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故事飞云端 精神传万家

沙洋县“云上红色故事会”架起红色教育新桥梁‌

2025/04/08  浏览量:   作者:沙洋县老促会 江峰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湖北沙洋这片革命热土上,一部手机、一场直播,让尘封的红色历史焕发新生。2022年至今,沙洋县通过200余场“云上红色故事会”直播,吸引超千万人次观看。革命先烈的故事从田间地头“飞”入手机屏幕,化作新时代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

1928年2月靳家湖农民暴动6000多农友手持梭镖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

‌手机里的“移动课堂”‌

“这棵老槐树的树洞,曾藏过暴动队员的梭镖!”主播赵丽举着自拍杆,在靳家湖暴动遗址现场直播。三年来,这位乡镇文化员自费走遍烈士战斗过的角落,用镜头寻找弹痕斑驳的土墙、烈士后人珍藏的布衣草鞋。她用方言还原“十七勇士断后”的悲壮场景,直播间里常有老人留言补充祖辈口述的细节,年轻人则将故事制成短视频传播。如今,“靳家湖十七烈士”的故事已从直播间走进校园课堂、社区广场,成为沙洋县乃至荆门地区口口相传的红色记忆。

主播赵丽正在靳家湖烈士纪念碑前直播靳家湖农民暴动的故事

‌老展馆的“云端新生”‌

在岳飞城红色荆南纪念馆,老馆长李勤每周通过直播带观众“云参观”。他举起生锈的大刀讲解:“这是农会会员用锄头改成的武器”,摸着泛黄的《土地法大纲》诉说背后的血火岁月。全县基层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观看,屏幕前的年轻党员常被革命者的信念打动。曾经冷清的纪念馆,如今线上线下人气双旺,带动参观量增长三倍,更成为党员教育的“云上阵地”。

红色荆南纪念馆老馆长李勤(主播)正在直播间讲述《靳家湖壮歌》的激烈战斗情景

‌老戏新唱“火”出圈‌

沙洋红色艺术团的直播间里,铿锵的花鼓戏唱腔响起。演员们用方言演绎三大农民暴动故事,将烈士家书改编成深情朗诵,观众还能连线点播经典唱段。一次直播中,烈士后代突然连麦唱起“送郎当红军”,引得50万观众集体刷屏致敬。这些创新表演吸引年轻人用短视频二次创作,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原来村口的那棵皂角树下,就是当年农会的‘秘密联络点’!”

沙洋县红色艺术团正在直播情景剧《英雄回家》

‌红色记忆“活”在当下‌

“云上红色故事会”的热潮,让红色基因融入百姓生活。靳家湖遗址旁开起了“红军食堂”忠义饭店,游客争相品尝直播中提到的“野菜窝窝头”;印有烈士形象的书包、水杯成了集市“爆款”;95后村支书用暴动故事调解邻里纠纷,外地游客专程来沙洋“寻访红色足迹”。更令人感动的是,留守儿童在直播间写下“长大要入党”的稚嫩誓言,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悄然延续。

游客自觉在荆南纪念馆的党旗下举起右拳诵读入党誓词

三年时光,200余场直播,沙洋人用最朴素的镜头语言证明:红色教育不是冰冷的说教,而是有温度的故事、可触摸的历史。当革命记忆乘着“云翅膀”飞入千家万户,那些深埋土地的红色火种,正化作照亮前行道路的永恒星光。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