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冀鲁边区党政军机关驻 海兴小山一带的战斗岁月

2022/12/29  浏览量:     

海兴县老促会顾问、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武金琢作老区传统报告

革命老区海兴县是我的家乡,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冀鲁边区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冀鲁边区的党政军机关曾一度设在今海兴县小山一带。小山,又名马骝山,是沧州境内唯一的一座山,那时这里是一个区的建制,在我少年时候,就经常听到冀鲁边区在家乡小山一带的革命故事,虽然时间己过去80多年,但只要讲起这段红色历史来,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当时冀鲁边区所辖3个专区近20个县,而且海兴小山这一带十分偏僻,能把冀鲁边区的大本营迁到这里,是对这一帶党组织和人民的极大信任,这是海兴红色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也是海兴人民永远的荣耀和骄傲。

刘少奇同志于1942年5月对冀鲁边区作出重要指示

冀鲁边区根据地创建于抗战初期,包括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的大片地区。1942年6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险恶的时期,区党委新上任的书记王卓如到达今海兴县小山一带,党委机关驻在今苏基镇邢王文村(离我村大梨园仅四里路),边区政府、军区、政治部、后勤部等分别驻进邢王文村附近的曹庄子、山后、盘洼、冯家堡、狼坨子等十多个村及望子岛,担负起领导全区抗战指挥中枢的重任。之后,冀鲁边区所属的北海银行印钞所驻进献庄、马厂、傅常丰村,粮食总站、军械厂等驻进曹庄子等村,《烽火报》社驻进傅庄子、小山一帶;后方医院设在山后、曹庄子等村,被服厂先后设在张王文、大摩河、曹庄子等村,使这一帶成为冀鲁边区名副其实的党政军指挥中心。党中央对这一时期的冀鲁边区建设非常重视,刘少奇、罗荣桓等同志都作出过重要指示。1942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山东莒南县听取冀鲁边区汇报后指示:冀鲁边区战略地位很重要,是我们将来反攻的前哨阵地,一定要想尽办法坚守阵地,坚持斗争。刘少奇同志的指示给了边区党政军民很大鼓舞。8月份边区党委邢王文村召开扩大会议,分折日伪大“扫荡"后的边区形势,制定了坚持边区抗战的战略方针。随之,领导边区700万军民开展了反“扫荡"斗争,给予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冀鲁边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王卓如在海兴邢王文村

根据地创建于抗战初期,包括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的大片地区。1942年6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险恶的时期,区在这期间,冀鲁边区在这里创办了《冀鲁日报》。1942年7月,先是把1938年创办的《烽火报》随军区党政军机关由盐山一帶迁移到军区驻地邢王文村附近的傅庄子村,后又转到曹庄子、狼坨子等村。1942年12月,边区党委决定将《烽火报》与军区政治部办的《前进报》合并,成立《冀鲁日报》社。《冀鲁日报》在残酷的环境中坚持出报,为边区军民传送延安党中央的声音,报导抗日战争的消息,反映抗日军民的斗争和生活,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鼓舞军民斗志的号角,揭露和打击敌人的有利武器。

在海兴县印刷发行的边区党委机关报《冀鲁日报》

冀鲁边军区政委周贯五在海兴

在这期间,由冀鲁边区领导的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坚持在这里印刷钞币北海票,坚持与敌人进行货币斗争。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创建于1941年5月,先后在周良志、小山古地道和沃土村坚持印钞,1942年8月印钞组迁至献庄、傅常丰、马厂一带。印钞组设在献庄农民赵中伦家羊栏下面的一个地下室里,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印钞组印制了数以万计的钞币,对于冀鲁边区稳定市场物价、保证军需民用和发展生产、巩固根据地、战胜敌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冀鲁边区驻地一帶村村都建成了堡垒村,曹庄子村尤为突出。1942年7月,冀鲁边区党政机关迁至小山一帶后,军区后勤单位的兵工厂、被服厂、鞋帽厂、电台、情报站、粮站、医院、《烽火报》印刷厂陸续转到曹庄子村,从此,曹庄子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对军区八个后勤单位的后勤供应和保卫工作。一次日伪军突然来曹庄子村“扫荡",生产设备来不及转移,几个负责安全的村民连同他们的家人,把20多台制袜机全部藏到两眼水井里,从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医院的病床就设在农户家中,有时家家户户住滿了伤员。1942年日军在冀中地区进行“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军区转来100多名伤员住在曹庄子,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护理伤员,烧开水、做饮食,照顾得无微不至。当伤员们康复后回冀中时,全村老少到村头送别,伤员们个个流着泪依依不舍。

在海兴印制发行的北海票

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代司令员刘贤权在海兴

在这期间,冀鲁边区在这里安置冀中军区的有关人员进行整休。1942年,日伪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五一大扫荡”,冀中八分区教导队、冀中军区参观团和后勤人员500余人、武装宣传队70余人,还有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及冀中八分区二十三团,先后跳出敌人包围圈来到冀鲁边区,在小山、苏基一帶驻扎、整休,前后达4个月,直到9月份后陸续返回冀中。在此期间,冀鲁边区驻地军民倾其所有,为邻区的抗日勇士提供了衣食、住所等,两区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在海兴

在这期间,冀鲁边区党政军机关人员与驻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血肉相连。当时,边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常驻邢王文等村,政治部主任刘贤权常驻毕王文、苏基等村,军区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6旅副旅长黄骅常驻盘洼、山后等村,宣传部长李启华常驻大梨园等村,……驻村干部战士经常为房东担水、扫院子,驻地群众向亲人一样保护军区的领导与工作人员,结下了鱼水之情。新海县县委书记叶尚志曾在山后、小山村养伤一个多月。无棣县县委书记张晨光、新海县先后两任县长刘冠英、王飞等都在曹庄子村为躲避敌人搜捕居住过,受到了群众的保护。有一次,黄骅副司令员率领部队在大梨园村整休,突然遇到日军来“扫荡”,由于所带文件不便帶走,就委托房东林同堂父子帮助保存好,事后再来取。林同堂父子刚把文件藏好,敌人便来搜查,逼林家父子交出文件,林同堂父子异口同声说没见着,敌人胡乱搜查一遍没发现破绽,气急败坏地走了。数日后黄骅派秘书将文件取走,多次表示感谢,而林同堂父子却很平静地说,我们老百姓应该这么做!

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牺牲后葬于海兴小山脚下

在这期间,冀鲁边区军民与叛徒邢仁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3年6月30日,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第6旅副旅长黄骅在大赵村(今黄骅市)主持召开侦察通讯工作会议,叛徒邢仁甫(时任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115师教导第6旅旅长)派军区手枪队长冯冠奎借请示工作为名突然闯进会议室,当场枪杀了黄骅等7名同志、打伤4名同志、后又打死一名通讯员后逃窜。事件发生后,军区政治部主任刘贤权立即带领人员到大赵村把8名同志的尸体运到小山一帶掩埋,把4名伤员接到山后医院救治。同时区党委在邢王文村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党政军内揭发邢仁甫的叛变罪行,让军队干部战士认清真相,稳定了人心,控制了局面。最后邢仁甫只身一人投敌(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枪决)。经过这场斗争,边区的党政军民经受了考验和锻炼,更加团结一致,更加富有战斗力。

冀鲁边军区司令部参谋主任陆承道牺牲后葬于海兴小山脚下

1944年1月,抗战迎来了曙光,山东分局、115师决定: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成立渤海区。这时抗战已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从此,冀鲁边区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冀鲁边区党政军机关在今海兴县境内共驻了两年多的时间,两年多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却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给海兴县革命老区的人民留下了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给海兴增添了无上的荣光,并且转化成了激励海兴人民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家乡啊,我向您致敬!

​(作者:武金琢,海兴县老促会顾问,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