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海安老促会助学帮扶托起寒门学子“成才路”

2024/08/20  浏览量:   作者:江苏海安市老促会 严德本  来源:中国老区网

“爷爷,我向您报告喜讯:我已被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录取为研究生了。”这是江苏省海安中专生陶正强逆袭立志勤学考上研究生后,第一时间给海安老促会“助学爷爷”们的“报喜信”。

陶正强,男,2014级电子专业优秀毕业生。2017年考入常熟理工学院学习,后考研至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2014年6月,陶正强因中考发挥欠佳,与普高生涯失之交臂。面临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他退出“复读”选择,踏进了海安中专学习大门,成为2014电子高考班的一员。

别人都说:“进入了中专,几乎等于失去了半边手臂,这个孩子以后也很难有作为了。”尽管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偏见,他坚信成功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放牛郎也能有自己的春天,知识改变命运,自己一定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他毅然的选择了进入对口高考班,这个小众赛道去努力。

2017年,他参加职高对口高考招考时,老促会领导特意赶到学校,面对面“励志教诲”,赠送冲刺高考“特别红包”,极大地激发了陶正强的“拼刺激情”。他终于以总分812的高分被常熟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三年的发奋努力,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收获了回报。

大学生活不同中专的高中生活,没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督促,更没有了系主任的帮助。在随波逐流中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老促会领导“再访助学生”,督促他立下考研志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经过持续努力,终于被录取为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陶正强常怀感恩情怀。每年春节,他都会来到海安市老促会拜访曾经帮扶他度过难关的老领导,更多的是答谢关怀助学之恩,汇报“学习强国”心志。

陶正强逆袭立志勤学考上研究生是海安市老促会“助学爷爷”托起寒门学子成才路的一个缩影。海安市老促会助学业绩永远镌刻在海安人民心脾。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家拿不出一分钱的时候,是海安市老促会及我们村委会给予我的资助,让我背起书包进入大学课堂,圆了我人生的梦想。我会用我的励志故事和助困解难的实际行动帮扶我的学生……”近日,毕业于南通大学的执教高中语文的马老师给海安老促会寄了一封满含感激、发自肺腑的感谢信。

江苏、南通、海安三级老促会在海安中专发放助学金

10多年来,一个个电话、一封封感谢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发送给海安老促会,孩子们从内心感谢海安老促会为他们提供资助,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南通、海安老促会每年发放“滴水.筑梦”助学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海安市老促会一直坚持实施助学帮扶项目,专注于省市“三级携手助学解困”工作,为省老促会确定的海安中专在校困难生发放助学金263万多元,资助困难学生1378人;实施“滴水.筑梦”助学工程,资助海安困难学生188万元;争取南通市“三会”支持,实施“润苗.筑梦”助学工程,对职教扶贫基地品学兼优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06万元。近2年,海安老促会深入全市初中,实地走访了解困难学生及其家庭实际情况,明确资助条件和标准,实施助学项目23个,资助困难学生2000多人次,发放助学金300多万元,确保全市低保和困难家庭的学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1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考入全国唯一的纯慈善、高质量“高中名校”国华中学“研学”,步入985、211高校。海安老促会项目助学如久旱甘霖,滋润着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从“输血”变“造血”,让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海安市老促会副会长吴玲在南莫中学发放助学金

海安市老促会项目助学激发了社会助学热潮。海安老促会组织实施的产业帮扶项目单位中的大公山羊公司、海安俞万农场、青墩葡萄园等每年捐献助学款12万元。各区镇分会向“助学工程”项目捐赠20万元,积极助力海安困境学生关爱帮扶事业。

海安老促会助学项目放眼未来,目标长远,为困难学子的成长真情助力,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先后荣获市以上助学公益奖、慈善项目奖等荣誉。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