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浏览量: 作者:高连山 来源:中国老区网
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地区(今丽水市及周边),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缔造形成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革命精神。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曾在丽水留下光辉战斗足迹。近期,我们对浙西南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情况作了专题调研,深切感受到浙西南光荣厚重、特色鲜明的革命历史。
一、浙西南红色文化资源总体利用保护情况
丽水市位于浙西南,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遂昌的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在丽水大地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开启了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征程。1935年4月,刘英、粟裕率领的挺进师500余人与敌军展开了激烈鏖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被称为“挺进浙闽边后的关键一仗”,打开了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通道。在浙西南崇山峻岭的丽水市松阳县安岱后村,有一封信和一个糖果盒,村民们珍藏了40年,这是1981年粟裕大将给老区人民寄去的新年问候和礼物,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丽水市努力推动红色基因薪火传承,推进“红绿”融合实践,探索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建立完善“红绿”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开展浙江首个《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在全国首创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浙西南革命老区被纳入国家支持政策文件范畴,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新运用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建设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实现GDP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两个较快增长”,有效激活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470元,增幅连续14年位居浙江第一。
二、浙西南革命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从丽水市的实践来看,只有矢志不渝传承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灌注到干事创业的行动之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在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从鄂尔多斯红色文化来看,我市与晋陕宁三省区接壤,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西部最早接触红色革命文化、开展革命运动的地区之一,红色资源完整贯穿建党时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革命遗址遗迹在全市均有分布,铭刻了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为此建议:
(一)把丰厚的红色资源家底深挖出来,革命场景还原起来
一是再现一批革命史实。全面真实准确还原鄂尔多斯在毛泽东、习仲勋、乌兰夫等党的高级领导人直接指挥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实,广泛征集党中央领导和指挥鄂尔多斯革命工作的线索、史料、文献和文物,全面梳理革命史上的典型事件、重大决策等,建立红色资源档案库以及革命文物数据库,把一个个曾经历经革命洗礼的革命老前辈找寻出来,把一段段掩藏于时间洪流中的革命往事还原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革命遗址遗迹调查评估,组建专业化研究队伍,制定红色资源地图。
二是挖掘一批感人故事。充分挖掘革命故事蕴藏的革命精神。深入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地以及故事发生地,找到革命鲜活素材,深度挖掘历史细节,把党领导各族人民改变命运、摆脱奴役、追求解放的革命故事呈现出来,把小青马、阳早寒春等发生在鄂尔多斯大地,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重现起来,通过举办调研、论坛、讲座、采访等形式,让老一辈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得到真挚淋漓地展现,把鄂尔多斯人民一心向党,齐心跟党走、听党话的革命精神讲出来、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得见、记得住。
三是重塑一批革命场景。依托革命遗址遗迹,以重要历史事件为模本,通过多样化艺术形式打造一批身临其境、互动体验的革命场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城乡街区实景。将革命场馆作为历史场景再现的重要载体,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一批数字化展馆,把革命历史串起来,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尽快修复、重新开放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持续增加和丰富馆藏内容,让鄂尔多斯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史留下永久记录。
(二)把厚重的红色文化传播起来,革命精神弘扬传承下去
一是把革命遗址精心保护、改造提升起来。实施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居、历史文献修缮保护工程,对濒危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修复。重点改造提升乌审旗纳林河党小组旧址、巴图湾民兵检查站、中共乌审旗委旧址、达旗青达门红色革命旧址、准旗马栅区委革命活动展馆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红色资源,与城川、桃力民等红色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大矩阵,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红色资源基地集群。
二是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触动灵魂。深层次挖掘传播革命精神内涵,创作更多红色文艺精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推动红色文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不断丰富传承方式和呈现形式,以漫瀚调、民歌、二人台等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革命精神传唱起来,以歌串史、以演叙史,多角度、常态化宣传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事迹娓娓道来,让光辉历史在可知、可感、可近、可亲的传播中被深刻铭记,引起全社会共鸣。
三是让革命精神紧贴时代、焕发活力。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创建工作深度融合,促使红色基因与文明城市血脉交融。推动全社会深度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开展特色主题教育,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励年轻人自觉争当革命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引导青少年访红色之迹、走红色之路、探红色之源、铸红色之魂,把红色文化种子播进青少年心田,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三)把红色资源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影响力提起来
一是在民族团结示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把民族团结精神发扬光大,以红色培训教育基地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线,用好革命先辈素材,通过加大典型挖掘、办好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用朴实语言、生动事例、真挚情感,宣扬维护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激励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二是让党的民族工作试验田在新时代结出丰硕成果。充分挖掘用好三段地、王震井、国际交通站等红色资源,传承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四处奔走、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怀,打造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展示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阵地。发扬党培养干部的优良传统,健全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贴近发展一线、挺进艰苦地区,经受锻炼考验。深刻总结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更多制度化实践成果,借助“一带一路”等交流合作平台,为国际民族问题解决、民族事务治理贡献更多智慧。
三是让红色文化交流互鉴的“朋友圈”建起来、火下去。构建统一的红色文化对外表达体系,把红色文化纳入城市整体形象对外宣传。开展红色资源合作示范,主动加强与陕甘宁革命老区特别是延安等地的深层次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革命老区联盟,优先开展旅游跨区域合作,共同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推动形成红色资源大联动、大提升、大发展的新格局,持续增强鄂尔多斯红色资源影响力。
编辑:王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