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发挥独特优势 高质量助推老区现代化新实践

2025/03/04  浏览量:   作者:赣榆区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道龙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连云港市赣榆区老促会牢记重托,不辱使命,砥砺初心,担当尽责,发挥“老”的优势,做好“促”的文章,下足“进”的功夫,谱写了高质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老区赣榆新实践的崭新篇章。

一、聚心理论武装,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引领

“旗帜鲜红、立场鲜明”是老促会的本质特征,在助推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区老促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精会神学理论,坚持不懈抓武装,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举行“理论培训”。

每年年初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全区镇级分会理事长、区直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区老促会全体机关人员,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老促会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二是开展“双联共建”。

自2005年开始区老促会与厉庄镇谢湖村双向结对,共建“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每年年初和“七一”前夕都要与谢湖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全体党员从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不断强化党性锻炼,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奋斗终身”的誓言。同时,帮助村党支部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红色资源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组织“红色研学”。

近二年来,先后与区委党校组织全区镇级分会理事长及区直成员单位负责人,赴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区政协理论研究会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奔赴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追寻红色革命足迹,接受红色传统教育;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前往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和小塔山水库党性教育馆,开展瞻仰先贤圣哲纪念活动。

“红色研学”活动的开展,传承了红色基因,厚植了爱国情怀,加强了党性修养。同时也密切了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凝聚了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能力提升,更加有效强化使命担当

区老促会从高质量助推老区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战略高度出发,聚焦能力提升,聚力使命担当。

(一)塑造“代言人”。

“老区精神”是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为让“老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4年年初,区老促会择优从全区镇级分会和区直成员单位择优遴选了19名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的“革命老区红色代言人”,为他们颁发证书,建立档案,专题举办“革命老区红色代言人宣传宣讲培训班”,组织到省内外革命老区参观学习,采风见学,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借助主流媒体,运用新媒体、杂志网站、文化广场等多种形式,推动“老区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全区老区宣传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连续六年荣获"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一等奖”。

(二)当好“智囊团”。

充分发挥区老促会老领导、老同志,理想信念坚定、领导经验丰富、熟悉基层情况、战略眼光长远的优势,当好区委党委区政府、上级老促会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参谋部”和“智囊团”。每年区老促会都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年度中心工作、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的主题工作和老促会自身建设的重点工作”这三个层面,积极深入一线,走向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一大批有见解、有措施,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成果,积极为上级老促会和区委、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其中《采取特殊政策 助推老区薄弱乡镇更好振兴发展》的调研文章,被《中国老区建设》全文转发,《赣榆区镇级分会建设现状的调查及思考》的调研报告,区委书记苏卫哲和时任区委副书记臧国徽分别签批意见,由区委办公室牵头展开进一步调研,全面规范镇级“五老”组织建设工作。

(三)构建“连心桥”。

每年争取省、市老促会产业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帮扶7--8家农村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超百人,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充分利用江苏省乡村发展基金会平台,积极开展“携手助老区——赣榆行”公募慈善捐赠活动,每年社会捐赠都在10万元以上,助学、助困、助教和助残200余人;协调区老促会成员单位、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运用各自的资金、设备、科技人才,助力老区现代化建设。仅2024年度就先后与金山镇政府、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委等乡镇和部门,联合举办了“茶香绕金山,致富老区人”开茶节、“赣榆革命老区新型农民电商人才培训班”和“健康义诊老区行”活动,同时还为全省革命老区重点帮扶镇——黑林镇,争取国家体育彩票支持老区专项资金、江苏省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省市老促会产业帮扶资金5400万元,用于该镇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和红色场馆建设,打造苏北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镇、示范镇。黑林镇党委书记在“江苏省推进革命老区相关乡镇加快发展座谈会”上,代表连云港市介绍了经验。

(四)争做“守护神”。

以贯彻《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为契机,积极配合区委宣传部、抗日山烈士陵园管委会、区文广体局、区史志办等部门,做好全区红色资源的普查、上报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区红色资源基础信息采集、建档和上报工作。全区共采集四大类492条红色资源基础信息;深入开展《赣榆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的调研》活动,切实担负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守护神”的光荣使命。

三、聚集社会资源,更大力度强化整体联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推进老区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恒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乡镇、部门和个人,都是新质生产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唯有目标同向,行动同心,方能汇聚社会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如期实现老区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

老促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要做好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特别是高质量助推老区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必须积极争取、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区委明确一位副书记分管老区现代化建设和老促会工作,区政府明确一位副区长配合协管,并且负责联系区老促会;各镇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镇老区现代化建设和老促会分会工作,同时配备一名退休老干部担任分会理事长;区直相关成员单位,安排一名领导兼管老区现代化建设工作。主动听取本镇、本单位老区现代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经费上保障”。

第二、强化齐抓共管。

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全区老促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区老促会主动汇报,积极对接,争取对老区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和指导,积极为老促会开展工作提供项目、资金、智力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协调区民政、财政、教育、卫健等老促会成员单位,加强配合,同向发力,共同推进老区现代化建设;联合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大力宣传报道老区现代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营造老区现代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和动员区史志办、文化馆、抗日山烈士纪念馆、刘少奇旧居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强基”。

第三、强化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全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自身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围绕“政治建会、形象立会、实干兴会、聚力强会、从严治会”的总体目标,2024年区委从全区老区现代化建设和老促会工作的大局出发,调整充实了一批“有爱心、威望高、勇担当、乐奉献”,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充实到区级老促会领导班子中,同时吸收部分新的团体会员,发展其负责人为理事,增加一批有意愿、有服务带动能力、有较高声誉的社会各界人士入会,不断增强老促会的自身活力和服务能力。区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先后多次莅临区老促会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在工作人员、办公条件、业务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顺应乡村全面振兴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对部分年龄偏大、威望偏低、能力偏差的“三偏”镇级分会理事长进行适当调整,协调乡镇政府彻底解决基层分会无办公场所、无规章制度的“两无”镇级分会。每年举办一期“全区基层分会理事长队伍培训班”,围绕“组织建设好、宣传效果好、服务老区好、遵纪守法好、社会形象好”的目标要求,持续开展“五好老促会”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区涌现了一大批基层“五好老促会”,其创建经验《中国老区建设》予以宣传报道,全区老促会服务老区、支持老区、奉献老区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展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高质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老化赣榆新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铸就了不凡的业绩。

 2024年7年赣榆区委书记苏卫哲来区老促会调研指导工作

2024年6月区老促会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2024年10月区老促会赴山东省政府、115师师部 开展“红色研学”

2024年9月赣榆革命老区新型农民电商人才培训班

2024年8月江苏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镇村黑林镇调研座谈会

2024年5月省市区老促会领导调研江苏沃田集团蓝莓工厂化组培育苗项目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