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汉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2023/05/22  浏览量:   作者:汉源县老促会 林凯、李万勇  来源:中国老区网

革命老区汉源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基和发展之源,经过几年的发展,汉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更富有了”。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

以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汉源县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行业话语权、带动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企业,形成工业经济新体系。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调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铅锌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突破磷钾分离技术成本瓶颈,延伸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培育特种合金、纳米级新型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中药饮片、新型保健、特效中成药物产业。打造中国最大的花椒产业集群,西部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化工产业加工基地、四川水电新能源基地、区域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汉源县在三年产业大会战形成的产业雏形基础上,延续引导扶持政策,推动汉源农业实现产业、服务、品牌三个“集约化”发展,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产业集约。针对特色产业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垂直带状分布、单一主体规模小而区域整体规模大的特征,因地制宜在全县差异化、错位式规划布局特色产业,通过县上建大环线、乡镇建中环线、村社建小环线、户户建连接线的方式,将分散的产业串联成带,形成了相对连片的四条产业环线。串起万亩金花梨和万亩白凤桃产业的九襄至双溪环线;串起5万亩甜樱桃和万亩花椒产业的清溪至西溪环线;融合葡萄、黄果柑、红富士苹果、核桃、高山蔬菜、奇花异卉、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等农旅业态的大渡河右岸环线;融合枇杷、黄果柑、核桃、高山蔬菜等产业基地的大渡河左岸环线。

——服务集约。统筹、依靠农业部门、专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力量,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11个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整合院校专家、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和合作社技术服务队等力量,构建“专家+农技人员+农村技术能人”三级技术服务人才体系,社会化采购土专家、田秀才定点服务小农生产。全县共组织121名农林、畜牧技术专家,分别组建花椒、大樱桃、苹果、核桃、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等9个工作组实施全程全域跟踪服务,并从7个专业协会中社会化选聘307名“土专家”“田秀才”,遴选1260户“科技示范户”,利用“农民夜校”等载体开展农技培训,强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

——品牌集约。全力打造“阳光汉源”“汉源红”两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启动“汉源甜樱桃”地理标志认证和“汉源花椒”中国驰名商标申报。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注重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放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塑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产品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全县已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四川省著名商标5个、四川省名牌产品3个,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5个、面积26万亩;“汉源花椒”入选全省首批林业种质资源库,品牌价值达7.04亿元。

三是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汉源县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田园景观,采取“产村相融、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形成了“采摘蔬果、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活、住在农家屋、欣赏农家景”的旅游产品。打造以“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四季垂钓”为特色生态旅游,让汉源县一年四季都充满人气和活力。目前,全县建成景观节点14个,苹果、葡萄、草莓、樱桃等标准采摘园36个,成功打造九襄三强村“花海果乡”、前域社区“鹤舞田园”、双溪桃源胜景、大田槿上梨花、片马彝风雅园、清溪同心村“万亩樱桃”、皇木松坪村“万亩高山蔬菜”等一批田园景观;建成市级以上乡村旅游新村66个,形成了“重建新村、产业新村、旅游新村、扶贫新村、移民新村、生态新村”齐头并进、相融发展的新模式,成功创建花海果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以绿化净化建设美丽家园

一是实施“绿满汉源”行动,倾力打造精美县城。汉源县城作为新建城市,绿化美化至关重要。汉源县抓住机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实施“绿满汉源”行动,完成道路绿化18公里、公共区域绿化40个地块,节点、边坡绿化面积12万余平方米;以人民公园为中心的29个节点公园全面建成,生机焕发的新县城更加宜居、更加宜业、更加宜游,为创建省级环境优美城市和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整治环境作为抓手,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国道108线、省道306线风貌整治力度,对店招店牌进行统一,房屋风貌进行统一,垃圾池进行改造升级,沿线农户院坝进行硬化,对农村生活垃圾配套建设中转站,逐步形成全县“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九襄等乡镇的污水处理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三是强化生态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为了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培育生态文化,汉源县多举措、多手段开展生态环境宣传。

——项目带动。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风貌塑造,有效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主动配合,彻底改变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不卫生、不文明、不科学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载体引导。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行动,完善县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大绿化美化投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

——宣讲提高。依托各级各类培训,面向干部、面向公众、面向企业,举办汉源“黎州讲堂”,普及环保、生态知识,有效提升全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逐步培养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以长远目光谋求未来之路

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工业。加快铅锌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突破磷钾分离技术成本瓶颈,延伸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循环产业链。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花椒产业集群,西部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化工产业加工基地、四川水电新能源基地、区域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延伸农特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循环产业链,形成完备、便捷、高效的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和外联通道,增强园区教育、科技、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研发智能化水平。加强全县闲散用地整合,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和荒废地复垦,促进林下资源开发,提高林地利用率。

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生态旅游。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三条旅游线路在汉源县交汇,以汉源湖、轿顶山、大相岭、大渡河大峡谷“一湖一山、一岭一峡”为重点的生态山水资源丰富。全县已建成甜樱桃、红富士苹果、黄果柑、金花梨、伏季水果“五大”水果基地,早春、秋延、高山“三大”生态蔬菜基地,花椒、核桃“两大”干果基地,积极探索“宜品、宜养、宜游、宜娱”生态文化旅游模式。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打造绿色汉源。以汉源湖湿地公园建设为核心,开展“环湖绿带、集镇拥翠、百村增绿、万家微园”四大行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开展园林城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建设、园林建设、景观保护等各项制度。推进城市园林化建设,扩大乔木树种、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彩叶树种栽植比例。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