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新婚

2021/09/06  浏览量:     

  《陕北婚俗》王爱香剪纸作品

  牛如意今年有两件如意事:继续扩大温棚,给二儿子牛贵成亲。

  上世纪九十年代,牛如意成家。第二年,父亲给他置办好全套农具和灶具后,就跟他分灶吃饭、分地耕种、分家另过了。虽然还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有好吃食互相分享,但挣来的钱各自保管花销。

  牛如意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撂下新婚一年的妻子,外出打工。可是没手艺的小工,扛最重的活儿,拿最低的工资。牛如意和妻子一商量,决定第二年开始抚弄温棚。因为大队会计说,公家给温棚发补贴,并且整个村子平展展的,打一眼机井,最容易修水地建温棚。听说打机井也有补助,太美气了!

  第一年建了两个大棚,花费了六千多块钱,种菜卖菜。年底算账,扣过成本,净赚小几千。公家补贴来两千多,虽然看起来少,可是仔细想,补来的共产党的恩情,再说还有许许多多的同他一样的人需要共产党补贴。家里几张嘴需要吃饭,抚养娃娃需要开支,生活必须继续,光景必须过下去。村里人都弄大棚,都是好光景。

  第二年、第三年……牛如意的光景稳扎稳打,夫妇乐得直偷笑,对外却是一副小心谨慎羡慕别人的面相,二人牢记着父亲“不露富”嘱咐。随后,牛如意租来一片旱地,平整、打机井,陆续建起三个大棚。

  牛如意夫妇舍得下苦,种温棚的热情空前高涨,对待土地和庄稼的感情,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知寒知暖,甚至恨不得日夜蹲守在地里揠苗助长!二人没明没黑,一年到头苦熬苦战,种地、喂猪、养羊、卖鸡蛋,几年下来就把光景过得绿格铮铮!

  牛如意添了两个儿子,但他总觉得男儿粗手笨脚,还是女儿细心、会疼人。于是又生了一个女儿。两儿一女就像他温棚里一年三四茬的蔬菜一样,得到了精心关照,茁壮成长。

  大儿子牛富脑瓜聪明,爱读书,升入初中后,嫌父亲起得名字“太土气”,自作主张改成“牛文富”。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成了“公家人”,娶媳妇没用操心;二儿子牛贵自小迷恋司机,现在开辆“小嘎斯”卖菜跑运输,是得力助手。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牛如意更喜欢牛贵的勤劳,就准备把二儿子的婚事大操大办一番。

  婚房已经布置得很排场,牛如意脸上洋溢出难以言表的自豪,心里头已经有一户响门亮窗、锅碗瓢盆叮当响的殷实人家,正在热火朝天地过光景。

  转眼就是办喜事的日子。

  头一天,远路亲戚已基本到齐,下午吃荤汤饸饹。临开饭前,吹鼓手班子赶来了。领头的架起长号在硷畔上“嘟—嘟—嘟—”连吹三声,接着是三通炮响,然后唢呐声响起……

  晚上宴客,总管吩咐厨房炒了四样八碟菜,连同烧酒纸烟一齐端上来,摆开两桌,娶亲人和办事干活的庄客各一桌。

  牛如意夫妇毕恭毕敬地给每人敬上两盅烧酒、递一轮纸烟,然后就任他们自由喝酒娱乐。所有的亲戚围坐在酒场上划拳行令,你吆他喊,一派红火景象。老牛夫妇高兴得光顾咧开嘴笑,不断重复:“亲戚们吃好喝好……”内心感慨万千!

  第二天,老牛老婆早早起来熬好红豆米汤,娶亲的每人一碗,一则御寒,更是象征喜事红红火火!吹鼓手长号一响,三声大炮,娶亲队伍浩浩荡荡下了硷畔。

  九点钟左右,早饭开席。早上是油糕、羊肉饸饹,羊肉管肚饱。亲戚们吃得满面泛着红光!

  中午时分,娶亲队伍回来了,清一色的小汽车,车前挂一朵大红花,到了村口,娶送亲队伍全部下车。总管迎过去,掏出纸烟散一轮。随后紧跟的一位庄客端一张方木盘,盘内齐摆着两样凉菜、两双新红筷子、两只酒杯和一壶烧酒。总管依次给所有的人敬酒、夹菜,算是“接风”。

  唢呐奏出韵律明快的大摆队曲牌,气势非凡!这是一支衡量吹奏耐力和水平的重要曲牌,只在娶亲回到村口时才演奏,平常难得一听!所以,爱热闹的老汉和年轻人都紧跟左右,眯着眼享受这鼓乐盛典!

  鞭炮声震天,队伍缓慢前进。

  硷畔上、大路边挤满婆姨女子,逐个打量娶送人亲戚的相貌和衣着,重点评说新媳妇的相貌体型,对比四位娶送人婆姨的打扮与丑俊。意见常常不统一,有的认为娶亲婆姨好看,有的说送人婆姨洋气……

  “看人家那好媳妇子,花眉俊眼,腰身端格铮铮……”年轻姑娘边评论边羞涩地幻想自己将来作新媳妇的娇贵与排场。

  八个娶亲人胸前别着小红花,面带喜气和傲气,昂首挺胸地一字跟在唢呐班子后面;八位送人亲戚则腼腆地跟在新媳妇后面,一脸平静。新媳妇夹在当中,羞涩不已、激动不已。

  一群年轻人拉来牛贵,围住新媳妇,要他们表演老汉背老婆的游戏。牛贵傻笑着,高兴地背起新媳妇……

  牛如意看着这一切,激动得满心欢喜。自己结婚时,是骑自行车去娶亲的;现在社会好,不愁吃穿,娃娃们的结婚场面也够热闹了。牛如意眼窝湿润了,偷偷背转身,擦干泪珠,孩子们的好日子,不能流泪……

  这时,一群人簇拥着两位新人来到洞房门前。老牛老婆端出两碟凉菜,操起筷子给新郎和新娘各喂一口,又掏出崭新的二百元钱,揣在新媳妇衣兜里,此谓“长精神”!一双新人顺利进入洞房。

  一个“二愣子”年轻人在背后高喊:“新时代了,还要这样的旧传统。”

  “你妈也是旧传统,还要不要?”总管大声回复,人群一阵大笑,“二愣子”嬉笑着跑开了……

  老牛老婆笑盈盈地在洞房内铺床展被,安排新媳妇坐帐!总管在洞房门口高喊一声:“开箱哩,掌号——”吹鼓手掂起丈二长号吹了起来,声音响亮而辽阔。

  新媳妇打开随身带来的小皮箱,拿出一双新皮鞋递给新郎换上。此谓“踏帐鞋”!穿上新鞋,新郎就可以立足新生活了!

  一对新人上炕背对背坐下,总管又高喊一声:“并头哩,掌号——”一位健朗的老者,把两位新人的头发梢连在一起,用木梳各梳几下,口中念念有词: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

  送人婆姨进入洞房,开启一对红皮箱,向新女婿移交陪妆,并当众拿出八百元钱放入箱子内。总管又高声吼:“压箱哩,掌号——”老牛老婆赶紧掏出一千六百元搁进去……

  婚礼仪式基本结束,总管正准备安排开午饭,洞房门前急匆匆赶来两个六七十岁的老汉,手里各拉一根虬曲的红枣木棍。总管嘻笑着又高喊一声:“财神爷来了。”来者是叫花子,“财神爷”是众人对他们的“尊称”。

  开放搞活以后,连讨吃要饭人的称呼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是的,这些人曾在饥馑年月做过寻吃讨要的生活,为一碗稀饭和半个窝窝头行百里路,登千家门,受尽风寒和白眼!他们靠着讨吃叫花,艰难地保住了性命,拉扯大儿女。

  可是现在,他们同样不愁吃喝,为何还要重操旧业呢?大约是天性里一种渴望游历的豪情吧!

  每到秋冬季节,庄稼收割完,颗粒归仓。他们闲得无聊,仰头看一眼寂寞的群山、飘逸的白云和南飞的大雁,流浪的悲壮突然像被点燃的野火,在胸中轰轰烈烈燃烧。他们急于了解外面的世事一年来的变化,于是瞒哄儿女说出门走几天亲戚。然后在村口结伴而行,随意折一根红柳棍作为身份象征,并在路边小摊花五毛钱买个玩具莲花落,边走边温习说喜的旧功课,适当添加新时代的语句。

  他们打问到有红白事情的村庄,赶过去,凭一篇顺溜的吉祥话讨事主喜欢,挣几块辛苦钱。他们对吃喝已经看得不重要,专意为挣钱而去。他们满口送财送福,被人称作“财神爷”。

  一位“财神爷”已经敲起莲花落,另一位和着节奏开说了:

  嗨——

  太阳当空红花开,

  我给事主送喜来……

  说完喜,总管笑嘻嘻地掏出二十块钱递过去,又安排两人吃饭。打莲花落的“财神爷”说:“顾不上,还有两宗事要赶哩……”

  送走财神爷,坐席开始。

  掌盘人在厨房门口把佳肴整齐地摆在方木盘内,单手五指撑在盘底中央,将盘子举过头顶大喊一声:“看着——哎——”接着碎步小跑,一口气“哎”到席上。一般来说,一个村庄具备这种“才艺”的人并不多,所以会受到全村的尊重!

  唢呐奏起来,是得胜回营的曲子。席面先是八碟荤素搭配的炒菜,接着是五个碗子——炖肉、烧肉、酥鸡、丸子、清真羊肉。这桌席面叫十三花,是农村最阔气的红白事食谱!

  每一轮客人退席,看客的高喊一声:“撤盘——”掌盘人跑过来把碗碟码在盘内,照样举过头顶喊一声:“油——哎——”客人纷纷躲开,怕残汤油腻泼在新衣服上。

  过完事情,牛如意满耳听见称赞的声音:“这喜事实在过好了,油汤油水、满碟子满碗……”

  (靖边县老促会  华敏)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