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忆围垦海滩造良田

2020/10/18  浏览量:   作者:杨谦  来源:中国老区网

  

    当我翻开刚出版的《如东革命老区发展史》时,上面这幅“迈向小康”的照片跃入我的眼帘。照片拍的是八十年代如东人民肩挑手挖围海造田的现场情景,历史画面的再现,勾起了我对亲身参加过的围海造田工程的回忆。那是1975年底,我曾参加的小洋口闸下游的劈港围垦工程,该工程让我经历了难忘的“一夜磨难”和懂得“三能”。

  “一夜磨难”,是1975年我任大队(村)团支部书记兼农技员的那年底,劈港工程任务下达后,大队党支部研究决定由我担任大队(营部)宣传员,参加劈港工程。首先是带领各生产队,提前一天到工地搭棚,筑灶做好一切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记得那天,我们行动很快,把棚搭好灶筑好,并用新灶煮饭吃,刚吃好晚饭,就听到远处团部的喇叭通知,要求所有的人,吃晚饭后不要外出,夜里有海潮过来,并强调不论潮水多大,都要蹲在棚里,待退潮(天亮)后再出来。没多时,果真如此。潮水不声不响的来啦,一下子就流进了棚里,水深7-8寸左右,外面黑茫茫的一片,只有一盏马灯挂在棚内亮着,有人说,幸亏风不大,就这样,我们一夜没敢睡,就蹲在棚里的棉花秸秆上。待到刚天亮时,我们发现锅盖不见了,还听到外面有人在说水瓢不见了,锅子也不见了,也有和我们一样的锅盖不见了。天亮后,望周围海滩上一看,失去的锅子、锅盖等都在不远的海滩上。就这样,第一次让我们见到了大海的魔幻与威力。

  工地凸显了“三能”:一是能吃。在那种缺少粮食的年代,平时粮食是瓜菜代,就是民工做工程有大米饭吃,也是用葫萝卜、根菜、大白菜等来掺和,搭配着填饱肚子,但也诱人,吃饱才有力气挑泥。本人即使20岁出头,工地上那种大搪瓷碗能装一斤几两米外加萝卜根菜等掺头煮的饭,还带着大碗菜汤,每顿我都轻飘飘的吃光,想想真能吃。二是能挑。在工程中,营部宣传员事情不多,打杂为主。但本人看不下去,除了顶因故缺工的挑泥民工外,为了使工程进度的平衡,还帮那些进度慢的,身体不好的人挑挑,不知不觉中,把两肩头皮都磨破了。到了后期,每天晚上脱衣服时疼得很,但年纪轻轻的总不能打退堂鼓吧,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三是能舍,由于当时的物资短缺,工业产能低下,加上农村收入低,有不少生活用品都很难买到。本人1974年托人刚买了一辆永久牌“五一”型自行车,一般舍不得骑,平时放在家里还用旧帐纱布盖着防沙尘,这次参加劈港工程,第一天搭棚就骑去了,结果当天夜里轮圈就吃了海水。幸亏同仁出主意把车子用绳吊在棚梁上才没有长时间的浸在海水里。在参加工程前,家里一个在部队当干部的亲戚送我一双军用球鞋,当时稀罕得很,据说军用球鞋质量好,穿在脚上轻便舒适,晴雨两便还结实,平时在家里舍不得穿,这次劈港带去穿,哪知在工程闭龙口期间,本人正常在坝头拉泥块,结果被土块不间断磨打后,两只鞋的前额角坏了两个洞,新鞋成了破鞋。当时听到围海造田的老民工说,劈港是小工程,难度不大。还算好,没遇上天寒地冻,风雨雪厚的工程才叫个难呢。

  看着书中的照片,我想起了在劈港工程合龙时的场景,当时站在高处一看,就像这张照片的场景。从照片中不难看出,在围海造田的工程中 ,如东老区成千上万的民工们,他们人人都埋着头,像潮水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向前;他们人人都挑着泥担,一步一个脚印地像按照规则那样,一担接着 一担向前;他们人人都不甘落后, 像竞赛健儿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向前推进。书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县委、县人委组织苴镇、掘东1.4万民工,先后多次多处人工围海造田。其中较大的两次是1969年11月14日,全县组织10万民工,实施环东、栟北围垦造田工程和1971年全县组织民工6.7万人,动土367.8万立方米,实施栟北外兜包、环港、掘东三处围海造田工程。那些年如东革命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发扬勤劳勇敢的光荣传统,传承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用舍得吃苦流汗、有时甚至不惜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向大海要良田,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才取得了围海造田求发展的可喜成绩。为我们革命老区如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围海造田的大片土地成了现在我们如东人引以为豪的最大资源和潜力。其洋口深水港的发现、开发、建成和发展,又是我们如东最优质,最具发展前景的港口资源。一句话,是如东革命老区精神的成果体现。

  (江苏如东县老促会河口镇分会 薛永贵)

编辑: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