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新安县老促会督查“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

2024/11/22  浏览量:   作者:新安县老促会 连平 卫巧 铁山  来源:中国老区网

11月21日,河南省新安县老促会开展2014年度督查“红色资源+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通过实地查看产业项目进度,与镇村负责人和产业技术人员座谈交流,掌握全县工作进度,保证此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红色资源+产业发展”是洛阳市老促会为落实老区建设实现“两个更好”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安县老促会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老区村调研考察,筛选红色资源丰富、双委班子凝聚力强的碾坪、袁山、仙桃、韦庄等村作为扶持重点,多次与镇村干部进行工作交流和实地督查,整体进展顺利。

北治镇碾坪村位于县城西南部,12个村民组,546户,2117口人,耕地面积2295亩。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区政府驻扎地。该村引进的“菜虾共生”项目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占地305亩,按照规划将建成60个养殖大棚,已建成投用5个。该项目具有高密度、高效益、地域限制小、多轮下苗、搭配蔬菜种植不间断销售等优势,一个棚实现两份收入。投用的5座温室大棚项目三个月为一个养殖周期,平均年产对虾4批共16万斤,年产值约560万,年利润约240万,村集体增加收入60万元。

青要山镇袁山村位于县城西北部,12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245户,1200 口人,耕地720亩,林地面积850亩,森林覆盖率41%。该村曾是县抗日民主政府驻扎地,村内有豫西政工学校、八路军野战医院、军械所等红色资源。县抗日民主政府、豫西政工学校旧址200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还是省级传统古村落和红色文旅开发区。目前全村种植冬桃300亩,连翘200亩,肉牛存栏300头,山羊存栏500只。年增加群众收入20余万元。村双委利用原村小学教室改造建成抗日纪念展厅和豫西公学展厅,装修后可满足80人住宿、餐饮。同时利用村民闲置房屋修建的不破民宿和红色文化餐厅入选新安县A级旅游民宿,已具备接待能力,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目前,连接Y028公路村主干道和辅道正在紧张施工中,与之相配套的太阳能路灯也在安装过程中,此项目完工后,可大大提高群众生产和生活质量,也为加快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建设奠定基础。

南李村镇仙桃村位于县城南部,全村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23户,1304口人,耕地总面积2410亩,林地面积1600多亩。市县老促会投资90余万元建成了500余平方米的《南李村革命老区展示室》,2021年政府投资55万元,对革命烈士侯步云故居进行修缮,与展示室连为一体,方便学习参观。近年来,市县老促会投入资金65万元,帮助该村打深井1眼、建高位水池1个,铺设田间供水管道8500米,该村主打桃类品牌,发展特色种植1000余亩,其中桃类600亩,大粒樱桃100亩,香花辣椒300亩,年增加群众收入430余万元。村双委利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资金350万元,与周边村联建占地7.68亩果疏大棚8个,容量1000立方米冷库一座,安排农村劳动力40余人。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14万元。

南李村镇韦庄村位于县城南部,11个村民组,485户,1912口人,耕地面积5500余亩。该村围绕土地资源做文章,依托中药材种植成立的“洛阳翼展药业有限公司”是市县老促会支持的重点项目,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县老促会先后投入资金37万元,帮助该村完成了道路硬化、机井灌溉、药种购买、环境整治等项目。该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方式,流转土地480亩,整合80余户200余亩土地由村集体领办“韦庄村文农旅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广耕、种、管、收、售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托千唐红5G数字辣椒基地,以“两红三优”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辣椒、烟叶等特色产业,2023年实现307户群众分红39.3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今年与周边村联建果蔬大棚13座,农资车间4座,新增加就业岗位32个,有效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截止目前,韦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突破50万元。

通过这次实地督查,该县已对此项工作进度有了全面掌握,找到了制约老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下步全面推进积累了经验。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