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浏览量: 作者:魏友夫 王汉平 王少卿 来源:中国老区网
8月的朔州,秋高气爽,花果飘香。为了更好的落实山西省老促会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合作精神,切实促进我省盐碱地治理开发,增进企业交流合作,山西省老促会特邀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欧宏新副会长一行共14人来朔州调研指导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省老促会禹修德副会长、岳继和主任以及朔州市、朔城区、应县人民政府和市、县老促会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来朔后,朔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任增强同志代表朔州市委、市政府表示欢迎。8月19日下午,市政府、市老促会的同志陪同先后到朔城区小泊村、下西关村实地调研盐碱地水稻种植情况和稻蟹共生立体种养模式。并在朔城区绿嘉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石云宝夫妇介绍下,查看了水稻生长情况。现在水稻已抽穗,颗粒饱满,丰收在望,他试种已两年,承包了近千亩农民盐碱地,今年水稻亩产可过1200斤。随后,调研组去老石家,农家小院飘出稻花香,他已焖出一小锅大米,让调研组的同志们品尝了无农药、无剖光天然纯真的“雁门稻花香”,大家参观了他自已加工稻米作房,感慨万千。调研组对现阶段山西朔州市盐碱地改良和治理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借鉴国内重度盐碱地治理的先进技术模式和应用成果,对标国家盐碱地治理重大战略需求,探索盐碱地治理技术模式、开发利用模式和商业运营新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突出政企合作,鼓励支持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企业主体,培育抗盐碱水稻新品种、种植新模式,引进、推广价格低效果好的土壤改良剂等治理措施,努力实现“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盐碱地治理技术路线的双向奔赴,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8月2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14人在市政府、市老促会和应县政府、县老促会领导陪同下又来到应县大黄巍乡西辛村盐碱地改造农田地,看到在改造田里生长的高粱长势喜人,一人高的粗壮结实的桔杆,高粱穗就像小虎头似的,映红了塞外应县大地。往年泥泞下湿的盐碱地如今已变成了高产粮田,实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要求。
考察完盐碱地种植高粱现场,调研组就地取样盐碱土,回到乡政府。召开了“山西老区盐碱地改造(朔州)座谈会”。参加调研的国家和省、市的同志,朔州涉及朔城区、怀仁、山阴、应县四县(市、区)副县(市、区)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二级调研员聂日旺主持,先由河北硅谷农科院和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现场将普通化肥和硅谷肥将盐碱溶解后,两种不同效果展现在大家眼前,使用普通化肥溶解开盐碱土后,水混蚀不清,翻过瓶后,瓶底盐碱土仍板结在底部,而运用硅谷肥溶解后盐碱土,摇匀后,一会水土清淅,翻过瓶后,盐碱土瞬间下滑均匀,没有板结。随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欧宏新,就盐碱地改造项目实施,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到十四五规划国家政策出台,作为增加粮食产量,扩大耕地面积高度,提出治理盐碱地重要举措,而且通过使用有机硅功能肥,治理重没盐碱土壤,一年可变良田的成功实践范例,让参会人明确了中国扶贫协会和山西老促会协调配合,推动山西盐碱地改造的重大意义。朔州市参加会议四县(市、区)领导都发了言,他们各自介绍了本地盐碱地全市约100万多亩改良情况,也表达了与专家和河北硅谷农科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加强联系意愿,继续推进朔州市盐碱地改造工程,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盐碱地改造成高产良田的实惠。山西晋通能源集团老总高善学和朔州市农行行长张万宏,从支持盐碱地改造表态发言,愿为朔州盐碱地改造提供政策和惠农服务。
最后,省老促会副会长禹修德作总结讲话,他就中国扶贫协会和山西省老促会协作改造盐碱地起因,及老领导对老区的家国情怀,站在全国脱贫攻坚的高度,介绍在全国盐碱地特别是吉林、宁夏等地改造项目中,河北硅谷农科院和硅谷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的“有机硅功能肥”,对改造盐碱地的成功范例,让大家眼前一亮,希望朔州市尽快向党委政府汇报,这是一件既来不的急又来不的慢的大事。所谓的急就是不失时机,赶上全国盐碱地改造这趟政策支持快车。所谓的慢,就是先试点再推广,让老百姓切身感到使用有机硅功能肥作用,使农民看到治理盐碱地一年变粮田,三年纳入国家可保护的耕地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使山西盐碱地变成海绵田,农民收益大增长的效果。最后他强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改造盐碱地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