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庭院深处枣儿笑

2021/03/11  浏览量:     

  盛夏时节,我们一行来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开张镇的普乐头村,参观陈家地下联络站。解放前,这里一直是我党在汾南的一个重要地下联络网点。1932年春,永济地下党领导人阎子祥把普乐头地下党员陈鸣玺家作为联络站后,陈家人便假借雇工打井的名义,历时几年,在院子里自南至北开挖出一条100余米长的秘密地道,直到1947年底运城解放时才停止使用。15年来,陈家联络站不仅发挥了上下传递情报的功能,而且掩护过阎子祥、嘉康杰、解学恭、冯彦俊、阎家德、郭久长等一批革命领导同志和伤病员。

  陈家院落位于普乐头村南,当时重要的交通干线――永卿公路穿院而过,把陈家小院分为南北两院。正院在路北,坐北面南,两座相连,各分前后院,依后院侧门左右相通。右后院北房是个大厅,女同志常在这里居住。左后院是个园子,中间有一棵大石榴树,树旁是一个宽敞的地窖,上面用柴草䨱盖着,经常在里面印制文件。在通往右后厕所小路下面,埋着一个瓷瓮,里面藏着文件和书籍。

  正院的南面有一个4.5亩大的场院,与正院刚好隔着公路,靠路是粉坊、车房,场里有马房、猪场、菜园、枣园和打麦场。粉坊里有一眼井,井里有个侧洞,一直通到打麦场的透气井。遇到紧急情况,在粉坊做活的同志便可立即下井,再通过场子外的一片枣园转移。车房内靠里砌着一堵套墙,里面是一个1.5米宽的暗室,没有门窗,这是伤病员隐蔽的地方。套墙下有个小洞,平时用砖塞着,再盖些柴,这是给伤病员送水送饭的通道。暗室的顶棚上堆放着干草、苜蓿和杂物,也能临时藏身。打麦场边上还有一个大地窖,也能通向透气井,是开会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曾多次搜索陈家联络站,并且火烧大院,但陈家老少舍生忘死,守口如瓶,联络站始终安然无恙。

  陈家联络站的工作人员就是陈鸣玺一家老少。他的父亲陈庆炎、母亲曹墩女、妻子杨友贤,弟弟陈民潮都是这个联络站的铁杆成员。陈父经营着40余亩土地,也开有粉坊、杂货铺,不仅为联络站提供经费,还能以作生意为掩护,迎来送往,联络四方。平时在田间、粉坊劳作的,不是收留的逃荒者,就是前来隐蔽的“同志”。陈母对儿女们的工作也是十分支持,一旦有同志来,白天晚上便担当起放哨的任务。陈妻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不仅侍奉公婆,抚养儿女,而且还兼做联络站的护理伤员,传递情报等工作。

  如今的陈家院落大部分已分给村民居住,我们只能走进路南的一座小院,里面除了一排很有年头的空房外,也仅剩下一院绿油油的小草。望着满院的萋萋芳草,我想,那些追梦的前辈们如今又去哪儿了?曾经在表面热闹的院子下惊心动魄的活动是不是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在心里却有个声音一直在坚定地告诉着我,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

  是的,追随着先辈的脚步,乡亲们在村子的周围,乃至广袤的原野上到处种植着带有红色基因的枣树,连片的枣林生机盎然,犹如绿色的海洋。艳艳阳光下,人们正采摘提前上市的冬枣,绿的、红的、酱紫的枣儿挤着笑着挂满枝头,一如喜悦的邻家少女等待着我们检阅、挑选。这是收获的季节,这更是飘红的季节,100年前赴后继,100年风雨兼程,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描绘,富裕生活的美好梦想正在实现!

  (张彩霞)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