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三代人的承诺

武穴村民跨越世纪守护烈士英魂

2025/04/21  浏览量:   作者:武穴老促会 徐中华 苏琳  来源:中国老区网

烈士生平:信仰铸就生命丰碑

蓝文峰(1900-1932),原名蓝孝先,湖北广济(今武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广济县委委员、县委书记,是鄂东地区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他以梅川街范正泰南货店为掩护,秘密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抗租抗税,点燃武装斗争星火。1932年秋,国民党重兵"清剿"苏区,蓝文峰在转移途中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酷刑与劝降,他怒斥敌人:"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同年12月25日壮烈牺牲,年仅32岁。由于叛徒告密,其亲属惨遭株连,唯独留下"葬我于乌龟颈山"的遗愿。

忠魂永驻:三代人的生死契约

第一代守墓人 张树堂(1898-1938)

烈士牺牲次日深夜,张树堂冒险收敛遗体。"当时满地血泊,乡亲们用门板抬回烈士遗体。"据其后人回忆,张树堂变卖家产购置楠木棺材,联合16户商铺秘密安葬蓝文峰于自家祖坟旁。为躲避搜查,墓碑仅刻"先考张公讳之墓",每年清明凌晨偷偷祭扫。

第二代守墓人 张保成(1925-1995)

"父亲临终攥着我的手说,蓝大哥是咱家的恩人。"张保成谨遵遗命,将守护任务写入族谱。文革期间,他顶住压力阻止红卫兵破坏坟茔;改革开放后,多次婉拒开发商征地要求。每年除夕夜,必携全家在墓前燃放三挂鞭炮,告慰英灵。

第三代守墓人 张胜波(1951- )

2014年武穴修红色旅游公路,张胜波发现施工路线逼近墓地。"不能让英雄被遗忘!"他连夜赶制石碑,手书"广济县首任县委书记蓝文峰烈士之墓"。现年73岁的他仍坚持每日巡山:"每次看到墓碑干净整洁,就像看见父亲欣慰的笑容。"

(图为张胜波和家人接受采访)

精神传承:平凡中的伟大力量

张家三代人的坚守,源于对承诺的敬畏。张胜波坦言:"小时候不懂什么是革命,只知道爷爷总对着大山说话。后来明白,那是对信仰的坚守。"这种超越血缘的责任感,已融入家族基因——张胜波的儿子辞去外地高薪工作返乡,成为第四代守护者。

如今,蓝文峰墓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数万党员群众前来瞻仰,小学生在此聆听"一诺千金的家国情怀"。正如武穴市委书记所言:"这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编辑:马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