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浏览量: 作者:句容市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薄弱镇村“弱”在哪?省委省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7月4日至5日,江苏省“三会”副理事长、二级巡视员陈跃飞,老区部副部长、《江苏老区》杂志主编崔晓冒着高温酷署来到句容市天王镇前进村、赵巷村调研,并就江苏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村振兴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措施》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现场察看,对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老区乡村振兴工作,促进省委省政府相关扶持政策落地见效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镇江“三会”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句容市“三会”会长、二级巡视员文雁才,句容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陪同调研。
天王镇是省委省政府确定老区29个重点帮扶乡镇之一。7月4号下午陈跃飞一行首先来到句容市天王镇戴庄农产品展示展销基地以及赵亚夫乡村振兴实践课堂建设项目地点。
(图1:调研组在戴庄凉亭项目现场)
该项目位于天王镇戴庄村凉亭,拟规划对天王镇戴庄村老小学进行改造,建设650平方米农产品展示展销基地及亚夫乡村振兴实践课堂。在了解相关部分帮扶资金已落实到位情况后接着调研组又实地调研相对薄弱的前进村和赵巷村,并听取了两个村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薄弱村“弱”在哪?调研组通过听汇报和现场察看,他们认为“弱”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种植结构。前进村地处104国道沿线,地理位置优越,原先主导产业是苗木种植,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苗木产业的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对该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目前苗木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出现亏损;而赵巷村则“弱”在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赵巷村被誉为“天王镇的西北利亚,”相对比实偏僻,调研组还现场体验了赵巷村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公路通行情况。“弱”在哪,就支持到哪、扶持到哪,确保扶持资金的精准落实。对此,调研组根据这两个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现场进行对接,并对下一步的拟定帮扶项目以及扶持措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图2:调研组在赵巷村察看“赵蒋路”)
通过对两个相对薄弱村的实地察看,省“三会”调研组认为乡村振兴必须要靠产业或可持续性产业,没有产业扶持,实现乡村振兴或共同富裕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而谈到产业帮扶,这几年,句容市“三会”创新实施返乡大学生创业帮扶项目。截止2023年底,句容市“三会”已经实施帮扶项目126个,助力100多名返乡大学生创业,促进全市1130户项目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结束两个相对薄弱村调研之后,省“三会”调研组又驱车前往镇江市茅山老区(句容)中药材产业示范园金山基地调研察看。金山村是镇江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乡村振兴联系点。目前已种植黄精、丹参、射干等数十种中草药,面积达1700多亩。
(图3:调研组在中药材金山基地)
7月5日上午,省“三会”在句容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句容市“三会、”天王镇,以及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资规局、水利局以及交通输局关于落实省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措施的汇报。重点听取了省级财政下达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村帮扶资金使用与成效情况。
(图4:句容市“三会”会长、省二级巡视员文雁才在座谈会上发言)
会上,陈跃飞对句容“三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他说,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以及审阅相关材料,认为句容“三会”的各项工作可圈可点,特色明显、成绩突出,尤其是在弘扬茅山革命老区精神、创新实施返乡大学生创业帮扶项目、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以及转化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他也强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用好、用足、用准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村的各项政策,确实要让好政策发挥好成效。最后他希望句容“三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强自身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句容新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5:薄弱镇村帮扶座谈会)
5日下午,陈跃飞一行还调研了江苏茅山地道中药材有限公司、马埂村中药材种植项目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据了解,茅山风景区中药材种植领跑公司、大户6家,产业规模达5000多亩,种植品种有茅苍术、白及、明党参、太子参、山栀等100多种,建有组培室、冷藏室等中药材种植设施和中药材科研机构,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图6:茅山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