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南充市老促会:产业扶贫情况调查报告

2018/01/10  浏览量: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内容。近年来,四川南充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产业扶贫,取得极为显著的历史性成就。近期,我们市、县(市)老促会对全市革命老区产业扶贫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南充市共有5个革命老区县。即仪陇、南部、阆中、营山、蓬安。其中仪陇、南部、阆中属国家级贫困县。营山、蓬安属秦巴山区贫困县。2016年,已实现了南部、蓬安两个贫困县摘帽。今年,仪陇即将摘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产业扶贫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全市革命老区产业扶贫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发规模大,覆盖广。产业开发是扶贫开发中的重头戏和“第一难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出台了一个个有效推进农村产业扶贫开发的政策,全市呈现出一派抓大产业、建大园区、带大扶贫的强劲势头。尤其是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同志和市委书记宋朝华同志分别抓的几个产业扶贫开发建设示范点,即仪陇县安溪潮村和黎明村、阆中市五龙村、南部县纯阳山村等,起了极大推动作用。市委朝华书记在赴南部县开展“回头看”“回头带”调研活动时即指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强化产业支撑,着力探索持续增收、致富奔康长效机制,让扶贫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各革命老区县(市)党委、政府也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相继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有力推进农村产业扶贫开发的政策举措,使全市扶贫开发上了一个大台阶,显现出产业扶贫规划、产业扶贫骨干培训、产业扶贫技术服务指导三个全覆盖。蓬安县创办跨乡连片“麦伦现代农业产业园”即覆盖了四个乡镇。营山县阳云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暨脱贫攻坚示范园”覆盖了朗池、丰产等乡镇10个村,幅园面积达28平方公里。特别是南部县的八尔湖环线脱贫奔康产业带建成了柑橘、香桃、脆香甜柚等多个产业基地,产业带覆盖了大堰、东坝、梅家、铁佛塘等四个乡镇,目前已达到百里、百村近十万亩的规模。其产业规模之大、覆盖之广、效果之好,不仅为全市、全省少有,也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先进典型。在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南部县作为继全国率先“摘帽”的江西井冈山市、河南兰考县之后,新一批26个脱贫“摘帽”县之首,获得全国性表彰。大量事实表明,思路明,决心大,全市农村产业扶贫开发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好成效,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措有力是分不开的。

  (二)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开发模式,全市产业扶贫开发思路新,活力强。大面积、全方位农村产业扶贫开发,不仅需要把广大农户有效动员起来,投入到产业开发中去,更需要探索和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极具内在活力的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开发模式,推动农村产业扶贫的开发和建设。从我们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全市农村产业扶贫开发声势大,成效好,一个重要因素,即在于建立起了诸如“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连结机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运用多种开发措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方,有效破解了农村产业扶贫开发中一直难以推进的利益联结机制问题。从各革命老区县(市)实践来看,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吸引业主和专重大户到园区创业发展;二是培育和引进了一批起带动示范作用的业主、专重大户;三是推进土地流转,为产业和专重大户开发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三条,互相作用,进一步推进了利益联接机制的有效建立,促进了大面积农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发展。进入产业园区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入园务工、利益分红等,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求真务实,抓住化解“三大短板”不放,全市农村产业扶贫开发举措实,成效佳。农村产业扶贫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资金支持难,人员素质低,销售渠道窄”三大“短板”不破解,产业扶贫开发就难以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各革命老区县(市),在农村产业扶贫开发中突出抓了“三大短板”问题的破解。一是根据国家政策许可,引导金融部门更多向农村产业扶贫开发倾斜,并在涉农资金安排和使用上,对专重大户、业主进行支持、帮助;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农村产业扶贫开发,尤其专重大户和业主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产业开发;三是打通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业务,使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能销售出去。正是因为破解了这“三大短板”,全市农村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

  二、存在问题

  产业扶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多,任务重,难度大。目前,全市各革命老区产业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显。从调查了解情况看,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点好于面,城郊好于边远山区,条件优者好于条件差者。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存在重水、路、房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产业培育和发展;二是抓短平快产业多,对长效增收产业培育不力;三是重业主引进和专重大户培育,忽视面上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培育和指导。

  (二)产业低质与趋同问题明显。无论点上,或面上,传统种养殖业占大头,特、专、精、新产业产品不多。同时,深加工不足,一些农产品处于“卖鲜”层次,附加值不高。由于规划、预测不足,个别地方已出现“物贱伤农”现象。

  (三)产业发展中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明显。突出的是一些专重大户、业主,只注重自己发展,不够顾及村民的利益。即使一些已通过各种发展模式建立起来的联结机制,也不太紧密,甚至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联结关系即会疏离,甚至消失。紧密型、长久型联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建立。

  此外,专重大户、开发业主金融贷款难仍未破解;土地流转具体政策在实施中不够完善,使产业园区建设受到制约。

  三、几点建议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和庄严承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会见面时的讲话中,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致富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这说明,扶贫攻坚,不是一般的民生工作、经济工作,而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道路与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头戏”。培植主导型产业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多更大努力。现在离2020年还有近三年时间。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省、市党委、政府要求,结合南充实际,参照河南兰考县、江西井冈山市经验,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着力发挥试点村示范与带动效应。因为项目、资金的相对集中,试点村产业发展工作既快又好,成效非常显著,显示出了极大的带动潜能和示范效应。探索发挥试点村示范与带动作用,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推动农村产业更加协调发展,是当前农村产业扶贫开发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建议在试点村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层次时,更多地需关注面上产业开发和发展。即把点的经验推广到面上去,进一步促进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着力激发贫困人口积极参与产业开发的内生动力。脱贫奔康必须得到群众认可。扶贫必须先扶志。产业化扶贫方式不同于单纯的社会救济方式,它更强调的是贫困人口的广泛参与。观念不更新,思想不解放,推进产业化扶贫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深度开发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须从上至下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大转变。大力宣传产业开发在扶贫攻坚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举措,宣传本地和外地通过产业开发发家致富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帮助大家牢固树立“只有产业兴,才能拔穷根”的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兴产业”为“我要搞产业”,充分调动业主和农户参与产业开发的热情,主动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中去。

  (三)着力化解和消除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因素。要充分利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再延长三十年契机,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培育和吸引更多的业主和农户,从事农村产业扶贫开发。可根据实际需要,再兴建一批农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区,搭建更多发展平台。加大业主培育和引进力度,培育更多的专重大户,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在目前“银行借贷难”短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可探索多元化筹集资金的渠道和办法,包括统筹国家涉农资金,吸纳社会资金,动员业主和农户自筹资金等,多方面化解产业扶贫中的资金难题。在不违背国家信贷政策的前提下,协调、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多向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倾斜,投入资金,推进农村产业快速发展。

  (四)着力探索和进一步建立农村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形成较牢靠的利益联结机制,方可有效推进农村产业扶贫的大发展。根据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首先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尤其在起步阶段不能仅靠农民的自发行动,各级政府应在引导、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其次,应帮助农民将分散经营聚拢在一起,形成规模相对较大的经济联合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再次,从长远来看,应鼓励各地不断锐意进取,加快探索出真正形成相对稳定、滚动发展、利益分享的经济联合体或者松散联合的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多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机制。这样,贫困户才能有效承受市场风险,同时也才能够分享到走向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实惠。

  (五)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和档次。把科技扶贫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主导产业,是农村产业扶贫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帮助业主和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搞好产业发展和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帮助他们把产业扶贫的着力点放在特、优、精产业和产品的培植上,逐步减少和淘汰附加值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的低端传统产业。再就是根据各地实际,可开办农村产业扶贫讲习所,开办农民夜校,广播电视学校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户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引导他们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束缚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再就是可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下到基层去,为农民产业开发进行面对面服务和指导。逐步做到每个扶贫基地有一个科技特派员。此外,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电子创业孵化平台,打造网络创新创业空间,切实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

  (南充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