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老区贫困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2012/08/16  浏览量:     

  近日,福建南平市老促会、市老区办联合调研组深入政和、浦城等县,对老区贫困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通过现场察看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收入情况,进村入户,走访了4个老区乡镇、4个老区村,召开了4场乡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现场座谈会。对这一片区的贫困现状、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一、当前老区村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农户的现状

  我市的老区村基本分布在边远偏僻山区,尤其是集聚在我市北部山区与浙赣交界地带,老区贫困片区共涉及1市4县(武夷山市、政和县、松溪县、光泽县、浦城县),55个乡(镇)、712个建制村,总人口119.3人,总面积2221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43.14亩。其中这一片区的老区村507个,占全市老区村总数的77.5%。这些村有村集体收入336个,村集体收入为零有43个村;贫困人口有62706人,占这个片区人口总数的5.3%。在前一轮10年扶贫开发中,这一片区贫困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积累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农业基础薄弱、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贫困现象比较突出,成为这一片区最基本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调查对比分析,这一片区的老区贫困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与全市乃至全省的差距较大,片区内县县之间、乡镇之间、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较大,脱贫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制约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村级经济薄弱。村级经济来源主要靠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从调研情况看,经营性资产,这一片区老区贫困村地处边远山区,基本没有自办经营或转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企业;公益性资产,主要靠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几乎没有“造血”功能;资源性资产,原有的集体土地、山林地等包产到户后,集体基本失去了收入。因此,集体经济基础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村级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余地。

  (二)地处偏远资源较为贫乏。贫困老区村大多分布在偏远深山区,山势陡峭,立地条件差,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不宜农耕,水源及其它自然资源贫乏,环境闭塞,自然灾害频繁,农户靠天吃饭,即使无灾,也只能解决温饱,一旦遭受灾害,极易返贫,比较突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政和县“二五区”、浦城县枫溪乡、武夷山市岚谷、吴屯、上梅等乡村。

  (三)常驻人员老弱严重。老区贫困村最突出的特点,是青壮年劳力多外出务工,因此造成全村老弱留守在家的情况相当严重。比如,政和县杨源乡西岩村距离乡政府40多公里,全村总人口860人,青壮年几乎在外务工,现留守在家的只有30多户、53人,最年轻的47岁。其它老区贫困村,因地理结构和立地条件的因素,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一部分因子女入学到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空壳村现象较为突出。

  (四)经济结构单一。这一片区的老区贫困村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在交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处于劣势。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在其经济成分中占据比例过大,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且局限于原材料生产和及少数粗加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科技水平较低。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贫困村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民维持性投入特征明显,只能维持基本生存或简单再生产,生产效益低下。如浦城县水北街道岩鼻村,全村706人,山地面积8089亩,耕地面积1064亩,烟叶种植面积只有170亩,耕地面积人均1.5亩多,受农业基础设施弱、发展生产条件限制,农民只能种植少量烟叶、水稻、豆类、油菜等品种单一的传统作物,品质差、产量低,亩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双季,含成本)。发展经济受到限制,农民收入只能靠外出务工收入。

  (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各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区贫困村各个自然村分布分散,村与村及组之间的道路有的还是机耕道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严重影响群众通行,并且雨后极易积水、遛方、塌方,农产品的外运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是农田基本建设差,各村反映最多是农田小水利建设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如浦城县水北街道岩鼻村有8处农田灌溉渠道,2010年洪灾受损,至今只修复了3处,造成农田用水严重不足,影响了该村的农业生产。

  (六)生产缺资金缺人才。贫困乡村信息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群众一贯视农为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相对于发达地区“等、靠、要”思想严重,科学种养技术和务工技能严重缺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从调研村来看,一是发展生产资金严重缺乏。除省级扶贫重点村以外,其余老区贫困村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得到资金扶持,加上自身财力不足,无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发展生产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现有贫困村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87%,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12.5%,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0.5%。这些贫困村农民老实憨厚,吃苦耐劳,他们很想富,但苦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致富无门。浦城水北街镇岩鼻村有贫困户14户其中生产缺资金缺人才就有9户,该村农民有养獭兔习惯,但却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结果收入不理想。

  三、破解难题的对策措施

  根据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要改变当前贫困村落后面貌,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经济发展项目,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加大调整农业结构与实施农业产业化结合力度,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坚持“按比较优势布局”和“按市场需求布局”的原则,把扶贫开发与调整农业结构和实施农业产业化有效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带动贫困农民进行开发性生产,做到“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季季有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优、稀、特的种养植业。目前,我市老区贫困村多在山区,当前,重点是做足“山”这篇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从调研情况看,如油茶产业,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潜力大、前景广,油茶又是我市山区一大优势资源,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发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个项目可以组织千家万户进行规模发展、分户经营、建立商品基地,形成产业,再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要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产业项目。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优先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式产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扶贫贷款项目上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优先考虑和安排对扶贫产业项目有直接关联的企业,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使之成为产业项目产品回收、加工、销售的坚强后盾,成为产业项目发展的助推器、源动力,让贫困群众吃下产业发展的“定心丸”。同时要引导贫困群众尽可能地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主动接受产业带动和辐射,成为企业生产原料保证基地、生产合作组织。努力建立起与企业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和生产经营机制。对一些暂未能接受龙头企业带动辐射的贫困地区要引导贫困农户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对所发展的产业形成自我调控和保护的机制,使产业项目不断发展,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三要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来自农业外部收入。着重培育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的管理和引导,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减少盲目性。随着对农业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强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现增收。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农村技术远程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科技特派员辅导讲座”等形式,对农户开展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户运用生产技能挖掘增收潜力的能力。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要紧密结合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产业项目的产前、中、后实用及管理技术培训。多搞农家课堂式和田间地头式产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受训者学有所获,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要紧紧抓住就业技能,满足就业需求,稳定就业为主要培训目标,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要注意从农村的高初中毕业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达到培养一个,成才一个,稳定就业一个,解决增收脱贫一户的目的。在培训资金安排上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户倾斜。培训资金以政府出资补助为主,充分调动鼓励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使农村青年走出山村,稳定就业,实现增收。

  (三)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努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基础和关键。现在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很多,但都是些大项目,而农业生产所需的小项目,如农田小水利修复、山林机耕道修建等项目就很难得到扶持,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因此,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在抓好重点农业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更不能偏废了小型农田水利、山林机耕道建设。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兴建、维修、管护好基础设施,促使农村的路、水、电这些多年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得以尽早彻底解决,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留守农民增收。由于闽北山区的地理和资源的特点,农民人均占有可利用发展生产的山林田地并不充足,使得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造成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即使有很强的劳动力往往发挥不出作用,很难有高的收入。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一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使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转让到需要土地的农户手中,使留守农民成为种植大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得到了增收。二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可以将每家每户零散的土地集中成片,招商引资,让农业的企业、老板到村兴办农业生产项目,推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农户不仅有土地使用转让的收益,而且还能就地成为农业工人,增加收入。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