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三明市沙县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4/04/11  浏览量:   作者:三明市沙县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根据福建省老促会闽老促(2024)6 号文件关于《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专题调研方案)的通知,以及三明市老促会的部署,沙县区老促会组织人员深入老区乡村,并走访区文旅局、博物馆、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了解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红色遗址和红色旅游基本情况

三明市沙县全区总面积 1815.09 平方千米,辖 6 镇 4 乡 2 个街道 184个村(居)委,户籍人口 27.04 万人,是原中央苏区县,有 83 个老区村,48 个革命基点村。全区红色遗址厚重,共有革命旧址遗址 33 处,其中:夏茂镇有文昌宫、神农祠、红军工作团驻地、炮楼、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洪基烈士被捕地、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富口镇有红军司令部(暨通讯部)、红军通信站、红军医院、红军造币所、红军井、红军亭、炮台、枫树岬红军墓、后登山红军墓、永兴庵、红军路。高砂镇有玉口浮桥驻扎点。凤岗街道有兴国寺、沙县古城墙、郑氏宗祠。湖源乡有双凤堂、龙兴堂、燕治堂、修文堂、忠兴堂、湖源遭遇战旧址、红军烈士纪念碑。青州镇有马铺交通站遗址。高桥镇有林墩战斗遗址。南霞乡有溪源村仙奶庙遗址。

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有 3400 人参加游击队,3200 名少年儿童参加儿童团,约有 1000 多名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员光荣牺牲,有 29 座村庄被毁,2045 间房屋被烧,770 户人家被斩尽杀绝,935 名无辜群众惨遭杀害。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做法与经验

(一)积极筹措资金,强化修复保护。沙县区富口镇荷山村是“中央红军村”。土地革命时期,1934 年初,中央红军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率领东方军驻扎荷山村。1934 年 1月 10 日,彭德怀在荷山司令部下发“三军团进攻沙县”命令。解放战争时期,闽赣边地委成立后,以荷山为据点,开展了长期的革命工作、荷山村现存的革命遗址 13 处。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景点。2014年以来,当地政府积极自筹和向上级争取资金 800 多万元,按照“尊重历史、原貌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红军司令部(通讯部)、红军印币所、红军食堂、红军井、红军亭、红军墓、炮台、红军亭等旧址群进行修复,使荷山村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夏茂缜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2021年投资 80 多万元,对文昌宫革命遗址进行修缮,2022 年投资 190多万元,对罗坑村桃源洞进行修缮;2023 年投资 450 多万元,建设夏茂红色主题广场,并建设张廷发将军故居。高砂缜阳溪村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 90 多万元,促成阳溪村至红军故居遗址金堂寺 14 公里公路的水泥硬化。同时,阳溪村还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 14 万元,完成金马山红军战壕遗址的修复,并规划在金堂寺前面修建苏区红色文化纪念馆,增添苏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二)抓好乡村整治,优化景点环境。为做好红色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各地重视乡村的环境整治,把乡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村。近年来,荷山村实施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房屋外墙,已有 100 多户完成房屋立面装饰。供水、排水等公共设施也不断完善。同时,该村还重视通村公路建设,已建水泥硬化通村公路3 公里,通往 2 个自然村的 10 公里公路也实行水泥硬化,大大方便了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同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花卉,绿化、美化、香化环境。近年来每年到荷山村旅游观光的游客达 2 万多人(次)。

(三)列入教育基地,强化红色教育。红色革命遗址既要保护更要利用好。沙县区重视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利用工作,每年清明节前夕,区老促会与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联合下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区各中小学生清明节期间采用网上签名寄语与网下教育实践相结合,开展以“缅怀先辈,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全区每年有 3 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2024 年清明节,沙县区火箭救援队 40 多人,到夏茂镇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祭扫,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并参观张廷发将军纪念馆。湖源乡党员、志愿者和中小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前往红军烈士纪念碑,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清明祭扫活动。南霞乡组织中小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前往南霞老区革命纪念碑开展祭扫活动。富口镇组织中小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前往中央红军村——荷山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自信红娃”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们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传统、争当新时代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沙县区还把革命遗址列入全区中小学生红色教育基地。多年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如巡回讲座、座谈会、播放媒体视频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区宣传教育培训。近五年来,全区共举办报告会 140 场,参加人数 1 万多人(次);故事会 280 场,参加人数 3 万多人(次);演讲比赛 108 场,参加人数 1.5 万多人(次);刊出专栏 400 期,利用多媒体视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360 场、受教育人数达 3.8 万多人(次)。

(四)用好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富口缜荷山村开展文旅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林木、毛竹等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将红色文化与党建教育、生态观光、康养度假,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红色旅游体验式精品路线,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该村依托光伏发电、红色旅游等业态,每年增加村财收入 15 万多元。如今,村民们全都住上新楼房,家中电器一应俱全。古稀老人罗大爷高兴地说:“过去住木头房,如今住新楼房,真是天壤之别啊!”

三、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存在困难问题

近年来,我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革命遗址保护资金不足。革命旧址修复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再现历史原貌。每项修复工程需要聘请专业人员,从设计、材料选择、建设施工、装饰、后期管理都需要一定的资金。资金缺口是制约旧址修复的主要原因。为此,请求上级对革命遗址的修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二)红色文化非物质资源发掘不深。目前,我区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在精力上更多地放在革命遗址保护上,对红色文化非物质资源发掘不深,需要利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区发生的革命历史故事来丰富苏区精神的内涵,鲜明、生动地诠释苏区精神,现有故事素材显得单薄,缺乏强烈的感召力。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挖掘工作,

(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不高。我区革命遗址多数集中在富口镇荷山村和夏茂镇一带。距离县城较远,组织人员参观学习较困难。而且在革命遗址中,可供游客参观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红色资源经济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开展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不高。

四、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一)树立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理念,加大对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力度。充分认识革命遗址是资政、存史、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树立强化保护观念,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加以修复,避免因年久失修而被自然损毁或因城建而被人为损毁。

(二)积极申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各乡镇政府必须牵头,积极申报红色旅游,按照申报程序,逐级上报审批,力争我区所有的红色遗址均能列入红色旅游的范围。

(三)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功能。我区革命历史厚重,但是,能够流传且有影响的革命历史故事不多,相关红色文学作品更少。必须注重发掘我区革命历史故事,用丰富、生动的革命历史故事诠释苏区、老区的革命精神。建议在城区统筹建设沙县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整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小吃文化等资源,丰富沙县区文化内涵,展现沙县区文化特色,提升沙县区文化品位,实现沙县区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的价值功能。

(四)培育人才队伍,活化红色基因。重视培养革命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加强革命史料的研究和考证,深入挖掘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各红色旅游景点要培养一批能说会道的乡土讲解员,以生动感人的讲解吸引人感动人。要重视红色体裁影视作品创作,录制一批红色歌曲,丰富红色文化载体,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努力做大做强我区红色旅游产业。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