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浏览量: 作者:海门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江苏省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乡村振兴促进会、乡村发展基金会(简称南通市“三会”)执行理事长王乃儒率调研组专程来海门调研、产业帮扶和社会帮扶项目推进工作。调研组听取海门区老促会2024年度帮扶工作规划和实施情况简要汇报,到海门区三厂街道大洪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重点询问探讨光伏帮扶项目推进情况,对加快项目实施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见。
南通调研组执行理事长王乃儒(中)、副理事长薛谦(右)副秘书长胡际春(左)听取海门区老促会工作汇报
南通市“三会”高度重视产业帮扶和社会帮扶工作,在由南通市委办公室转发南通市“三会”2024年工作要点中,要求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突出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紧盯切实需要帮扶的重点人群和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着力拓展帮扶渠道,要重点建好强村惠民光伏电站、抓好产业帮扶传统项目,要积极深化助学、开展纾困。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南通市“三会”在专题会议部署后,坚持到一线进行调研探讨、交流指导,以掌握第一手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制定可行性措施。
海门区老促会会长郭辉(左二)汇报帮扶项目实施情况
海门区老促会按照南通市“三会”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以强村富民、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接续助推乡村振兴,重点在募集帮扶资金、拓展增收路径、提升帮扶质效等方面绘出规划图,制定时间表,扎实稳妥组织推进。2024年,海门区老促会实施帮扶项目16个,投入资金722万元,同比增151万元;募集帮扶资金532万元,同比增74万元,其中新增“冠名资金”两个13万元,慈善公益募捐113万元,同比增10万元;建设光伏电站6座875千瓦,同比增2座575千瓦;助学投入47万元,同比增17万元,受助学生111人,同比增16人;支持医疗互助试点配捐47万元,同比增12万元。目前,各个项目按照预期规划和目标组织展开,基本达到序时进度。
为加快推进光伏帮扶电站建设,南通市“三会”联合南通市慈善总会于2024年4月7日制定下发工作意见,提出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资金筹措、加强通力合作等相关措施,其中要求积极探索试行以乡镇为单位整体集约化推进光伏电站建设模式,在完成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光伏电站建设后,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全覆盖完成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任务,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南通实际的长效帮扶机制。
海门区老促会根据南通市“三会”要求,选定在三厂街道先行试点,全部9个村整体推进光伏电站建设。经过与街道党委、政府共同研究策划,推进方案很快形成。
三厂街道管委会副主任王小鹏(中)介绍光伏电站建设推进情况
三厂街道2024年利用企业厂房屋面建设光伏电站三座600千瓦,由街道统一组织,其中由领导成立的南通鸿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实施两座400千瓦,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即由9各村共同筹资投入,按投入额确定股份,发电收入按股份分红。大洪村利用区位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建,单独建设200千瓦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设资金,分别由街道、村自筹、组织募捐等渠道筹集,海门区老促会给予配捐,三座电站600千瓦共配捐46万元。三厂街道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论证已经完成,与三个工业企业共建协议基本签订,其他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大洪村200千瓦电站预计11月底前并网发电,其余两座400千瓦电站力争在年底完成。全部600千瓦光伏电站建成发电后,每年发电80余万度,发电收入超50万元,村均年增收近6万元。到2024年年底,三厂街道村村享受“阳光福利”将成为现实,至此,三厂街道9个村光伏电站总容量达1200余千瓦,年发电收入超100万元,村均10余万元,其中中兴村可达50万元。
南通市“三会”调研组对海门区老促会帮扶工作和在三厂街道开展整体推进光伏电站建设试点给予充分肯定,执行理事长王乃儒称赞老促会工作亮点纷呈,全体同志精神状态很好,保持了一贯的好传统、好作风,尤其会长郭辉到任后,立即深入实际调研,积极研究探索,较快形成了新思路,明晰了新举措,各项工作已经进入稳步向上状态。王乃儒理事长把南通市“三会”下步工作设想作了通报,进一步强调推进产业帮扶和社会帮扶的重大意义和目标定位,要求把帮扶项目效益落在村级组织和农民增收上,要带动、扶持更多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王乃儒理事长还鼓励海门区老促会乘势而上,下大力把各个帮扶项目实施好,尤其三厂街道整体推进光伏电站项目抓紧落实,为南通市“三会”提供可借鉴做法和经验,使海门区老促会工作继续走在南通市“三会”系统前列。
三厂街道南通鸿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海健、大洪村党总支书记沈金芳等参加调研。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