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封开县:加强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力度 传承红色基因

2024/10/08  浏览量:   作者:欧志彬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近年来,广东省封开县加大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和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的工作力度,争取省市党史、民政、文化旅游、退役军人、老区促进会等专项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修缮了一批革命遗址,建成了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历史图片、资料、实物,充实布展,切实增强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提供了必要场所和广阔平台。同时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扩大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转化为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封开县烈士陵园封开县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革命老区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马埌岗山岗上,与红色革命遗址大造宫(封川二区农民协会旧址)和县红色教育基地相邻。是中共封开县委、封开县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追思革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而决定修建的宏伟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是封开县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封开县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封开县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封开县烈士陵园前期建筑是平岗革命烈士纪念碑,二0一三年由省民政厅、县政府共同出资建成封开县烈士陵园,二0 二一年由封开县人民政府再次整修成融革命先烈缅怀、革命精神传播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场所。烈士陵园占地15亩,建有牌坊、纪念碑、祭扫广场、英名墙、主体浮雕等建筑物,设立了重点建筑物保护标志,台阶式排列建造的烈士墓安葬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世界和平和中华民族独立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98位英雄。

封开烈士陵园建设得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青山埋忠骨,史册载英名,苍山巍巍、西江滔滔,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封开县江口街道黄泥岭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封开县封川村委会堰塘尾村黄泥岭山南面山顶,共纪念53名牺牲的革命烈士。该纪念碑原建于封川牛头塝,一九九二年国道321线建封川收费站时,从封川牛头塝(原封川收费站东侧山)迁至此,于二0 一四年、二0 二一年经封开县委县政府2次进行重建整修。

一九五0年二月,封川县人民政府成立不久,地处封川、平凤、渔涝、七星、莲都、杏花、罗董等地区的不法地主勾结匪特串通一气,组织发起反革命武装暴乱。后南下解放军一二二师三六六团、军分区十三团一营、驻梧州解放军一个连等闻讯即赶来支援,经过几个月的围剿,才将匪特剿灭。在这次匪特暴乱中,计有牺牲解放军指战员9人,县大队和地方机关干部50余人。另有怀集县30多个学生路过渔涝准备到西江公学学习,也全部遭受杀害。这次平暴结束后,封川县人民政府将收得的49名烈士残骸合葬于一墓。

封开县江口街道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江口街道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江口街道办大塘社区塔山公园的山顶上,县广播电视转播塔旁边。

封开县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一九二五年冬,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派周其鉴等同志到封开县领导农民运动,他们深入到修泰(今平凤)、文德(今渔涝、莲都)等地组织农民协会,成立农民自卫军,猛烈冲击封建势力,革命声威大振。一九二七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纠集三总联团向我反扑,农民自卫军在登元抗击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我黎亚梓等二十六名同志壮烈牺牲。

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解放战争时期,我粤湘桂边纵队绥贺支队在七星山区坚持武装斗争。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我粤中纵队第四支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三十九师解放封川县城封川街,绥贺支队也同时解放开建县城南丰街。正当封开人民欢庆解放时,国民党反动派残匪却于一九五零年二月在平凤、罗董、杏花、渔涝、白垢、莲都等地串同暴乱,妄图颠覆人民政权。我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部队闻讯而来,军民团结战斗,卒将匪患荡平。在剿匪中,刘尚镇等五十三名同志光荣殉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浩气长存。为缅怀先烈,启励后人,一九八二年,封开县委、县政府在塔山界顶之巅、苍松翠柏之中建立此碑纪念,借以寄托哀思、敬慰忠魂。后经二O一四、二O二一年二次重新整修,目前已建成全县人民凭吊革命英烈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活动场所。

封开县大玉口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大玉口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玉口镇群星村委大倒山东面山顶,共纪念4名牺牲的革命烈士。该纪念碑始建于大倒庙旁边,二0二一年移建于此。

一九四九年六月底,绥贺支队第六团封川特派队奉命接收了由李济深领导属下的桂东人民抗暴义勇总队,王烈生任总队长,这支队伍有100多人,配备机枪4挺,冲锋枪2支,长短枪100多支,弹药比较充足。为了避开国民党广西军队和地方民团的围剿和无谓的纠缠,绥贺支队命令这支队伍开进开建县的石砚顶山区(今大玉口镇的长群、群胜、群星一带),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并与封川特派队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共同对敌。而当地的革命青年梁亚启、吴亚枝、梁振林、何炳文、林国仪(任班长)、龙绍文(任通讯员)、龙卓英(通讯员)、梁建成(任排长)积极地参加了这支队伍。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五日,桂东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受绥贺支队第六团的指派,开赴南丰与开建县的地方起义部队联合攻打开建县城,在夺取南丰制高点鸡仔顶的战斗中,战士吴亚枝、梁亚启和李新才在冲锋中壮烈牺牲,而开建县的地方部队又牺牲1人。南丰解放后,桂东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到杏花参加整编,改编为绥贺支队第六团暂编二营,下辖4个中队,总兵力200多人。开建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但当地反动势力却不甘心失败,于一九五0年春发动暴乱。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六团奉命开赴开建县平暴剿匪,迅速将暴乱平息。但三六六团某连陈伟国(当时人们都叫他陈崩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六团五营某连的班长,一九五0年三月三十日在群星村的天庙(地名)的剿匪战斗中光荣牺牲。

封开县罗董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罗董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罗董镇森林公园内,位于罗董社区衿骨山岗上,距罗董镇人民政府约300米。

一九五0年三月一日上午,封川县三区的德宁乡(今罗董镇)200多暴徒,在国民党封川党部书记、县长叶宣甫的密谋和策划下,麋集罗董圩,攻打三区人民政府德宁乡办事处和设在大洞村的德宁乡分粮仓。办事处的同志由于事前有所戒备,安全撤离。粮仓的催征员侯品辉,管理员袁斌面对强敌,顽强与敌人搏斗,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暴徒捉去,拉到罗董圩沙滩枪杀。在后来的剿匪斗争中,孙寿文、莊德洪、石鉴泉3名解放军战士在罗董光荣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打击美国侵略者,罗董镇又有4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是:陈金才、黄旭泉、刘小新、童德胜。

一九七七年,为缅怀这些革命烈士,罗董镇委、镇政府修建了这座纪念碑,共纪念9名牺牲的革命烈士。二0 一八年、二0二一年县政府对罗董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了重新整修,碑身和地基改用大理石,建造了英名墙、主体浮雕、祭扫广场和大理石护栏,设立了文物保护标志,铺建了150多米长的花岗岩石条和混凝土结合的上山祭扫道路,将纪念碑建成罗董镇人民瞻仰凭吊革命英烈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活动场所。

封开县平凤镇街头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平凤镇街头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新宁社区凤村背后山。

解放初,在大规模的征粮工作中,在封川县引发了反革命暴动,暴动首发于平凤镇。一九五0年二月二十三日清晨,平凤修泰乡乡长刘尚镇率领征粮队一个班,前往新华乡古池村逮捕扛交公粮的恶霸地主石芝源时,竟被石匪伏击。刘尚镇、林朗及5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与此同时,修泰乡府被反革命暴乱分子围攻,平岗粮仓被匪劫,乡干部李英文、李向阳、聂汉章被杀害。接着,凤村圩粮仓又被暴乱分子围攻,7个征粮队员及守仓库的战士突围后,向郁南方向且战且退,于崩山口被追匪全部杀害。

一九七六年,为纪念这些殉难的革命烈士,平凤镇政府建立此碑,共纪念15名牺牲的革命烈士。二0一八年、二0二一年封开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对平凤镇街头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了整修,纪念碑体和地面铺设花岗岩,重新建造了英名墙、主体浮雕,设立重点建设物保护标志,祭扫广场周边增设了大理石护栏,围绕碑体周围建成的半月型护基,建成石级方便群众行走,将纪念碑建成平凤人民瞻仰英烈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活动场所。

封开县平凤镇马埌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平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委马琅岗山顶。

1925至1928年,封川二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周其柏、韦启瑞、龙师侯、唐继烈、王铁军等人组织发动下,先后成立区农民协会、15个乡农民协会和2个农会筹备处及农民自卫军,开展减租减息和武装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为了镇压农民运动,解散农会组织。封川二区农民自卫军奋起反击,在登元村与国民党军队战斗了七天七夜,然后辗转到铜镬大山等地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但当地反动劣绅与广西反动当局勾结派军队前来镇压,又以维护地方的名义,大量扩充民团,杀害农会干部、自卫军和农会会员共100多人。

1972年,为缅怀这一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平凤镇人民政府建立此碑。2013年、2021年进行修缮。

封开县杏花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杏花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现封开县杏花镇杏花中心小学背后山,亦为镇政府后背山西端的猪儿岭头山上。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一日,封川特派队在杏花源宫(今杏花中心小学)集中开会,命令杨祝娣率领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缴枪解散队伍时,个别人员情绪失控,向封川特派队队长何涛开枪。唐锡栋时任何涛的警卫员,见首长危险,便挺身而出,挡住子弹,献出年青的生命。这时,在源宫外围预先埋伏好的解放军战士,见情况突变,猛然冲进来开枪警告,才平息混乱的局面,和平解散了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一九五0年六月十六日,驻扎在杏花镇的剿匪部队解放军某部班长霍尚礼和战友马大友以及另1名战士3人到渔涝圩买菜,返回到杏花的斑石新庙村时,遭到欧庚年所率领流动残匪的突然袭击,霍尚礼和马大友当场中弹牺牲。另一名无名战士,因伤病重抢救无效而长眠于杏花大地上。

一九八三年,为纪念这4位革命烈士,杏花镇委、镇政府出资在猪儿岭头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座东向西,为青砖砌成,高约5米,白灰砂面,顶灰粘盖檐。面积约132平方米。正面镶嵌磨光云石,碑身前面竖书“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行楷大字,漆红色。碑座高0.97米,前面亦镶嵌一块磨光云石,阴刻烈士姓名、籍贯。

封开县渔涝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封开县渔涝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渔涝镇麒麟山脚下水狗岗。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封川第二区人民政府在渔涝成立后,当地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方反动武装不甘心失败,纠集一起作垂死挣扎,从一九五0年二月二十五日起至二十八日止,制造了多起袭击杀害开展征粮工作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农委干部和踊跃参军的社会进步青年的恶暴行动。其中一九五0年二月二十五日在大群埇杀害了我征粮队解放军战士邹定钰、易建思。

二十七日早上开枪射杀了王善廷等2名解放军战士;二十七日八时在莲花迳杀害了19名从怀集诗洞乡经渔涝到西江公学学习的青年进步学生。二十七日十一时许,1000多名暴徒围攻冲击二区人民政府,追杀了来不及撤离的县大队几位干部战士;下午三时许,5名南下解放军战士从肇庆赶回开建县城南丰时在西村被暴徒围攻杀害;接着暴徒对设在河儿口的文东乡政府进行冲击,除抢走公粮外还杀害了农委委员曾耀衡;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左右,暴徒在良心寨又袭击杀害了由区府秘书植育华率领的从怀集永固乡回渔涝准备参军的17名革命青年。在渔涝暴乱的当天,由曾任国民党参议员的恶霸地主吕鸿图和国民党保安队连长的吕新率领的暴徒,在瀛洲乡大浒村围攻了由解放军战士陈其凯率领的征粮队,致使3名解放军战士中弹牺牲。

二十七日下午在文西乡清水湾征粮的陈干、何定国两人也遭暴徒杀害。从封川县人民政府领款回来的县大队第二中队队长葛子明和管理排长袁静,区干部植永庆及部分县大队战士一行7人,行到白垢的湻村时,遭到暴徒的袭击,三名战士牺牲。葛子明等4人突围,三天后才脱险到达开建县城南丰。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