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党建赋能产业旺

——黄淮学院帮扶西平县高庙村纪实

2023/04/27  浏览量:   作者:王太广 张文静  来源:中国老区网

谷雨刚过,春意融融。当笔者走进西平县焦庄乡高庙村的红薯文化小镇后,看到一座座规模化的温室大棚里生机盎然,一畦畦精心养护的红薯秧苗翠绿欲滴,村民们正熟练地拔苗、扎把、分拣、装车,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高庙村党支部书记焦通笑着说:“自从黄淮学院帮扶俺村后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如今,乡亲们的钱包越来越鼓,干劲越来越大。”

党建引领“好路子”

高庙村过去是人口多,耕地少,资源少,产业少。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年人均收入较低,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然而,高庙村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气候适中,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加之处于岗地,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特别适合种植红薯。

2016年,黄淮学院驻村工作队入驻该村后,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厘出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红薯产业为重点,打造有品质、有市场、有品牌、有未来的‘红薯文化小镇’”工作思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作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对高庙村的产业帮扶工作。建立了“党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帮扶责任。学校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高庙村经受锻炼,先后派遣4个工作组12人次到高庙村驻村开展帮扶。黄淮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等先后在高庙村建立了7个基层党建基地,协助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使村干部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活力不断增强,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党建结对、规划指导、科技培训等形式,着力建强支部、党员示范、凝聚合力,着力解决红薯种植品种单一、红薯加工缺乏技能、红薯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倾力做大做强红薯产业,不断提升高庙村魅力值,高庙村建起了村史馆、红薯博物馆、文化广场等设施,先后荣获市县“基层党组织先进村”“脱贫攻坚先进村”“省级文明村”等称号。

驻高庙村第一书记王明成说:我们以党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培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发展格局。

党员当好“排头兵”

高庙村党支部通过实施“党员+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积极鼓励有经营头脑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有22名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业合作社或企业,吸纳298户农户入股;通过党员结队帮带互助和示范典型带动相结合的方式,带动一大批农户积极发展红薯产业;通过建设规模化温室大棚,使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增设工作岗位60多个,带动本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通过开展扶志扶智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学习先进的红薯种植技术,激发内生动力,带动6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业;通过实行农户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方式,解决红薯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高庙村,随处可以感受到党建引领下红薯产业发展的强劲活力。2021年以来,通过“帮扶单位黄淮学院+西平县西地红薯业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运营模式,实行3:3:4分红比例,村民变股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队员充分发挥黄淮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优势,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注入高庙村的帮扶工作中。他们以老党员焦献中创办的西平县沃野农业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站为示范基地,建立了17个电商服务站,帮助高庙村红薯产品入驻“农购网”平台,网上销售红薯、红薯干、粉面、粉条、红薯醋等农产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搞好产需对接,扩大红薯产品销量,使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倍增,村集体收入31万元,村集体企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在1000万以上。

西平县焦庄乡党委书记张凤宇说:“高庙村党建体系建设完善,可以说产业在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企业在哪里,组织就跟进到哪里;队伍在哪里,组织就动员到哪里。他们以党建链串起共富产业链,全面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功能。

科技动力

黄淮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先后组织乡村振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乡村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高庙村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产业基础、人才状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发展理念,以科技助推红薯产业在增品种、提品质、促销售、创品牌上拓展,把红薯产业做成了富民产业、甜蜜事业。

黄淮学院为解决高庙村人才短缺及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问题,先后组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0余个院系骨干教师和博士服务团队,围绕高庙村红薯特色产业发展科学设计课程,捐赠图书5000多册,先后开展相关技术培训30余次,培养了一支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党员干部和一批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使高庙村红薯产业不断提质升级。

为增强红薯技术“含金量”,黄淮学院依托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加强高产、优质、高效和专用型红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工作。食品工程学院专业技术团队在高庙村设立了“红薯栽培与加工技术研发基地”,相继开发加工了红薯面、红薯干、红薯粉条、红薯焖子等系列产品。高庙村注册的“西地红”牌等3个红薯农产品商标,有2个取得了绿色产品认证。2020年协助高庙村成立了西平县西地红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主要从事红薯育苗、种植回收、产品深加工等业务。2021年,黄淮学院捐赠了红薯醋生产设备。2022年11月,驻村工作队帮助高庙村申报了驻马店市红薯醋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已批准立项;今年2月,黄淮学院捐赠给高庙村一批价值35万元的仪器设备,建起了微生物实验室和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黄淮学院多次组织专家论证,通过系列技术改良措施,将高庙村红薯的年储藏量提升至4500吨,年加工量提升至1500吨,年加工红薯醋量提升至100吨,红薯叶茎杆加工量提升至300吨。目前,高庙村形成了一条集研发、育苗、种植、收获、储藏、加工、销售以及废渣处理于一体的红薯产业链。

黄淮学院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商拥辉说:“黄淮学院以科技支撑高庙村的红薯产业,使其不断提质增效,拉长了产业链条,完善了红薯产业体系,实现了科技帮扶与成果转化的有机融合,促进了高庙村红薯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间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小楼绿荫掩映,一个个蓬勃兴旺的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如今的高庙村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明星村”和“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点。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