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浏览量: 作者: 周正芳 仇中荣 来源:中国老区网
日前,淮安区老促会一行在会长殷长干的带领下,深入博里镇调研特色农业产业,实地观摩了淮安市博里稻鳝共作示范区后,与该镇领导徐溪、仇群珍,农业农村办主任苏永元,以及芡实种植大户陈殿平、稻鳝共作大户仇云祥等种养大户进行了座谈。
座谈前,殷长干会长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一,而特色农业振兴是强村富民壮镇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为切实扛起促进老区建设的责任使命,区老促会把每年四月定为调研月,通过基层走访,倾听种养大户的声音,全面了解种养大户所求所盼,并组织力量写好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科学决策。所以,希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直言不讳。
座谈会上,该镇农业农村办主任苏永元具体介绍了本镇芡实种植和稻鳝共作基本情况:全镇耕地总面积12万亩,目前,芡实种植面积为5120亩,其主要分布在原仇桥片6个村,种植户30户。稻鳝共作面积5000亩,分布在原仇桥片仇桥村。稻麦两茬一亩纯收入500元左右,芡麦两茬一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稻鳝共作一亩增收3000元以上,芡实种植和稻鳝共作,除种养大户收入增加外,还有效解决周边中老年人就业,许多采摘芡实农民一季收入超万元。
座谈中,芡实种植大户们充分肯定了芡实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好产业,而淮安区的气候、土质、水源很适宜芡实的生长,所以,可以逐步推广扩容,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但也普遍反映:一是 芡实种植风险大于常规种植,希望政府将芡实种植列入政府补贴目录;二是农机具和农药肥料没有地方存放,希望政府同意在家前屋后建设农具库;三是目前芡实种植还是粗放式,希望政府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四是销售渠道单一被压价,希望政府帮助申请商标扩大知名度;五是缺乏科研力量,希望政府招引专门人才进行产业链延伸;六是麦草还田芡实病害增多,希望政府与科研单位合作解决病虫害问题;七是芡实果壳污染环境,希望政府向周边学习集中加工处理;八是芡实加工机械设备落后,希望政府协同科研单位对机械进行更新降低碎米率。
稻鳝共作项目,是淮安市特色农业示范项目,目前,规模稻鳝共作全市仅此一家。该镇已投入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22年为投放种苗高峰,2023年投放结束,2024年黄鳝上市,目前,已初见成效。据稻鳝共作大户仇云祥反映,目前,该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造浓盗窃可耻氛围;二是安装防盗设备,增加稻鳝共作围框摄像头;三是公安部门积极参与,常态化组织治安巡查;四是解决保温大棚用地指标,保证黄鳝全年吃食增重。
座谈结束前,殷长干会长充分肯定了博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博里镇芡实产业和稻鳝共作才有了很好的发展态势和后劲。殷长干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一线指导。博里镇黄鳝品牌已经申报成功,芡实种植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农业农村办要把培训班办到田头,把指导延伸到农户家中,定期召开会办会、现场会、总结会,切实解决芡农和稻鳝共作户面临的实际困难。二是希望一线服务。明确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内容,坚持做到跟踪服务、紧盯管理麻烦事,解决销售费心事,让种养大户多安心、多收入。三是希望一线谋事。针对特色农业发展中出现的财力瓶颈,抓紧项目立项、争取上级资金;针对特色发展中技术瓶颈,做到以培为主,以引为辅,引培结合,留住人才;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管理瓶颈,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成立产业协会,抱团取暖,形成战斗航母。
编辑: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