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革命老区应在共同富裕中走在前列

2023/03/07  浏览量:   作者:王太广  来源:中国老区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出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部署,向世人宣示了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决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推进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增添了强大动力。

革命老区大部分地处山区和省际交界处,位置偏僻。虽经近年来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弱项和短板。要使革命老区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助推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一步,走在前列,让老区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尽早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一、高站位认识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加快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一步,首先要把握其核心要义。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共富、共建共富和渐进共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是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的阶梯式递进、渐进式发展过程,既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也不能好高骛远、超越阶段。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持续推动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老区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让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一步,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积极探索,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提供样本,从而为更大范围内的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作出示范、找准路径,必将对最终实现全国共同富裕产生巨大推动力。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和殷殷嘱托。多年来,河北阜平、福建古田、山东临沂、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山西吕梁、河南新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区、苏区一个都不能少”,到“两个更好”的重大要求,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和重大使命,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统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进而实现老区和老区人民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逆境中奋发,在奋斗中自强,通过几十年的拼搏,走完了一些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在“富起来”的历程中,老区既是建设、改革的践行地,也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地。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砥砺奋进,铸就辉煌,共享成果,全国老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不断增强。

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时代,老区人民矢志不渝跟党走迈向复兴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老区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不忘历史、不忘老区作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在老区先行先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老区共同富裕、广泛凝聚各方共识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必须坚持共建共享,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有利于老区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突破,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在推动老区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老区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老区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二、深层次理解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延安考察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真正明确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准确把握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共富、共建共富和渐进共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不同程度的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是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的阶梯式递进、渐进式发展过程,既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也不能好高骛远、超越阶段。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持续推动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每个革命老区,都应当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领袖们的论述,认清肩负着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信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力争先。

切实强化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系统观念。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高质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首要民生工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想办法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要立足于当地居民收入偏低的实际,通过发展产业、推动就业、盘活资产等,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为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打下扎实基础。要通过开展“我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逐项梳理和解决民生短板问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更多普及性的文化活动,让老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暖心、更开心。

始终保持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金融、社会等各领域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率先形成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成果,扛起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办法、新举措,奋力交出让党和人民群众认可的答卷,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三、多渠道推进革命老区率先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把加快推进老区共同富裕作为国家战略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主战场,老区人民是创造辉煌成就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大力推动下,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继而形成“1258”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2021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十四五”规划的布局,对于推动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振兴发展、促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作用。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新时期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意见》。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战略统筹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老区人民的共同富裕,使资金、项目、人才、交通、金融、文化等相关资源要素向革命老区优先集聚,让民生政策向革命老区优先覆盖,把重大项目向革命老区优先布局,使老区的发展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资源匮乏、人才不足、实用科技短缺、思想观念封闭保守等问题,真正把国家支持革命老区的政策和资源充分用好用活,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和老区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充足的外部支援。

持续完善老区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革命老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帮助老区实施完善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干线公路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以及市域高速公路网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老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能源配套设施,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老区电网升级改造,消除电力供应死角,积极研究对革命老区的电价优惠政策,助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加强老区供水设施建设,建设完善老区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持续改善和优化老区生产生态环境,为革命老区产业发展和基础教育提供有力的通信网络保障。通过基础设施向革命老区延伸和覆盖,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千家万户的老区人民共同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加快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要做大做强老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符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把大项目落户老区作为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利用好各级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争取国家级、省级等大项目在老区落户。同时,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打造高能级的产业载体。二是加快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利用推进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的有利时机,在老区建设一批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质安全畜产品基地。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政策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高革命老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发展壮大红色产业。继续加大红色资源向红色产业转变,科学制定完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大力发展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拓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加快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构建激发老区内生动力新机制。加快老区发展,促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依靠外力是一方面,关键的还是要激发内力。一要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搞好开发式、带动式、创业式发展,及时变当地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变“输血”为“造血”。二要积极引导广大老区人民发挥主体作用,各尽其才,各展其能,以内力和外力、外援和自身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实现发展突破。三要继续探索和创新政策促动机制,在要素资源配置、高层次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发展、财政金融支持、长效扶持机制等方面,探索完善和创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落实措施,充分激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老区人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四要统筹加强革命老区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老区人民的区域中心。

让老区的特色产品走出乡村大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可靠的品牌、过硬的质量和成熟的市场渠道。传统的小农户经营往往会陷于散、乱、弱等问题和信誉度不高、产品售卖难等困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使老区的特色产品真正走出乡村和大山。在组织上,通过新型农业合作社或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的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内部质量管理水平,增强科技支持,增加冷藏保鲜处理和物流配送能力,增强市场话语权,在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上达到增收的目标。在渠道上,积极探索将老区特色产品接入成熟的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渠道让更多的老区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在形式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直播带货、微信群团购等更直接快捷的销售方式,加强与淘宝、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的合作,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老区特色产品的辐射力,让更多的特色产品走出乡村大山,让更多的老区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让老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作者系河南省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淮学院特聘专家)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