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回头再看杨家河

2022/06/24  浏览量:   作者:郑烈煌  来源:中国老区网

割麦插秧、点豆种瓜的芒种时节,笔者随英山县老促会一行人,早发金家铺镇杨家河村。

清风习习、布谷声声,车在柳暗花明的黑亮公路上,悠然飘进进了花团锦簇的山村。蜿蜒的山间公路两旁,扑面而来的是一幢幢粉墙红瓦的农家楼舍,碧波荡漾的茶园、药园。穿村而过的河水,襟缀着烟波袅袅的鱼塘、虾塘、荷塘……晨光中,群山叠翠的村落,环抱着人间天堂的富贵与温柔。杨家河,就这样炫目地挂在车窗之外,轻轻地摇晃。

心旷神怡中,更有一股浓郁的崇敬、温馨感,涌动心头。这里不仅是嘉庆王朝刑部尚书金光悌的故里,更是我祖母的娘家。孩提时代,随奶奶在这里度过了不少快乐、幸福的时光。2014年,县里全面掀起扶贫攻坚战时,这里报为全县七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我作为县委工作组成员之一,来村评估核实,心头不禁泛起“物是人非”凭吊感。到组入户分工时,我自告奋勇去了离村部最远的新铺河小组,有幸见到了我最后一个亲表叔,他情绪伤感地跟我说:“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虽然不愁吃喝不愁穿了,但湾里少了人烟气,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抓泡钱,家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小孩。你两个表弟,为了把老祖屋换成楼房,这些年举家都在上海搞建筑,挣到一些钱后,兄弟俩前年新采场,把一座四联三层的空壳楼算是撑起来了,你表婶却因病耽误了诊治,去世了。我的老胃病如今也越发沉重了……”在湾前废弃的老318国道上,我牵着表叔的手,边走边聊,目击之处,过去的土坯房、茅房没有了,取代的是建得毫无章法的平房和楼房,厕所、粪垱、猪圈、牛栏、鸡鸭围子等,一字排开皆挤压在大路边上,臭气熏熏,给人的印象是个脏乱差的没落气象。时近响午,才把调查搞完,就回到村里吃午饭,想村里会有一个丰盛大餐,款待我们这些“钦差大臣”。但端上桌的只是一吊锅豆腐煮咸菜、两钵子漂着几星蛋花的青菜汤,倒是有两碗大块腊肉,格外诱人、耀眼,它勾起了我味觉和视觉的记忆。这腊肉似乎只有杨家河人做得出来。半精半肥、半红半白的肉块,色泽透明、香糯醇厚、油而不腻。奶奶不管哪个时节回娘家,家家都有一个品味的腊肉招待。这个工作餐上,老支书说:“杨家河还在穷啊,600多亩水田,填不满一千多张口子,人均纯收入跟总人口差不多,只有一千多元,村级负债50多万元。”到后来,竟埋怨老祖宗金光悌起来:“这个朝中一品大臣,曾经光耀故里200多年,谁想到了‘文革’以后,却让我们杨家河到了八辈子霉,他那皇帝赐葬的两亩墓地和墓室,叫红卫兵翻了个底朝天,幸好一块嘉庆御笔的‘大清包公’墓碑被偷藏起来。村人特别是我们金氏家族,仿佛都成了封建余孽,让人另眼相看,平地比人矮三分……”

历史与现实交错着,一页页晃在眼前,不觉来到了村部所在地。但见太阳能路灯整齐地树在林荫大道旁,驻足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长长回廊,放眼村部对面的大畈,水产养殖、药材种植,以阔道网格,各显田园风光;依山傍水的农家,笼罩在薄雾轻袅中,仿佛仙境重重。走进阔卓的办公大楼,临门是便民服务大厅,装璜、布置得像宾馆的前台。办公楼后面,是一座可纳千人的文化礼堂,一应俱全的声光电控、真皮革的豪华座椅,令我们大开眼界。现任支书、村主任张耀林,在我们的惊叹中接话:“我是个搞建筑行业出身的,在2019年筹建大礼堂时,理念就是一品大臣的故里,要有一流的公众场所。这几年,不光满足了本村群众的文化活动和大型会议,还接纳了许多县直部门的党员生活会、工作会。县黄梅戏剧团与省市名角联合创演的《金光悌审和珅》大型剧目,当初就是在这礼堂里排练、磨合出来的,这戏演进了人民大会堂,火爆了北京城。”在通往礼堂的侧厅,是座独具匠心的金光悌廉政文化史馆。村妇联主任金独秀,人如其名,美丽大方,大学文凭,四年前选聘为村官的。她引导我们,讲解了廉史馆三大部分的内容,最后强调说:这几年,我们深挖老祖宗的资源,放大效应,弘扬廉政文化,被上级誉为“廉政文化第一村”廉史馆现成为省市县三级廉政教育基地。

在文化活动广场,安置着多种健身器材,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门场地。如今的中老年健身舞、年轻人的劲舞、k歌和体育活动等夜生活,沸腾了寂静的大山。每当入夜,每逢劳作间隙或节假日,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自发地集到休闲广场上,开展各自喜欢的文娱活动。村里还组织训练了一支响当当歌舞宣传队,引领着文明、健康、时尚和快乐,她们过去都是围着灶台打转的家庭主妇。前不多时,镇里把“庆五一、迎五四歌舞大赛”活动,特地放到这儿进行,县里好多领导和记者都来观摩,杨家河的歌舞队,在30多支表演队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金独秀颇有文采地说:“如今的杨家河人,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彻底颠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浪迹天涯找生活的人,像我一样都倦鸟归林,回乡创业就业。”

金上湾,白虎昂首、青龙环绕,好一个风水宝地。我们远远就被这儿氤氲的仙气所吸引。张支书说:这儿就是金光悌小时候念私塾的地方,那垄上的田埂、根亲堂的书斋,都留下了金光悌耕读传家的身影。走进仙地,右是根亲堂和“红军屋”,老祠堂原是金氏家族议事、祭祖之地,当年曾为红军活动所用,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红军屋”;左为金家书院,“家国情怀歌韵唱,根亲文化书传承。”正门的这副对联揭示了书院的主旨 。书院的墙壁上,展示着古往今来歌颂故乡的锦绣诗文,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当地乡贤的著作。作者中有一个频繁出现的名字叫金晖。他的祖屋就在金上湾,这位著作等身、德高望重的乡贤,退休后就常常静住祖地,潜心研究、挖掘金氏文化。四年前,村新届班子在群众大会上,以仪式隆重聘他为“杨家河村乡村振兴顾问”,他手捧大红证书,荣耀满满地接受、担当了。他在张支书的电话中,得知县老促会的朋友来到了杨家河,竟不辞劳苦,从200多里之外的黄州驱车赶了回来。就在匠心营造的书院里,他围绕“底气”和“底蕴”,与我们畅谈了杨家河在乡村振兴中,取得巨变的秘籍。

杨家河从七年前的“深度贫困村”,到2019年成为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村,2020年黄冈市文明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英山县四好农村公路示范村,2022年黄冈市清廉村居示范村。其底气来自党的三农政策,来自改造落后村的诸多倾斜措施。比如,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中,村里依靠县公路局挂点帮扶的机遇,把原来仅有一条通往山外的坎坷机耕路,变成了如今四通八达的标准化交通网络。当然,要把党的好政策和帮扶倾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充分放大运用起来,关键是要有个好当家。现任支书兼村主任张耀林,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是个敢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人。去年,为了整治新铺河2组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他八天八夜扎在那里,以青藤缠硬树、细火炒花生的锥劲,会上会下做拆迁工作。有个绰号“犟馿子”的老汉,开始抵触情绪大,骂骂咧咧说:村干部死爱好看,只知道搞路边脸面工程。他那突兀的路头的臭厕所,三番五次做工作都无济于事,这天早上一打开门,见支书就在门口站着,“犟馿子”有些惊讶道:支书来果早做么事?支书狡黠地笑说:我来看你起床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犟馿子”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先洗脸哦。支书堵上一句:那你从今天起,先洗屁股试试看!“犟馿子”被支书机智的一击,二话不说,当天自个儿把厕所拆了。其后,涉及48户的脏乱设施,全部顺利消灭了,同时把废掉的老路基扩宽到5米,路面一直黑亮到村部和邻村。

说到“底蕴”,那就是靠文化兴村。金顾问以金上湾文化塆落为例,诠释了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凝神”的重要性和长远性。金上湾将自然风光、农耕文化融合为一体,把乡村振兴的思路、办法、做法和结果,以人文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杨家河观光旅游的热点。前不多时,黄冈市诗词学会一行20人,在会长、原市政府秘书长王建明的率领下,到杨家河开展“送文化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活动。老领导和诗家们纷纷题诗,歌咏杨家河。在金上湾,老市长宋自重诗曰“官亭访古动幽情,来看乡村大振兴。何事蓦然生敬意?此间步步有书声。”金顾问如数家珍、激情洋溢的谈吐,让我们也热血沸腾、思绪万千。最后,他许愿般说道:一定要尽余生之力,一如既往协助村两委,踔力打造“文化杨河,名人故里”品牌,一定要把杨家河村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

离别的时候,我频频回望祖母的生养圣地,暗自抒怀:如果有那么一个山村,来了就再也不想走,那一定是杨家河; 如果有那么一块山地,就算离开了也终要归来,那一定还是杨家河!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