大果三华李苗木3万株,扶持果农种上了优质大果三华李,淘汰劣质小果三华李。茂名市老促会原领导沈云说,近年来,就科技兴果这个项目投入信宜的就已2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该市科技兴果工作。
 

科技兴果三华李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兴果项目引发了钱排镇三华李小果改大果的革命化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从而推动了整个信宜三华李优质化的进程,提升了信宜三华李的品质,增加了果农的收入,从此,信宜三华李声名大振。由此而延伸的春尝花,夏品果的活动也带动了信宜的生态旅游。

感谢苍天,茂名市老促会一班老领导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的无私行动感动了许多部门,小果改大果工程取得成功后,引发了该市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快推广“小果改大果”这项工作,不断向周边村镇辐射。紧接着,信宜市政府在梭垌村投资建成一个占地8亩的大果三华李苗圃场,可供应10万株大果三华李果苗。目前,钱排、茶山、朱砂等镇已大部分种上了大果三华李,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大的提升。原来有两株优质三华李母树的许宗文,现在种上了近2000株大果三华李,年收入超过20多万元。如今,经过改良后的三华李在信宜的大地上更加绽放光彩。

经过“科技兴果”项目——小果改大果,使果农的收入迅速增加。2013年,钱排三华李普通果的收购价每市斤2-3元,中上果每市斤4-6元,大果靓果可达每市斤10元。信宜市老促会领导雷大鸣曾对梭垌进行过调查。2005年以前,梭垌村三华李人均单项收入只是600元,到了2007年,达到了1500元,到2019年,增至4100元,听说今年更上层楼,达到了6300元。

信宜水果局副局长杨奕邦说,由于茂名市老促会启动了小果改大果这项工作,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整个钱排镇三华李小果改大果的革命化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从而推动了信宜三华李优质化的进程。这种大果符合市场需求,增加了果农收入。老促会的领导们有眼光,看准了市场方向。用茂名市老促会分管老区科技兴果工作的原常务副理事长周仲伟的话来说就是,梭垌村小果改大果的事例起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老促会的老领导们是我市水果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没有他们,我们茂名的水果产业就没有今天的局面。”茂名市水果局技术科科长郑坤林如是说。

图为茂名信宜市老区钱排镇种植的三华李果大、肉厚、脆甜、可口,荣获全国优质李评比金奖

是的,老促会的老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默默无闻地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当年,参与调研老区科技兴果的老促会成员,有的已70多岁,有的已90多岁。但他们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多次深入到梭垌村调查研究,为三华李的改良出谋划策。这种为老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颂扬。用信宜老促会原老领导雷大鸣的说法就是:良心所在、责任所在、义务所在。

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三华李经过勤劳的信宜人民努力种植和改良,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2006年,信宜市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2011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广东营销学会、南方农产品贸易网共同承办的“岭南十大佳果”评选活动中,信宜三华李大出风头,再获“岭南十大佳果”。但由此而引发了与兄弟县翁源县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争。

纷争归纷争,如今,信宜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还是将三华李这个特色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2014年2月已是第三次成功举办了“李花旅游文化节”,2012年、2013年相继举办了“银妃”品果节暨三华李“银妃”品牌推介会。成功打响了钱排三华李“银妃”品牌,进一步促进该镇三华李流通,迅速提升乡村旅游软实力。乡村特色农业引发新商机,革命老区建设焕发新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李花旅游文化节和“银妃”品果节期间,两年来到钱排镇旅游观光的游客高达50多万人(次),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第三产业实现总收入5000多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促经济、发展惠民生,在旅游热潮带动下,钱排镇经济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有效推动了信宜市乡村振兴发展。
图为茂名信宜市老区钱排镇美丽宜居新农村风貌

2012年,革命老区钱排镇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钱排“银妃”三华李荣获广东省“岭南十大佳果”。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一乡一品示范村镇”。 2015年在广东省果品品鉴会上三华李荣获“最佳特色产品”。2017年该镇“银妃”三华李之“云开一号”品种,荣获由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授予的“中国优质李金奖”。

如今,经过改良后的三华李在信宜的大地上更加绽放光彩。老区钱排镇三华李的生产面积稳定在10.2万亩左右。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镇三华李总产量约13.5万吨,总产值超18亿元,人均单项收入约2.3万元。钱排镇已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