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泰州市姜堰区老促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2024/07/04  浏览量:   作者:姜堰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凝聚老区精神新力量,瞄准乡村振兴新目标,投身乡村振兴新实践,创造乡村振兴新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泰州市姜堰区老区建设促进会身怀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老区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彰显老区系统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新作为。

二、推进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发挥乡村振兴引领作用。以临时党支部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老区系统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多着并举,夯实工作基础,从镇街领导班子抓起,针对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人事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充实班子。目前,13个镇街均配齐配强了老区“三会”工委主任和秘书长。264个村(社区)建立了老区分会,调整明确了分会会长和秘书长,分会成员2700多人。坚持按季度召开支委会和工作例会,注重以会代训,有针对性地对老区“三会”工委主任和秘书长进行培训。

二是强化社会帮扶,发挥乡村振兴的联动作用。近年来,区老区系统党组织坚持实施“双二十双帮扶”行动计划,帮产业促发展,帮助学促成才。着重主攻公募帮扶及冠名基金、职教帮扶、助学帮扶、筹建爱心组织、结对帮扶等5大帮扶项目。2023年累计公募帮扶项目17个,共17户60人,募集资金34万元,13个镇街有1969位帮扶志愿者参与结对帮扶,被帮扶2035户3398人,帮扶资金256万元。张甸镇社会帮扶工作特色鲜明,今年初在全市率先完成首笔5万元冠名基金。大伦镇老区“三会”工委在助推社会帮扶工作中,立足强化组织保障、强化活动引领、强化真情感染,顺利完成首笔一万元公募帮扶资金。罗塘街道推行公募捐赠“四度”工作法,全街道仅用一天时间完成线上募捐21030元。白米昌桥村八旬老人游有基带领儿子一次性捐出200万元,组建昌桥爱心互助会,这一善举在社会广为传颂。

三是强化典型引路,发挥乡村振兴的示范作用。对照乡村振兴联系点工作要求,强化典型引路,不断推进联系点工作走深走实,发挥示范作用。2023年,各镇街老区“三会”工委明确乡村振兴联系点15个,区级明确乡村振兴联系点3个。支部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有关情况,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形成了队伍建设走在前,调查研究走在前,项目建设走在前,社会帮扶走在前,乡村治理走在前“五个走在前”的新格局。在临时党支部引领下,区老区“三会”对联系点实行项目倾斜、帮扶倾斜、服务倾斜。各联系点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多出成果多出经验作出新贡献。

四是强化教育传承,发挥乡村振兴的激励作用。老区精神的宣传教育传承工作,对于助力乡村振兴起到激励作用。为了深入持久地推动老区精神宣传教育传承工作,由临时党支部牵头,出台了《关于促进红色资源调研普查成果应用的意见》,坚持实施补建一批红色资源纪念设施,提升一批红色资源管护水平,申报一批红色资源评级挂牌,打造一批老区精神和红色资源教育示范基地,创作一批红色资源宣传作品,建立一批红色资源宣讲骨干队伍。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红色资源成果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三、主要成效

1.组织建设实现“五个有”。通过强化党组织建设,目前,全区基层老区实现有班子、有制度、有办公场所设施、有职责规范、有档案资料“五有”目标,推动了老区党组织活动正常化、规范化、特色化。组织建设工作经验得到全国、省、市老促会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2.社会帮扶实现“五个到位”。通过党建引领,社会帮扶工作各显神通,硕果累累。公募帮扶、冠名基金连年成果喜人;职教帮扶工作精准跟踪到位;助学帮扶精准帮扶到位;筹建爱心帮扶组织示范推广到位;结对帮扶活动丰富多样,形成了助困、助医、助学、乡村助美和项目帮促的帮扶局面。社会帮扶工作经验得到了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3.试点示范实现“五个走在前”。2023年,全区乡村振兴联系点工作建立了“十个纳入”工作机制,依托乡村振兴联系点“五个走在前”的新格局,形成了较高质量的乡村振兴调查研究成果27个。乡村振兴联系点工作成果得到多家重点媒体的宣传推介。

4.老区精神实现“五个一批”。全区陆续修建红色资源纪念设施17处,全区红色资源管护水平进入常态化,全区计划申报10个红色资源设施评级挂牌,全区创作20多个红色资源宣传作品,全区建立200多人的红色资源宣讲骨干队伍。支部《聚集老区精神三种资源 形成乡村振兴三股力量》一文,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评为二等奖。

四、经验启示

一是增强三种意识,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效能。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老区“三会”系统工作者都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主体和生力军,必须增强主体意识,实现内在效能大提升;增强主责意识,实现组织工作效能大提升;增强主业意识,实现创新工作效能大提升,进而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二是立足“三变”职能,确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目标定位。针对乡村振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工作对象、工作内涵、工作重心的变化,必须转变、调整和优化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工作制度、机制模式转入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和探索,加快形成一整套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制度机制和运行模式。

三是突出“三大”重点,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亮点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将“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调查研究、产业项目、乡村振兴联系点“三大”工作重点,统筹好农村全面振兴的各大要素,实施一系列帮扶项目。总之,要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不断引导老区系统干部和老区帮扶志愿者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