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发展新质生产力 兰西老促会这样发力

锚定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锻造适应新质生产力人才雁阵

2024/04/03  浏览量:   作者:兰西县老促会 王亚义  来源:中国老区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对振兴东北的重大部署。兰西县老促会按照省、市、县党委政府和上级老促会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要求,紧快跟进,从习近平总书记“新质生产力”的特色理论中找方向、找目标、找出路,真抓实干,向“新”而行,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新的时代方位标注新的历史坐标,有效锻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雁阵,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老促会工作、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生动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一、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思想根基

千秋伟业,人才为本。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打造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迫切需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人才雁阵。基于这一思想认识,我们首先在“四个注重”上发力:

一是注重在思想引领上发力。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老区建设的硬道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尤其是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论述,完整准确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持续用理论武装头脑,确立“一个统领”“五个提质登高”的年度工作新思路,有力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新局。

二是注重在知行合一上发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果、接续乡村振兴中,我们聚焦改造提升老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照问题学、聚焦难题思、推动实践悟等形式,引导老促会系统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破题之策,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力、创新力和推动力。

三是注重在靶标导向上发力。我们本着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的原则,潜心研究,常抓不懈,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克服学不懂、悟不透的思想障碍,改变不求甚解的不良心态。通过理论学习、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使之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

四是注重在改进作风上发力。作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永恒的主题。我们坚持从机制入手,县乡村三级老促会“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干唯一、争第一、学第一”。全系统干部理性而思、自觉而谋、主动而为,不断增强抓落实本领、服务群众本领、议事协调本领、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适应新变化、迎接新考验、战胜新挑战,才能跨入快车道、跑出快速度,提升新质生产力,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使命。2024年,全县老区工作开局得胜、亮点纷呈。截止3月末,反映全县老区建设成果的刊稿共17篇,其中《中国老区建设》2篇、《中国老区网》7篇、《黑龙江革命老区》4篇、《绥化日报》3篇、《市老促会工作简报》1篇。

二、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引擎

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点是创新,关键是优质,本质是先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需要人才引领、人才支撑、人才保障。人才既是创新的发动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

基于以上认知,我们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以人才资源为根本,厚植人才沃土,推动人才向“新”而行,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先锋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乡镇老促会队伍的中坚作用。把“中间层”打造成“中坚层”。乡镇老促会具有对县老促会和村老促会“双向负责”的双重职能,在老区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属于基层,又属于领导层;既属于结合部,又是指挥部。为了把这个重要层级由“中间地带”打造成“中坚力量”,尽到“双向职责”,县委及时把政治强、思想好、作风正、懂基层、会落实、能干事的老干部配备到乡镇老促会领导岗位上,连续调整了5名乡镇老促会会长,改变了乡镇老促会队伍“老化、僵化、弱化、虚化”问题,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使老促会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有4名乡镇老促会会长被市老促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有4名会长在乡村振兴开拓中所创造的经验被纳入《黑龙江省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典型经验汇编》出版发行。有3名会长的《老区农民持续增收问题调研与思考》的文章被县委《兰西情况》转发,《黑龙江革命老区》、《中国老区网》刊发。兰西县把乡镇老促会“中间层”打造成“中坚层”的做法得到《中国老区建设》专题报道,受到广泛好评。湖北省谷城县老促会马明刚会长在“编读往来”栏目评论说:阅读《把“中间层”打造成“中坚层”》真是激动人心,热血沸腾,整篇文章所采取的各项招数,全是“干货”,办法措施、必要性、重要性循序渐进,没有任何“水分”,可见兰西县在抓好乡鎮老促会队伍中,下了真功夫、花了大力气,真正把提升队伍素质能力放在了心上,落实在了行动上,更是从中尝到了发挥乡镇老促会作用的甜头,这才是乡镇振兴的“法宝”。

二是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开展“许美好志愿、爱心献老区”主题实践活动。共建立10支服务老区志愿者队伍,即“十百千”理论宣讲志愿者服务团队、巾帼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农技服务团队、人民康健连锁医药志愿者服务团队、传统文化促进会志愿者团队、“圆梦”助学支教志愿者服务团队、“司法蓝”法律志愿者服务团队、“蒲公英”文化志愿者服务团队、惠泽医院志愿者服务团队、阳光志愿者义工团队等。2022年5月5日,举行了授旗仪式,县委书记关海涛亲自为各支团队授旗。广大志愿者团体积极投身到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文明实践等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阳光志愿者团队在册会员200余名,开展20余项百余次公益活动,开设了从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家庭教育大讲堂,招集和培训骨干教师30名,举办封闭式培训24期,义务讲座200余讲,免费发放德育教材近10万册,光盘2000余套,捐资助学400余万元,受益学生2000多名,团队负责人赵庆先后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志愿者、全国第十二届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黑龙江省十佳道德模范、绥化市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等光荣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三是充分发挥“八大员”队伍的带动作用。兰西县老促会于2023年7月下旬在老区工作者中设置了“八大员”,县委副书记所超亲自抓,印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发挥作用。由40人组成的“八大员”队伍,分别在县老区精神研究会、县老促会成员单位、县乡老促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和村两委干部中选聘。颁发了聘书、进行了全员集中培训、召开了研讨会、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等。这支队伍在撰写红色史志、上好红色党课、挖掘红色资源,倡导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弘扬新风正气上起到了领航员作用。平山鎮老促会会长胡恩涛,组织本镇“八大员”打造“赤诚老区情”工作品牌,创造性开展“红五员”活动。他年近80岁,发扬“韶华远去心未老,古稀之阳依然红”的精气神,牵头撰写了《平山镇革命英烈录》,发至中、小学校和村屯,深受社会各界青睐;自掏腰包,率先在革命老区复兴村设立了村标,筹备建起《村史展览室》;扶持、指导、帮助6户“小园水稻”、3户 “小园中草药”、7户“小园粘玉米”。做到了“五帮”(思想、志向、技能、资金、信息),架起了活动“目标”与百姓“需求”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乡村振兴,受到了市县表彰。《黑龙江革命老区》、《中国老区网》报道了兰西县“当好新时代红色领航员”的经验做法。

四是充分发挥“新农人”的引领作用。主要是,壮大老区村经纪人队伍。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实施“经纪活农”战略,着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良性对接,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一座“金桥”。左景林,是红光镇义发老区村的一个从事杂粮购销业务的经纪人。过去,他只是靠简单地买入卖出,赚几个零花钱。老促会通过与金融部门协调,为他融资10万元,帮他搜信息、闯市场,他收购的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远销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年促成杂粮市场交易量达千余吨,市场成交额达300多万元。在兰西,像左景林这样的老区村经纪人就有565名。全县老区70多位资深蔬菜经纪人,上接市场、下连农户,为农民购销穿针引线,搭桥挂钩,将兰西菜倒腾进哈市70余万吨、供应南方11余万吨;销售畜禽达 40多万头(只)。通过农村经纪人促成交易的市场交易额约为1.1亿元,占全县市场成交总额的1.5%左右。2014年第6期《中国老区建设》以“兰西农村有‘能人’”为题作了长篇报道,并加了编者按指出:一些地方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时候,经常会谈到缺乏人才的问题。农村缺乏人才吗?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到,广阔天地卧虎藏龙,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为农村集体经济所用。规范农村经理人队伍。这些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他们负责管理和运营农村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展现出发展新型农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农业农村新气象。比如平山镇复兴老区村的志华棚室生产合作社、兰西镇河口老区村的兰农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江镇富河老区村的杜忠宝现代农机合作社,红光镇义发村的杜庆武青远合作社都成为市、省、国家级示范社。杜庆武创造麦菜复种模式,创建全县大白菜第一村,把白菜变酸菜,完全符合1SO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加工,注册“地之美”“新开荒”和“田苗”三个无公害酸菜有机品牌,打入关内5省6市,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带动入社参与种植户151户,户均增收9000元。理事长杜庆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兰西县“新乡贤”荣誉称号。树立技术革新型人才。发现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传统农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并行促进,不断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平山镇复兴村候喜瑞从事农业机械(尾带农具)修理10余年。经过实践和农民反映,他发现农民耕种的小块农田,大型拖拉机进不去,影响了春整地、春打垄,制约了农村农机现代化建设。他利用1年多时间,苦心钻研,请教老师、拜访专业机匠,成功研发了深松双垄锄草机。此机用小四轮牵引,一天作业可达60亩,工省效宏。农民用它作业铲除垄上杂草,垄下可深松30公分,达到了保墒、灭草的作用,农民每亩可降低成本20元,增收百元。去年制造100台深松双垄锄草机,每台以1300元的价格销售给农民,年收入50万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了贡献。

三、厚植新质生产力人才动能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要积极搭设平台,畅通渠道,完善机制,让各类人才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推动"土雁"能飞、助力“鸿雁高飞”、实现“群雁齐飞”,形成了乡村人才“雁阵效应”。怀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人才大展“一技所长”,在开发特色产业上亮绝活。

平山镇老促会把那些懂农业技术没有技术职称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人才资源整合,实行统一管理,依托镇老促会和农技推广中心组建起覆盖全镇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收到了“一学就会,一看就懂,一用就灵”的效果。去年农业科技增长系数同比增30%以上,应用推广先进科技项目30多类,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和开发特色产业,受到了农民普遍欢迎。100多名“新农人”“乡创客”“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有的被树立为省、市、县级科技标兵和致富能人。但由于他们没有名分,没有技术职称,这些人才的潜力并没有被激发出来,甚至于无“用武之地”,形成了人才浪费。老促会逐村屯摸底调查,公开选拔,然后纳入镇统一管理。对达到标准的各类人才协调县老科协及时办理证书,给予一定的待遇,激活工作热情,在发展农村经济主战场上建功立业。目前,选拔出来的50多名拔尖人才已被纳入镇老促会和农业技术广推中心管理。让拨尖乡土人才有“归属感”,打造乡村创新创业的人才飞地,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动局面。

一是在推进规模经营上亮绝活。革命老区复兴村村民张宝才是个种菜的“老把式”,人称“田秀才”。2015年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宝才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有1000平方米立体交叉式大棚10栋、600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2栋。主要种植红圣女果、辣椒、香菜、黄瓜、甘蓝、冬瓜等瓜菜。瓜菜与哈尔滨哈达蔬菜批发大市场、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地签订购销合同,形成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与此同时,该合作社常年雇佣本地青年农民在此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和采摘,每年带动青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收5万元,真正得到了实惠。去年辐射带动周边100户种植户入社,种植面积达1700亩,年产蔬菜250万公斤,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人均年收入实现1万元。

二是在科技推广示范引领上亮绝活。单宝辉是全镇木耳栽培大王,大棚栽培木耳独创了一套先进的栽培办法。他利用村小学闲置的场地,建大棚、修温室,带领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大棚木耳生产。老单先在自家的大棚里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讲解示范种植木耳的技术要领和增产窍门,很多青年农民决定跟着单宝辉栽培木耳发家致富。他因势利导由他牵头建起了木耳菌生产合作社。他大搞核心突围 ,通过栽培木耳农户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筹集资金100多万元购置真菌生产设备,办起了木耳菌生产车间。这样全镇很快建起了8栋木耳菌种植大棚,生产面积达到50多亩,栽培木耳菌300多万袋,增收700多万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其中,参加木耳菌生产合作社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脱贫出列。

三是在打造特色品牌上亮绝活。鸭稻共育技术“土专家”索树波,在镇村老促会组织的动员下,把全村稻农分期分批带到合作社的稻田里,围绕栽培,增温,投食,训化等技术环节进行示范演示,回答了疑难问题。特别是他讲了鸭稻共育的水稻都是有机米,是普通米价的3倍。稻农们信服了,纷纷跟着索树波学技术,鸭稻共育栽培户很快发展到20多户,栽种面积达到200多亩,孵鸭雏15000多只。他带领的马场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建立起鸭稻米业加工厂,打出了鸭稻米品牌。去年末,鸭稻种植农户稻米和养鸭亩增收5000多元。

四是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亮绝活。新兴村玉米面积1.3万亩,前几年秋收后秸秆放荒或弃收,每亩损失近百元。2016年后“田秀才”唐德军建成2个秸秆回储点,收储的秸秆以生物质能源处理方式进行多用途使用。引导养殖户利用秸秆作为饲料,推广启用了秸秆饲料化技术,过腹还田,以秸秆为垫料,推广生态养殖。同时,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碎混覆盖了还田耕作模式,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近几年,农户仅秸秆每亩增收100多元,养殖户降低成本户均达5000多元,每户一冬省煤1000多元,减少烟尘污染,“红色土地”实现了绿色发展。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