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广西隆安:万名回乡干部成“清洁乡村”先锋

2013/12/31  浏览量:   作者:杨波 黄初艺  

  6月28日起,隆安县将清洁乡村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持续一年半左右的“清洁乡村·万名干部回乡行”主题活动,每个干部职工每月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回到家乡集中开展一次以上清洁乡村活动,结合家乡实际,指导当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活动启动以来,该县干部职工发挥先锋作用,回乡4.86万人次,开展集中整治活动2100多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600多件,为1100多个村屯建立村规民约和保洁等长效管理机制。

  三带头三争当 让家乡山清水秀

  “干部回乡旨在服务家乡,通过带头宣传政策、带头清洁环境、带头督促指导等‘三带头’服务乡亲赢取民心;重在破解难题,通过争当建设美丽家乡的宣传员、争当建设美丽家乡的服务员、争当建设美丽家乡的监督员等‘三争当’,让家乡山清水秀生态美。”隆安县委书记吴朝晖开明宗义。

  群众是清洁乡村的主体,返乡干部在发动群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隆安县委副书记杨雪敏表示,返乡干部大多在家乡具有较高威望和较大影响力,他们还有项目、资金、人脉关系等优势,能够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提供支持。

  60多岁的退休教师黄烈心离开家乡南圩镇连安村大滚屯多年。作为第一批主动回乡的干部,他挨家挨户劝导亲戚拆除自家乱搭乱盖的建筑:二哥同意把每年都能挣不少钱的碾米加工房拆了,堂弟、侄子拆掉两间厨房和水池、洗澡间……乡亲们深受触动,纷纷同意对房前屋后和村屯环境进行整改。

  在屏山乡刘家村板化屯,清完陈年垃圾后整出一块颇大的空地。村民们打算修建一座文化室,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原籍该屯的隆安县统战部部长李上辉积极筹集5万多元为乡亲们建起文化活动室。此外,在他的影响下,刘家村所有村屯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形成清洁乡村长效机制,成为屏山乡“清洁乡村”活动示范村。

  转作风解难题 架起党群连心桥

  12月29日,记者走进屏山乡上孟村上孟屯,平整的水泥硬化路从屯口一路延伸,新修的排污管道让居民房屋和禽畜圈舍保持干净清爽。该屯是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覃日敏的家乡,当地群众负担不起巷道硬化和排水沟建设所需的50万元资金,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带来的出行难、行路难问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为了帮助村民们摆脱困境,覃日敏等回乡干部积极争取结对单位帮扶、在外干部及经济能人捐赠等多方筹集资金,带动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一步步为乡亲们圆了安居梦。

  “清洁乡村·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为隆安县干部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提供了有效载体,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半年来,该县万名回乡干部深入群众家中调查走访,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000多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600多件。

  推广生态农业 鼓起农民钱袋子

  在那桐镇定江村雷布屯,3600多亩香蕉林地一派丰收景象。络绎不绝的货车将包装好的精品香蕉运往全国各地。该屯生产小组组长卢德焕说,回乡干部和党员骨干们通过搭建“村企联建·清洁乡村”的合作平台,不仅扮靓家园,还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全屯旱地已全部流转到全国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金穗公司,村民除土地流转收益外,还可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获取报酬,预计今年每户年均收入达8万元,是以前各自经营收入的4倍以上。

  雷布屯的丰收,是隆安县回乡干部带动该县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回乡干部们充分发挥优势,引入清洁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动家乡向生态型经济发展。目前,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3.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1.3%,全县已形成以粮食、甘蔗、板栗、蔬菜、木薯、香蕉、中草药材等七大种植基地和肉鸡、生猪、肉牛、黑山羊、水产品等五大特色养殖基地,打响“丁当鸡”、“桂西牛”、“绿水江香蕉”、隆安板栗等30多个无公害农业品牌。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