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浏览量: 作者:芦山县老促会 肖海东 来源:中国老区网
1月23日,芦山县召开老区党史研究宣教工作座谈会,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舒国康,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夏宗华、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海东,党史研究、宣教志愿者代表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主持会议,重点介绍了红军长征在芦山的基本情况,对党史研究、宣教工作提出要求。
1935年6月8日凌晨,中央红军攻占芦山县城。为动员民众返城,红军打开了监狱,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人员,并焚烧了国民党县政府内教育、财政、建设三科以及保卫团、公安队、管狱暑行政司法两股档案卷宗及征收局档卷、薄据底册。中央红军在芦山进行了一周左右的休整,开展筹粮工作,“每个人准备了足够七天以上的粮食”20万公斤以上,并筹集了大量的猪肉、食盐、生姜、白酒,以及翻越雪山用的御寒物质。期间,宣传了革命,让民众了解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在芦山的休整,是长征路上的一次最好修整,从物质与精神方面,为胜利翻越夹金山作了充分准备。
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南下红军转战芦山。建立了四川省委,统一领导先后成立了芦山、太平、宝兴、天全、荥经、雅安县委。时任省委书记傅钟在回忆录《征途集》中写道“各县委的工作人员,是由部队的地方工作部和政治机关派出来的,他们广泛宣传党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发动劳苦群众组织起工会、农会和妇女、青年、儿童等革命团体,建立区、县游击队,平分土地,推倒地主、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成立村、乡、区、县苏维埃,并在群众斗争的积极分子中发展党的工作。而这一切活动的中心所在,是动员、组织群众参加红军和运粮食,送弹药,抬担架,支援红军作战。南下红军正是依靠这个新苏区的万千群众,度过了严冬,坚守阵地达四个来月。”省委在芦山期间,制定了《四川省委各县委书记联席会议工作决定》《重新分配土地》两个文件。成立了四川省苏维埃政府和各级苏维埃政权,省苏维埃领导各县苏维埃,贯彻四川省委制定的政策,在土地革命、组织人力支援红军、动员民众参加红军、维护后方正常秩序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饱受战争创伤的民心军心得以稳定,红军的衣食住行有了基本保障,红军和老百姓逐步融为一个整体。芦山为红军筹集粮食150多万公斤,有1330多人参加了红军、850多人参加各级苏维埃政府。
近年来,芦山县着力打造党史研究志愿者队伍、党史宣讲志愿者队伍、红色文艺节目表演志愿者队伍、红色旧址遗址守护志愿者队伍,在挖掘保护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擦亮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青龙场大捷”“建党建政”“任家坝会议”四张红色名片,为凝心铸魂促进芦山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舒国康、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向先进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舒国康指出,芦山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革命老区,全域一片红,广大志愿者们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向大家表示感谢。舒国康希望广大志愿者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再创辉煌,并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前一天,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舒国康、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海东走访看望了红色旧址守护志愿者乐近刚、杨大玉、张志强、骆朝健。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