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读陈开枝《我的那些孩子》

2023/02/06  浏览量:   作者:谢汝羡  来源:中国老区网

《我的那些孩子》是《开枝印迹》系列丛书中一篇具有以情感形象特色聚焦凸显全书主旨的文章。纵观整套丛书,给读者总的感受是,广东省老促会陈开枝会长在坚实大地上走出来的一个个 “印迹”,都闪烁着“亲民爱民”思想之光。开枝会长说,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为人民解除困苦。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脚下印迹都围着“扶贫”两字。

《我的那些孩子》,这哪里只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这分明是发自大地母亲肺腑般的对儿女的呼唤!开枝会长的声声呼唤,情深似海,感天动地,不知震撼了几多读者。1998年正月初五,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在对口帮扶百色当地干部带领下,来到广西田东县梅林村贫困户班成连家探访。“呀,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呀!破烂的茅草房无遮无拦,八面透风,一家人都凄凉地蜷缩在火塘边。火塘里燃烧的木柴烟气重重,微微的火苗释放出有限的热量。两个孩子穿着破烂露体的单衣,在寒风中缩成一团,瑟瑟地抖着。一家人除夕夜也没吃上一顿饱饭。”“我揭开冰冷的大锅,里面除了清水,什么也没有。”此刻,开枝会长的心一阵颤抖,泪水模糊了眼睛,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这个苦难之家。考察团其他同志也纷纷解囊,当场凑了2700多元捐款。文章摹写了一个怎样撼动人心场面啊,读着此情此景你不会跟着我们可敬的会长一起流泪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阳春市河朗镇有一条偏僻的小山村名叫冷坑村,全村17户96人,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每年缺粮三个月。村民刘秦土一家八口,挤在一间18平方米的破屋里,全家同寝两张上无蚊帐下无席子的木板床。6个儿女,最大的15岁,最小的7岁,均未曾踏进校门。当时该镇拟将情况上报省以争取援助,时任市委书记的严某怕影响政绩不予同意。刘妻目睹生计无着,便抛下6个亲骨肉改嫁远方。倘若,倘若我们的开枝会长探视到此情此景,必然又是一个声声的“我的那些孩子”的慨叹!严某后来被绳之以法了,虽然直接原因不是因其“隐”冷坑村之“冷”这事端,但可以肯定的这同他对群众悲情的冷血、对百姓疾苦的漠视有很大关系。

2017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云南镇雄县盐源镇盐溪村十五岁的留守少年小龙(化名)喝农药自杀了。他留下的“爸爸,我死了你就不用愁了”的遗言令人心痛。有网友说:“在花季这个节点上选择自杀,小龙并非个案,深刻性在拷问谁谁。”百度一下,网友此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如何让“15岁”不再“迷茫”?非常需要如开枝会长所说的那样“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这四个“真”字,是扶贫也是救赎孩子于水火的真经实验。为了孩子,开枝会长是动“真格”了的。他为此募得广州市和香港各界2亿多元捐款,为百色地区新建改建242所希望小学、幼儿园,全区12个县(市)70多个乡镇,基本解决了6万多少年儿童入学难问题。其中香港彭基磷捐款3000多万元建立百色祈福高中;郑柱成捐款500万元创办“少数民族助学班”,助250多名优秀学生从小五至高三全额费用;各方资助建立了百色地区教师培训中心;广州各界捐款1300多万元资助6688名贫困生读书。开枝会长还以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为平台,在香港和内地多位著名企业家支持下,10年间在全国共资助了3500多名学子完成了学业。

这就是对一位“全国扶贫状元”丰富内涵的诠释:他使尽全身解数,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说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一点也不为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坚持?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持!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是一种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奉献精神!

2002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同时发表广东诗人黄承基创作的长诗报告《扶贫丰碑》在京首发的新闻。《扶贫丰碑》把扶贫工作与时代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以诗的韵律颂扬“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在广州对口帮扶革命老区百色中的光辉事迹,是一曲时代精神赞歌。

编辑:王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