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浏览量: 作者:台前县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最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辖6镇3乡2街道,372个行政村,总面积454平方公里,耕地27万亩,人口40万。
台前县是革命老区,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在这里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台前人民踊跃支前,浴血奋战,凝聚形成了“胸怀全局、勇挑重担、军民同心、勇往直前”的伟大“渡河精神”。近年来,县老促会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在争取老区政策落地、助力脱贫攻坚、讲好台前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共台前县委被评为全省支持老区工作先进单位,县老促会多次被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老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台前县系山东省原寿张县的一部分,1964年划归河南省,1978年建县。由于建县晚、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曾经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2月28日,全县12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6.2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台前县抢抓“河南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聚焦机制衔接、政策衔接、举措衔接、队伍衔接、保障衔接,不断凝聚接续奋斗力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列,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产业兴旺”上聚力,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走进侯庙镇许集村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投资3.1亿元的益芝源粮油项目完成选址、投资2.2医院的河南帷幄户外休闲用品加工项目主体厂房初具雏形、投资1亿元的天雨食品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目前,侯庙镇总投资30亿元的沿G342道路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建设项目15个,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台前县狠抓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把50%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打造了“畜禽养殖+羽绒加工”“肉牛养殖+畜产品加工”“特色种植+面粉及制品加工”3个产业联盟,10个肉鸭养殖小区、14处设施农业园区高效运行,柳桥集团、新塘羽绒、新希望六和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持续发挥。持续强化扶贫车间规范管理,通过跟踪服务、产业引导、岗位开发、腾笼换鸟等措施,变“扶贫车间”为“乡村振兴车间”,实现了转型升级,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增实力的“三增”效果更加突出。目前,83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就业2462人,其中脱贫人口605人。持续放大光伏帮带、电商助力、金融造血“三位一体”立体效应,成功申报全省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3处集中式光伏电站、169处分布式光伏电站收益金,全部形成村集体收入,并通过公益性岗位、基本生活补贴等渠道实现了二次分配到户;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探索创新“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淘宝镇”“淘宝村”,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创新实施了“优化调整贴息政策、信贷周期灵活设置、帮带合作模式探索、强化风险补偿管理、建立保险参与机制”五项举措,推动“一站式”金融服务进村入户,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生态宜居”上发力,提升乡村振兴“美誉度”
走进后方乡王楼村,一幅环境优美、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之下,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与道路、绿树、鲜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几年,咱王楼村的人居环境改善了很多,路两旁都绿化上了,家家都种上小花园,群众都夸咱王楼绿化好,空气也好了。”王楼村村委委员王凤勇兴奋地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台前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硬措施,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轮驱动”,推动生态扶贫向生态振兴转变。全面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优先完成20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抢抓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政策机遇,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推动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户户通”迈进,农村公路宛如一条“银纽带”将农村与外界紧密相连,带热了风景、带来了人气、带旺了农产品。强力推进农村电力提升工程、应急体系建设工程、“气化乡村”工程、5G网络建设工程、乡村三级物流建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让农民群众生活用电、应急救援得到更强保障,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天然气,足不出户就能刷上视频、浏览资讯、收到快递,还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对标“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要求,在乡镇设立户厕改造服务站,完成30个省级整村推进村厕所提升改造任务,实现了粪污、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小厕所反映了大民生的改善。持续开展乡村水系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农田林网、生态走廊、郊野公园、林果苗木等林业建设,切实做“活”水、做“足”绿,做“优”生态,先后打造省级四美乡村24个、市级四美乡村30个、县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0个,清水河乡甘草堌堆村、侯庙镇许集村成功入选“2021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后方乡王楼村入选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现在的台前农村,乡野赏花、田园采摘、舌尖美食、民俗风情、休闲娱乐成为流行趋势,大油桃、小樱桃、晚秋黄梨等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大城市的商超柜台、居民餐桌,实现了“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在“乡风文明”上助力,激活乡村振兴“精气神”
在清水河乡甘草堌堆村,每当傍晚,就会有村民陆续来到文化广场,听戏、健身、跳广场舞……“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为我们建了村室、文化广场、学校,添置了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内吵架的、赌钱的都不见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甘草堌堆村村民王伯记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台前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承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渡河精神等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深入研究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孝道文化等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保护力度,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土文化传承好。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完成布展提升,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与中石油、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打造的姜子牙的渡口——姜庄民宿,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风貌,让人们看到了梦里老家的样子。持续完善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广场,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公婆”“孝老爱亲、孝善基金”等评选活动50余次,结合“农民夜校”,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戏曲下乡、新时达文明实践周等宣讲活动245场,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精神支撑。
在“治理有效”上用力,营造乡村振兴“好环境”
晚秋黄梨挂满枝头、文化广场莺歌燕舞、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培训……这是位于黄河滩区的清水河乡东孟楼村的生活场景。“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引领产业发展,昔日的黄河滩,变成了今天的花果滩、幸福滩、金银滩。”清水河乡有关负责同志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台前县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三零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五星”党支部评选等活动,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将党建优势、基层力量加快转化为乡村治理的现实优势,打造了“党建+”体系下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呈现出了党建飘红、治理有效、民生添彩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县、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换届工作,完成对18个村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整顿提升,推行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试点,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村干部“群雁工程”,建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264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以“能力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县级干部联乡包村,乡镇领导班子带头实干,探索实行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推动全县机关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实、干劲足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侯庙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夹河乡南张庄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侯庙镇许集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生活富裕”上努力,提升乡村振兴“幸福感”
“一天挣个五六十块钱,比在家闲着强,既能照顾家,也能照顾孩子,不耽误事。”马楼镇后韩胡同村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工人刘凤真说。该大棚基地属于村集体资产,通过群众承包的形式发展种植,还通过日常用工形式,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就近务工,在富裕了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富裕了农民。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台前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职责和最大政绩,紧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动摇,围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持证9000人。继续落实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的全阶段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资助学生3.88万人次,没有一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守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持续开展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单人户”纳入、“渐退期”退出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筑牢了保障底线,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的宏图已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吹响。台前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力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上,勇毅前行、克难攻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