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让盐阜大地在红色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盐城市老促会开展“一行三比”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之二

2024/01/22  浏览量:   作者:祁宗华 刘谦  来源:中国老区网

响水县黄圩镇云彩村党性教育基地规模不大,但四位烈士、一位英雄的感人事迹耀然在馆内:钮玉标,一江春水颂英魂;马开文,一腔热血洒明光;刘正权,一片丹心照汗青;朱云彩,一抹祥云化彩虹;吴培保,一身正气杀敌寇。2023年12月25日,这些英烈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前来参观的盐城市老促会一行人。响水县13个红色村都规划建设了这样的红色场馆,让党员、群众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感悟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

红色,是盐阜大地最亮丽的底色。盐城市老促会在“一行三比”活动中,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为己任,力促红色事迹得到进一步挖掘、红色遗址得到进一步提升、红色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让老区精神成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用好红色资源

让先辈足迹在红色传承中熠熠生辉

“夜沐星驰行急急,五里东风十里尘。车轮滚滚马不停,早败敌军罢远征。”这是中共华中工委动员组织华中解放区人民无私无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的真实写照。2007年5月12日,忠实记录这段光荣历史的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在射阳县正式开馆。

“纪念馆在建馆初期,得到了市县两级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180万元的建馆资金。纪念馆建成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目前已有200万人次在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上月27日,纪念馆负责人李小玲向记者介绍道。

2021年,市老促会组织开展全市红色资源调研普查,通过查阅档案文献和实地走访相结合,进一步核实全市248处红色遗址和128个红色镇村翔实信息,挖掘出数十年间因区划变动、水利工程等原因而丢失的革命历史信息。全市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名人故居、烈士纪念设施、革命历史主题纪念馆、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红色资源总数居全省第一。

各地老促会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帮助红色镇村兴建和提升了一批红色村史馆,作为各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2020年6月,东台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黄海森林公园、新四军海防团纪念馆、三仓烈士陵园、逸峰园、中国东台村史馆,东台市的盐城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已达5家,为盐城之最。

大丰区草堰镇成文村是以烈士冯成文命名的红色村,全村有12名烈士。“一行三比”活动开展以来,镇村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成文村烈士事迹陈列室进行提档升级,弘扬英烈事迹,营造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文村走出了以“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江苏兵”盛德华为代表的一批新时代优秀儿女。

建湖县老促会创新提出促进红色资源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融合发展构想,规划设立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华中鲁艺纪念馆、乔冠华故居、江淮报社印刷旧址均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生动展示了革命先辈百折不挠、英勇奋战的光辉历程,让游客在欣赏碧水蓝天的同时铭记红色历史,在享受生态氧吧的过程中传承红色精神。

用活赤子之音

让老区精神在红色传承中生生不息

“抗战中修筑的宋公堤,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彰显了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体现了不怕牺牲的工作作风,打造了一张红色滨海的珍贵名片。”2023年12月22日,时值冬至,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滨海县宋公堤旧址开展“红色滨海行,重走宋公堤”主题党日活动。宋公纪功碑的发现者、滨海县老促会理事徐振理给大家作了生动的讲解。

宋公堤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苏北人民“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生动实践,是新四军在最困难时期造福人民的历史见证。徐振理将党史课堂“搬”上宋公堤,用那段血与火淬炼的惊心动魄历史,引导大家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

在阜宁县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年近七旬的朱浩开义务讲解已有30多年。每当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朱浩开总是耐心讲解新四军在阜宁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深情讲述《陈毅托子》《刘少奇三请“马医官”》等感人故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盐阜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

“日伪军叫刘大娘在人群中认领亲人,刘大娘在儿子身边没做停留,径直走到在此养病的新四军排长陈长发面前,说:‘这是我儿子。’就将陈长发带回了家。而刘大娘的亲生儿子——刘根生则被日伪军用刺刀残忍地捅死在绑着他的苦楝树下。”这是阜宁城乡经久传颂的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刘大娘舍儿救兵》。《刘大娘舍儿救兵》和《刘少奇在汪朱集》等阜宁县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鲜活、历久弥新,让大家深刻感悟到党和人民患难与共、勠力同心的奋斗历程。

“红色基因”早已根植于盐阜大地,镌刻在盐城人民的骨子里。遍布城乡各地的革命旧址、纪念碑、纪念地,通过老促会会员们生动的乡土表达,阐释其深厚的历史和思想内涵,使越来越多的参访者在历史感悟中接受老区精神的洗礼。

厚植老区文化

让革命传统在红色传承中作作生芒

历史长河,波涛滚滚。盐城,在抗战烽火中淬炼成钢,在艰苦岁月中玉汝于成,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的红色文化,根植于这片热土,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

盐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新时代如何续写革命老区荣光?自“一行三比”活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老促会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在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上下功夫,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和感召力,不断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盐阜大地上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0年9月10日,在全国革命老区发展史(江苏卷)编纂工作总结表彰会上,东台市老促会、滨海县老促会双双荣获特等奖。2021年,在9个县(市、区)高质量完成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编纂任务的基础上,市老促会紧扣“老区发展”主题,开创性地以市域范围全面完整地记述盐城市革命老区发展全貌,在全省第一家完成了市、县革命老区史丛书合璧出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20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在北京召开《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出版座谈会,盐城市老促会理事长王锦胜出席并受到中国老促会的表彰。2023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全国老促会宣传工作会议上,盐城市老促会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特等奖。

建湖县是著名淮剧之乡。建湖县老促会沿河镇分会会长、副会长不但自己带头编演红色小戏,还把当地淮剧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红色宣传艺术团,排演以战斗英雄、支前劳模事迹为主题的淮剧小戏《路》《爱国家风代代传》等节目,在全县巡回演出近百场,深受观众喜爱。

抗战时期,盐阜区以“墙头诗”运动为代表的抗战文艺,曾经是鼓舞敌后军民奋勇抗战的有力武器。在新时代,有声有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戏曲,依然是传承革命传统的有效途径。

阜宁县老促会会同县教育局、文广旅局,利用《红色之源》《阜宁老区革命发展史》等乡土教材,与县淮剧团联合创作演出大型现代红色淮剧《田家湾的号声》,成为阜宁县传承红色基因的经典剧目。

东台市东台镇老促会将抗战时期老百姓奋勇炸毁日军飞机场的故事编成情景诗朗诵,走进周巍峙王昆艺术馆,激情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弶港镇精选颂党歌曲100首,组织元宵节出海的苏东台渔11168、11008等渔船上演别开生面的“海上歌会”。

市老促会副理事长吴建新与记者一同参观华中鲁艺纪念馆,在一张“建阳支前大队”的老照片前深有感触地说:“建阳(今建湖)县是一个只有40万人口的小县,解放战争中出动支前民工总数也是40万,可见老区人民作出多大贡献!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下,才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