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浏览量: 作者:逊克县老促会 于升堂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革命老区的发展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黑龙江省逊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立足县域实际,紧扣时代脉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9名职工,在省、市老促会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逊克特色的老区乡村振兴之路。
一、厚植红色底蕴,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发展方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逊克县老促会深知,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老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精神动力。为此,老促会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提升宣传质效,让红色文化在老区大地熠熠生辉。
在宣传渠道拓展上,逊克县老促会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宣传工作。2024年,老区宣传工作在全市实现二连冠,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促会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在具体实践中,老促会不仅注重在传统媒体上发声,更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老区故事,有效扩大了逊克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宣传内容质量提升方面,老促会更是下足了功夫。2022年,在《黑龙江革命老区》第6期刊登“逊克专页”,集中发表6篇经验文章,展示了逊克老区在各方面工作的特色和成果。2024年,在国家、省、市各级老区刊物及网站刊发宣传稿件144篇,较2023年增长21篇,增幅达17%。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坚持“三强化”提升老区宣传效能》一文被《中国老区建设》采用,2024年在《黑龙江革命老区》发表3篇卷首语,实现了宣传工作从单纯信息传播向思想引领的重要跨越。这些高质量的宣传内容,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逊克老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更激发了老区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深入调研献策,以科学决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逊克县老促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一线,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农民增收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调研,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在调研过程中,老促会工作人员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户家中,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如《关于逊克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中不仅指出了逊克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条短、品牌效应弱、人才短缺等问题,还提出了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些调研成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为逊克县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强化项目驱动,以资源整合助力乡村经济繁荣
项目建设是推动老区发展的重要抓手。逊克县老促会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老区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在资金使用方面,老促会巧妙运用老区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4年,共投放60万元老区发展建设资金,支持16个老区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文化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老促会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给予支持,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机局和县民宗局共为老区注入建设发展资金15657万元,为老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老促会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通过建立项目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老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培育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整体提升
典型引领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逊克县老促会按照黑河市老促会要求,将典型培育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红旗村”和“亮点村”,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老区整体发展。
在典型村培育过程中,老促会对3个“红旗村”和5个“亮点村”予以重点支持。2021至2024年,县老促会为“亮点村”投入老区建设资金189万元,占老区建设资金的87%。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有效改善了典型村的村容村貌和发展条件。
通过典型村的示范引领,周边村庄纷纷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典型村的成功实践,不仅激发了老区人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五、加强史馆建设,以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文旅融合
乡村史馆是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逊克县老促会积极推动乡村史馆建设,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两年,在县老促会的积极推动下,筹措资金1120万元,建成“卫东印象展览馆”与“团结村村史馆”。这两所村史馆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生动展示了老区的历史变迁、红色故事和民俗文化,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不仅传承了红色文化,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老促会制定了《逊克县老区乡村史馆建设五年规划》,将2个乡镇史馆和5个村史馆纳入建设计划,并计划每年专项投入资金,确保建设稳步推进。通过持续加强乡村史馆建设,逊克县将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
六、强化条例落实,以法治保障护航老区振兴发展
《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为老区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逊克县老促会高度重视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成立宣传贯彻条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条例落到实处。
在宣传方式上,老促会组织各乡镇老促会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群众对条例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积极开展条例宣讲活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向广大干部群众解读条例内容,让条例深入人心。
今年,老促会计划与县人大开展一次贯彻老区条例的执法检查活动,通过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条例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七、创新工作机制,以基层力量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推动老区发展,逊克县老促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在各老区乡镇设置老区“八大员”。经过两年实践,“八大员”已遍布老区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老区“八大员”在传承老区精神、挖掘老区历史、沟通党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奇克镇姜春雷、逊河镇白亚男、车陆乡王凤奎、干岔子乡魏廷福、松树沟乡王春玲等一批先进的“八大员”代表,他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八、加强自身建设,以过硬本领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逊克县老促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团队素质。
在组织建设方面,明确会长、副会长责任分工,成立宣传组、项目组、调研组、妇女组等四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机制。在乡镇层面,在各老区乡镇设立专职老促会会长和秘书长,实现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
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目标化、项目化管理等多种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加强团队协作,提升成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更好地服务老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首过去,逊克县老促会在推动老区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未来,老促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深耕红色沃土,赋能振兴发展,为逊克老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