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盐城市大丰区老区建设“两会”精心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

2025/01/17  浏览量:   作者:大丰区老区建设“两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冬日暖阳如诗画,目标激情相辉映。1月15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老区建设、乡村发展“两会”于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分会会长、通讯报道员代表齐聚一堂,学习传达大丰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老区工作和乡村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省、市老区建设“三会”相关会议精神,精心部署2025年工作目标任务。

2025年,大丰区老区建设“两会”将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为指导,紧扣区委部署要求,坚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老区建设添彩,为乡村振兴助力,为贫困百姓解难”的宗旨理念,坚持“拾遗补缺,量力而行”的办事原则,聚焦老区建设和乡村发展工作重点,积极履行“两会”职能,提升产业帮扶、红色资源保护、社会帮扶精准绩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不断加强协会社会化发展的能力,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一、注重产业典型培植,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好省产业帮扶示范项目,实行区“两会”会长负总责,副会长挂钩负责制,跟踪项目,督促实施。推进裕兴荠菜专业合作社、金色农业、万盈臻果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明家庭农场、西团高平生猪养殖5个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两带一扶”基地建设,加强联系,主动服务,扩大基地项目的帮扶促进效果。镇(街道)分会在巩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培育1-2个产业特色鲜明、示范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基地,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组织产业项目观摩活动,选择项目前景好,辐射带动强,对面上有指导意义的项目列入观摩议程,通过观摩,促进面上项目的实施。

二、注重红色资源保护,扩大“一行三比”活动成效。着力在三个方面深化推进:一是深化红色结对服务。本着目标化、项目化、节点化思路,加强沟通协调,认真组织推进。继续跟踪大中农场与成文村小麦种植基地、上海农场与朝荣村订单农业、斗龙港旅游度假区与齐贤村的石蒜种植、长安村的庭院经济等产业联动项目,积极推进交通投资公司与成文村的产业合作。加强丰山、联鑫钢铁与文达村道路拓宽、交通局与方强居委会路面维修、恒瑞与长安村环境整治、齐贤村土地复垦等项目的协调服务,推进已明确共建项目的落实到位。二是深化红色资源的保护提升。对部分红色遗址遗迹、纪念堂馆公园、陵园,提出保护修缮建议,落实经费渠道,制定管护措施,明确管护责任。策应区政府落实好具有红色资源的红花村、新中村、东团村、广丰村、北灶村村居改造提升项目,推进红色资源的保护提升。三是深化红色文化宣传。学习借鉴大桥“红色大讲堂”、西团“会员工作室”的做法,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社区公示栏、《会员通讯》、《大丰老区》公众号、红色讲堂、百姓大舞台等媒体阵地,通过编排节目、印发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基因红》《大丰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印记》以及红色结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红色领航”氛围。

三、注重资源筹集,提升社会帮扶实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宣传动员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融入更多社会力量,合力做好社会帮扶工作。继续开展帮扶百名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百名困难学生、百名困难家庭“三百”行动。着力组织好“四大活动”:一是义诊活动。总结前四年义诊做法,在加强调查、精心筛选基础上,对患有疾病的人群,会同友义医院,组织优质医疗资源,开展义诊活动。二是助学活动。延续爱心助学优良传统,区“两会”会同镇(区)分会及教育部门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确保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资助。跟踪受资助学生高考及就业情况,对仍处于困难境地的学生继续施以援手。组织好暑期“爱心助学·众扶圆梦”活动,发动各分会针对本镇(区)实际,开展好助学活动。三是公募活动。深入推进“携手助老区,助力乡村振兴·大丰行”活动,使慈善公募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认真编制公募项目,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困难人群的基本情况,分类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科学严谨编制2025年网上公募项目;精心组织网上公募,加强公募知识宣传,本着“谁筹谁用”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推进。同时,做到线上线下结合,鼓励企业申报冠名基金。四是“暖冬行动”。开展“走基层,访百户”活动,发挥协会基层网络优势,对因老、因病、因残、因灾、因孤等困难群众走村入户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送温暖、解民忧”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四、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突出群众关心的事,突出协会职能的事;发挥协会平台作用、发挥会员队伍作用、发挥专业特长人士作用,把调查研究作为区“两会”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基本工作方法。突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乡村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六种模式”、乡村建设与治理、村级经济发展、农村政策落实等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出实招,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调查报告,着力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分会全年撰写调查报告不少于2篇,宣传稿件5篇以上。区“两会”继续实行调研宣传用稿奖励办法。继续办好《会员通讯》、《大丰老区》微信公众号,《会员通讯》编发4期以上,《大丰老区》编发12期以上。

五、注重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两会”平台作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升“两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巩固完善分会网络。重视推动“两会”系统基层组织载体建设,积极主动关心帮助镇(街道、“两区”)分会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各镇(区)分会进一步调整优化村级小组。巩固扩大会员队伍。把热心于老区建设、乡村发展、乐于做好事善事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教师、村组干部、企业老板等社会贤达人士吸纳到会员队伍中来,充实扩大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增强队伍活力。在具体措施上,加强学习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参观学习、微信课堂等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级老区建设、乡村发展方面的文件要求,加强政治引领,提高政策水平;学习做好“两会”工作的业务知识,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典型引导。善于发现全区在红色文化保护、宣传,乡村振兴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及时加以总结、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全社会关注、参与到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工作中来;注重典型培植,鼓励能人带动、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党员活动制度、财务制度、宣传调研制度、考评制度,保障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