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聊城市老促会会长朱加云一行到茌平国有广平林场调研

2024/11/23  浏览量:   作者:徐淑之  来源:中国老区网

11月22日,山东省聊城市老促会会长朱加云、副会长兼妇工委主任李静、副会长刘焕军等领导到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调研,茌平区老促会副会长王吉贵陪同调研。

茌平区老促会副会长、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向调研组介绍林场情况

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位于鲁西黄河冲积平原,占地总面积2130亩,地理位置优越,东连茌新河、西接位山干渠,林场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了东方白鹳、红隼、长耳鸮、苍鹭等160余种鸟类在此安家落户,最多时有数千只,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茌平国有广平林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多年前,当时土壤贫瘠、沙化严重。1931年,张化夷一家就住在广平林场,在张化夷的带领下,当地群众插荆条、种芦苇、播树苗,在古黄河故道上播下了绿色的希望,历经数年开辟成林场。

1945年,张化夷一家将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并由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继续治理沙化、植树造林,环境逐渐改善。

2014年,广平林场整合金牛湖和茌新河湿地资源,成立并成功申报了茌平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9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了国家林草局验收,正式晋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为聊城市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

2022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表彰名单,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这是该评选中聊城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2023年9月,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被授予全国"2023年度十佳林场'"称号。这些称号不仅是对广平林场在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所做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其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

茌平县常备大队指挥部旧址(张化夷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爱国青年张化夷召集训练民团武装,将民团改名为抗日自卫团,1937年12月,率自卫团参加了抗击日寇的南镇战斗,受到范筑先专员及各界民众的赞扬。1938年4月,将自卫团扩编为茌平县抗日常备大队,张化夷任大队长。抗日常备大队指挥部就设在广平林场张化夷的家里。1939年,日军偷袭常备大队时,将指挥部房舍全部烧毁,现仍保留着茌平县常备大队指挥部旧址(张化夷旧址)。

五桐抱井

当年由张华夷亲手栽种的五棵法桐还存活着。这五颗法桐围绕一口旱井,生长茂盛,树龄近百年,是聊城市树龄最长的法桐,被称为“五桐抱井”。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红色资源保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听取了茌平区老促会副会长、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的工作介绍。随后调研组与林场领导、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林场资源保护、林场建设、森林防火和职工生活等情况。调研组对几年来林场的新变化和林业新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支持复原茌平县常备大队指挥部旧址(张化夷旧址)的建设工作。

朱加云强调,茌平是革命老区,林场红色资源承载着历史,蕴含着厚重的文化,传承着不朽的精神。要充分挖掘、传承老区红色基因,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将附近南张楼英雄村、运东地委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相连接,发挥好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有效的提高红色资源的发展和利用的整体效果,进一步促进老区建设再结硕果。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