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雅安市老促会执行会长李毅到芦山县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2024/10/10  浏览量:   作者:芦山县老促会 肖海东  来源:中国老区网

10月9日,四川省老促会常务理事、雅安市老促会执行会长李毅,常务副会长田晋康,副秘书长冯蜀清、李本权到芦山县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县政府副县长张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晓斌,县老促会会长舒国康,县经信商科局局长乐军,县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海东陪同调研。县老促会副会长吴康毅、舒国安、夏宗华参加了上午的参观考察活动。

李毅执行会长一行参观考察了迅康药业、圣善纺织、瑞鞍公司、天悦纺织、博洋纺织等企业,大家一边看一边听取企业负责人的介绍,看到车间繁忙的生产景象,纷纷点赞。

李毅说道:“越看越高兴,看到了芦山的希望。”

调研座谈会上,李毅一行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张帆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介绍,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芦山县大力实施工业招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以绿色纺织、锂电新材料、食品药品加工为重点的“2+1”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其他产业支撑有力的新格局。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9.3亿元。57家规上企业中,产值超10亿元的2家、产值超2亿元的2家、产值超1亿元的14家。(一)绿色纺织规模不断扩大,引领带动性强。现有纺织企业30家,年产棉纺110万锭,包覆纱104万锭,织布机2200台,无纺布4.5万吨,制衣35万件,棉纺产能占全省10%,包覆纱产能占全国10%,形成了集化纤、棉纺、织布、制衣等于一体的现代绿色纺织产业体系。(二)锂电新材料产业乘势起航,动能大增长高。积极引进瑞鞍、福瑞、宁丰、吉瑞等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产能达16万吨,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空间重塑,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三)食品药品产业稳中有进,产业增长渐序提升。聚焦打造“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以道地中药材和特色粮经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森隆科技、长禾生物、太极集团拟境栽培冬虫夏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五十亿级食品药品加工产业集群。

二、工作举措。(一)抢抓发展先机,构建产业新格局。坚定发展“2+1”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产业“智改数转”进程,着力建设绿色纺织、锂电负极材料、食品药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优化“集约+集聚”结构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锂电负极新材料产业规划、纺织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构建技术研发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的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百亿锂电负极新材料产业示范园、百亿绿色纺织产业示范园;打造“龙头+拳头”产业体系,精准招引了一批重大项目、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二)突出集群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实施纺织群式发展,以打造百亿绿色智慧纺织示范园为目标,构建纺织智能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创新、集聚、高端转型升级。乘势引入锂电负极材料产业群,招引贝特瑞、福鞍、吉瑞、宁丰等企业,新增锂电产能30万吨。科学构建企业培育体系,一体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入规、“小升规”、专精特新培育行动,共培育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技术企业、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专精特新企业。(三)推进链式发展,强化产业生命力。大力实施纺织延链补链行动,落实产业发展联系责任制。(四)审批服务加速,企业需求完全满足。企业要件政府代办,组建要件“代办小组”。聚焦能评难审批问题,先后十余次赴相关省厅对接办理手续,争取“材料上下同审”“程序并联开展”等支持。全力平衡土地供需矛盾,调优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布局,提前谋划项目用地指标;优先盘活闲置资产,按照“三个一批”思路,统筹推进锂电项目招引和闲置资产清理。充分保障电力要素,指导28家企业享受水电消纳政策,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发展方向。(一)稳要素,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跑。坚持要素保障为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越要素条件。(二)稳企业,坚持企业发展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善用数字化网络技术、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借助“云计算+数据”,谋划数字化转型发展、一体化推进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能力培育,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三)稳产业,持续建设“2+1”现代制造业体系。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坚持产业链式发展,强化企业招引培育,加快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不断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链韧性。

李毅指出,芦山工业经济发展由小到大、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实现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希望芦山县保持定力,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毅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工业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明晰工业经济发展思路,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