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浏览量: 作者:孟津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7月3日至4日,洛阳市老促会召开“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3日上午,市老促会现场会莅孟观摩指导。市老促会会长刘湖镜,副会长王卓林、黄晓玲,孟津区委副书记张田、区老促会会长董宏道,市老促会副秘书长崔丽华、杨淑敏,办公室主任李随红、副主任刘连松,孟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郭智伟,区老促会秘书长蔡春元、妇工委主任王红,常袋镇党委书记曹渊博,以及各县(区)老促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50余人参加活动。
在孟津区“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试点村——常袋镇马岭村,区老促会会长董宏道对市老促会现场会首个观摩点安排在孟津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相关情况;马岭村党支部书记马其祥就如何做好“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马岭村是革命老区村,现有9个村民组,2850亩耕地,568户2038人,80名党员。2018年7月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获2018年度“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2019年12月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 年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洛阳县委书记韩林、孟津抗日武装大队大队长王其吾、抗日英雄马子良、马元凯等在马岭村附近村庄组织抗日联庄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现有马子良老宅、六号情报站遗址等。村里有光伏发电450千瓦、石磨面粉厂一座、乡愁馆一座、德马篮球1、2号馆、大樱桃产业带等。在加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同时,实施好兰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民宿项目,在市、区老促会支持下高标准完成5.27公里大樱桃产业带及环线骑行赛道白变黑工程,同步做好沿线的4个标准化公厕建设及绿化、路灯安装等工程。2024年计划修建改造马子良老宅、六号情报站遗址等,争取市财政、市老促会支持,建设红色场馆,在打造红色资源+创新旅游消费场景、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上下功夫。
随后,现场会依次参观伊川县吕店镇谷子博物馆和试点村吕店镇温沟村、嵩县试点村车村镇龙王村和木札岭红二十五军长征伏击战旧址、纪念馆。在4日上午举行的总结会议上,嵩县、伊川县、孟津区老促会作了典型发言。
2022年以来,孟津区老促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两个更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老促会“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
一是定原则。确定以“老区村党支部班子过硬、有一定产业基础、通过项目扶持能让大部分老百姓受益”为标准的原则,将常袋镇马岭村、会盟镇铁炉村、送庄镇清河村等有代表性的老区村作为重点引领、示范村,筛选了17个村为“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重点项目推进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二是实督促。多次与区、镇、村领导干部沟通交流并实地调研督促,并遵照市老促会“有些地方红色资源比较丰富但产业基础较差,有些地方产业搞得好但是红色资源不够突出,解决这个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法上可近远结合。近期可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的老区村做试点,同时在发掘红色资源上下点功夫;远期可在产业基础薄弱而红色资源丰富的老区村引导扶持产业发展”思路,把红色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3个重点村、17个推进村,一村一策、分类实施,逐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三是倾斜扶。把市、区财政老区建设补助资金及农口补贴资金综合使用,倾斜支持3个重点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使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加老区村人民的收入收益,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获得感;
四是塑品牌。通过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得到挖掘利用,通过发展产业使老区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提高,助推老区乡村振兴,培植老区发展典型,打造老区工作名片,促使此项工作顺利进行,持续扩大老区工作的知名度、影响力等。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