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坚持多轮驱动 助推“双扶双赢”

2020/10/24  浏览量:   作者:杨谦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三会”根据中央和省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坚持求真务实,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筹措资金,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消费,帮带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利用多种途径,为民排忧解难,拓展创业就业,巩固脱贫成效;争取多方支持,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美丽乡村,推进脱贫攻坚、共奔小康,助促乡村振兴。

  众筹,助推产业帮带

  通过“建”基金、“增”贴贷、“补”专款,扶持发展螃蟹养殖、经济林果种植、食用菌菇生产、门店以及电商经营等项目,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仅2016年以来,区“三会”、从民营企业和其他渠道募集扶贫专项资金,及时组建了区“三会”扶贫基金会;各街镇分会也为之配套,筹资建立了街镇扶贫基金,全区扶贫基金规模达1200多万元。基金产生的收益用于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又与县农村信用联社合作,每年以低于银行基准利率向扶贫主体发放贴息贷款,并由本会与分会各贴50%的贷款贴息。年发放贴息贷款已近1000万元。 2019年,扶持农业项目45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项目,带动200多低收入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占20%。。去年以来,通过参与省市“99公益日”扶贫募捐、疫情防控捐资、用好专项贴息资金、续借扶贫周转金、为村建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等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扶持联系村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增收脱贫与消费扶贫,取得良好效果。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是我区螃蟹产业龙头企业,也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近年通过为之续借扶贫周转金,做强做大螃蟹产业,在为社员和农户提供系列服务、品牌打造、带动养殖户特别是低收入户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实现持续增收发挥了表率作用。仅2019年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指导和帮助本土社员实现螃蟹销售1.98亿元,309户社员户均增收19200元;同时为100多打工者,支付年劳务报酬300多万,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其中30%为低收入农户。今年以来,该社结合螃蟹产业结构调整,既不断完善青松联社自身经营,同时联社董事长邢青松不仅兼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还被推荐出任了高淳砖墙(永胜圩)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即新组建的江苏省青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点组织、参与砖墙(永胜圩)片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发挥其在推动螃蟹产业提档升级、提升新组建企业品牌效应中的示范作用。该产业园由省市区供销系统和砖墙镇合股组建,投入5.6亿元,打造集“螃蟹养殖、苗种供应、饲料配送、休闲观光、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万亩优质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区域产业、农业科技、综合效益、农民增收全新提升。目前,已流转土地2万亩,塘口改造正在进行,近期可改造和投入到位,预计可实现亩均万元养殖效益,仅农民从土地租金、红利分配等方面亩均可获年收入3000元。此项目实施到位,可带动该镇万户农民实现持续增收。阳江镇临湖村, 为南京市最后一个脱贫村。为巩固脱贫成果,今年初市 “三会”安排30万元、区 “三会”与镇为之配套30万元,共计 6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镇农贸市场项目建设,以年收益10%返利于村,既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众扶,助力民生解忧

  扩大捐资助学。多年来,市区“三会”每年通过社会捐资,前往固城街道花庙村、阳江镇西莲村等扶贫联系村,开展助学扶贫活动,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0名,人均资助1000元,已连续坚持8年。此项资助,年资助金额现已达20多万元,受资助对象有的现已进入大学校院,即将步入社会。自前这项工作已覆盖到8个街镇的扶贫联联系村,年受助对象达到220多人,今年有望达到240人左右。2017年深圳、广州高淳籍创业人士一次性捐资17万多元,资助本区170多名贫困生,加之市区“三会”其他渠道捐助,这一年资助贫困生达到220名,资助额达到22万多元。2019年,香港魏氏集团董事长魏建军个人一次性捐资50万元,资助湖滨高级中学,设立“玉凡杯”奖学金,每年从中支付10万元,奖励当年高考成绩突出的贫困生、特别优秀生和为高考教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首届“玉凡杯”教学奖2019年8月上旬颁发,有39名高考学子和18名教师受到奖励。2020年8月28日,第二届“玉凡杯”奖励举行仪式,有50多名高考学子和教师分别受奖。今年,本会还就其他学校高考录取17名特困生给予了重点资助,每人资助额3000元,以激励更多学子早日成才,成为家庭的致富之源、希望之光。这里还要提到,南京市工信局一退休干部,每年从生活中拿出4000元,通过市区“三会”在东坝街道河南村资助2名特困生,从中学持续到读大学。提升技能培训。采取协会“补”,扶贫驾校“免”等形式,为贫困家庭子女报名学驾,帮助他们拓展综合技能和就业。2013年至今,已为48名贫困家庭提供驾培,并获得证照。与街镇联合,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参加种养技术及家政服务业务知识培训,仅2018年-2019年,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期,参训人数2850多人次。去年,“三八”巾帼扶贫志愿者活动日,扶贫联系村花庙村40多名女青年报名的“月嫂”培训,大多如愿以偿,有的已开始进入“月嫂”服务行业。坚持访贫问苦。每年结合“扶贫日”和新春送温暖活动,走访和慰问贫困农户5-6次。今年年初,在固城街道花庙村荀广东,赵卜华家,市区“三会”已经连续五年专程走访,共计分别为之送去上万元慰问金,增添了新的生气和温暖。同时由“三会”牵线,联系扶贫志愿者单位南京市盟房产公司,组织公司员工捐资数千元,走访慰问桠溪街道跃进村的5户贫困家庭。还与区政协慈善总会合作,每年春节前下拨专项资金,补助低收入农户。仅2019年下拨贫困户补助金8万多元,由街镇村安排到户,慰问贫困农户。在今年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突遇皖南山区洪水与长江水位顶托袭击的阳江镇西莲村,因安徽当涂南圩出现决口,致使该村在胜利圩的部分农户和农田被洪水吞没;同时,地处水阳江畔的西莲村高宣圩一线圩堤的部分农户,住房安全受到影响,被迫转移安置,有的低收入农户生活一时出现困难,市区“三会”闻讯第一时间赶到村里慰问,送去55000元慰问金,村民们对这种患难与共、心系老区百姓的精神深受感激。

  众托,助促全面小康

  争取政策支持。东坝街道河南村,曾经为区街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但由于一度债务纠纷等,又进入了贫困村行列。此后,村班子重新调整,由街道分会秘书长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将该村列为区街“三会”扶贫联系村。多年来,他注重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主动对接区街有关方面,争取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推进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经营机制,实施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增加占补平衡中的耕地指标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拓展为民增收渠道,增添产业发展新机,使债务危机逐步化解,村庄环境渐渐变美,民生改善指数上升,落后村又进入了先进村行列,多次受到区街及有关方面表彰。增强发展后劲。固城街道花庙村,是市区“三会”多年的扶贫联系村。由于该村地处偏、底子薄、发展难度大,脱贫基础不够扎实,这几年通过市区“三会”、市区有关部门挂钩,市续派第一书记驻村大力扶持,在推进土地流转、土地平整、有机稻米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等特色农业发展上,在推进电灌站改造、区域灌溉水渠建设、村级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20年,该村预算投入达1250多万元。其中市区街帮助该村建立120万元的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投放到漕塘农贸市场,每年以总额10%作为收益返村,为部分低收入农户脱贫兜底提供了保障。增强内生动力。桠溪街道跃进村原为市区经薄村。这几年,通过部门帮、项目带、市区“三会”等多方支持,加速推进村级道路建设,落实扶贫项目帮扶,创建美丽乡村,促进发展环境改善特别是西舍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不仅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且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包括低收入贫困农户脱贫,村容村貌发生新的变化。由村流转土地近年新建、扶持大户经营的400多亩蔬菜大棚,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合力打造的“红色西舍堡垒”,现已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人数逐年增加,去年接待人数达到80000多人次,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为村增加20多万元配套服务收入。该村去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12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达370万元。目前,在加大投入,对红色西舍教育基地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尽快形成集“红色教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基地,既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又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携手共奔小康,加速乡村振兴。

  (南京市高淳区“三会” 李云)

编辑: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