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扶贫种下忘忧草 老区盛开幸福花

2022/09/03  浏览量:   作者:阳原县老促会 李志平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这一片铺天盖地、明艳艳、金闪闪的黄呀!一望无际的平阔田畴,随风飘来的是一阵一阵甜淡的清香。这里是革命老区阳原县东井集镇施家会村百亩黄花种植园。

图为在种植基地采摘黄花 摄影王图

施家会位于阳原县最西端,临近山西、河北两省边界处,是桑干河经山西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的第一个村庄。抗战时期的1945年2月,一区(东井集区)区长锺祺,在施家会村先后发展“八兄弟”宋林、刘太山、刘佐、宋财、刘林山、宋太、宋掌、刘护山等8人为中共党员。2月6日,在该村二和尚湾看园房,由区委书记刘春风主持,成立党小组,组长宋林,建立起阳高县第一个党小组——施家会党小组。1945年8月21日,村民宋日宝等加入党的组织。1945年9月11日,施家会村有党员24人,宣布成立支部,推选宋林为支部书记,刘太山、刘佐、宋财、刘护山等为支委,成为阳高县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滩头阵地,与日伪展开了各种斗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阳原县绝大部分村庄有了共产党员和党的支部组织。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战的残酷岁月里,组织武装,袭扰日伪,反特锄奸,筹粮送款,发展生产,参军参战,破交支前,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1946年5月,施家会村民兵队长宋久斌牺牲在本村。同年10月,支部书记宋林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时,村里党员达到40名,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1949年4月,该村由山西阳高县划归阳原县。

施家会属于河川村,作为桑干河流经阳原的第一个村,入境水域宽阔,蜿蜒曲折向东,是二灌区渠首地,河水由此进入二灌渠,浇灌阳原西部两大乡镇的万亩良田。该村临近桑干河,地下水丰富,适合种植黄花,一百年来从不间断,与葡萄共同成为当地百年传统产业。黄花又名金针菜、忘忧草,这里人把黄花作为供品首选菜。后来由于全村水源干涸、青壮年到外地打工,村里老弱病残居多,造成该村贫困状况较为严重。农业主要以谷子、杂粮、杂豆种植为主,年景好时一亩地收入三百元左右,遇自然灾害,就颗粒无收。

现在施家会村有户籍人口279户700人,其中长期外出人口150户440人。正是脱贫攻坚政策的精准实施与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让该村再次种下了忘忧草。值得一提的是,该村黄花种植经过几年培育形成产业,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公司化发展,亩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使施家会全村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而且呈现出产业兴旺的良好形势,再加上葡萄种植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发展,从而使该村步入桑干河生态旅游发展的快车道,以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图为在加工基地晾晒黄花 摄影王图

每年在采摘黄花的最佳时期,贫困户劳动力妇女都是主力军首当其冲。今年,在阳原县弘州振农发展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集中流转土地150余亩,实施科学种植黄花,建设黄花烘干车间,配备烘干设备,建恒温库,成品车间和晾晒场等配套设施,在加工基地对黄花进行晾晒和装箱蒸制,使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更加稳固,有效保障黄花产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这个曾经被贫穷困扰的老区村,如今处处盛开忘忧花,由过去亩产收入300元左右,一跃而达到每亩纯收入5000多元,全村百姓享受着种植黄花带来的喜悦和富足。革命老区处处盛开幸福花,小黄花成就了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