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拓展养老服务 助力脱贫攻坚

2018/01/12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长治市老促会领导深入惠泽老年公寓考察调研

  我们长治是革命老区,现有国定贫困县3个,省定贫困县2个。截止2015年底,全市贫困人口为21776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占30%以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目标”,由此可见,如何确保全市老年人一个也不落地同全市人民一道如期实现“两个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响应省委、市委关于开展干部大调研的号召,近期,我们就如何在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目标”中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全市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2 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如同全国一样,我市也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截止2015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42万多,到2020年,将突破50万,且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等特征日益凸显,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机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形势严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上加强,政策上扶持,工作上落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政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医养结合模式势头良好;老年消费市场日趋繁荣;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取得成效。像长治县安馨养老院与第二人民医院共同打造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惠丰医院“企业医院+养老服务”模式深受广大入住老人的赞同;长治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一批有爱心的企业家,持续开展“爱心献老人,服务进社区”活动,有效地营造了敬老、爱老、为老的社会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养老服务的品质;城区安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百孝汇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太西社区紫金领秀站等都在做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上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潞城市东邑村的赵海英、城区南山田园的牛璐琳、黎城县赵家山村的吴玲霞等一批农村(社区)基层养老院院长,都被入住老人由衷地称为“亲闺女”。

  尽管全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全市养老服务业缺资金、缺设施、缺服务、缺人员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最大的短板是农村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广大老年人对幸福养老的追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基层干部对发展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当成重大民生事业去发展;二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较低的问题,而且服务基础薄弱,政策扶持聚集不够,专业组织发展滞后;三是在机构养老上,一方面是市区条件较好的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乡村养老院门可罗雀;四是医养分离现象突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多数老年人带病生存,生活不能自理者高达1877万。尽管老年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如此庞大,但是老年医疗养老总的满足率仅为15.9%,就是说,还有84.1%的老年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就我市而言也是如此,一方面是老年人的日常医疗和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另一方面是一些医疗机构的老年病科和康复科“病源不足”。五是农村的养老服务业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五保”老人和鳏寡孤独老人的服务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精准施策予以解决;六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老年人怕丢人不想住养老院,怕受罪不敢去养老院,怕孤独不愿去养老院,晚辈们也怕落下所谓的“不孝”之名,不想把长辈们送住养老院,致使多数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提不起来;七是农村老年人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仍然存在。“救护车一响,两头猪白养”、“全家合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和加以改进。

  二、切实抓好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发展养老服务业关键在于聚集需求。包括老年人普通生活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以及健康照护方面的需求。当前,老年群体的养老发生结构性变化,有钱、有闲、有意过上高品质生活的老人增多,从而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做好新时代的养老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站位、精准施策、优化结构、创新发展、健全体系、强化服务,扎扎实实地做好全市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各项工作。

  (一)着力补齐短板,发展居家养老。农村养老服务是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的短板。要强化措施,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一是建设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具有“日托”、“短托”功能的养、医、食、乐、学、为“六位一体”优质服务;二是以村为单位,打造智能化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及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和家政服务、安全守护、商品代购、信息咨询、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三是以乡(镇)、村干部、专业服务组织、志愿者为骨干采取“一对一”、“一站式”、“全频道”的服务方式,着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五保”老人和鳏寡孤独老人的养老服务难题,实现幸福养老;四是开展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示范县、乡、村创建活动。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2-3个示范县、30个以上示范乡和100个以上示范村,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实现全市千人以上行政村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幸福工程基本覆盖。

  (二)坚持以点带面,推进社区养老。社区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托。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方式,在城市社区建设品牌化、规范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网点。城区每个街道办事处、各县(市)政府所在地以及大型国企,2020年以前至少建成2-3个方便实用、功能齐全、规模适度、长效运行、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养老日间照料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老年人幸福养老的愿望与需求。政府要给予相应的建设运营补贴,着力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以人性化、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为定位,组织有专业资质的医师、护理师、药剂师、康复师、针灸按摩师、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上门服务。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解决“粗”的问题,用规模化、连锁化解决“小”与“散”的问题,用智能化解决效率低的问题。

  (三)科学规划布局,优化机构养老。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特色,方便老人,在全市规划、建设、整合、提升一批养老机构。对现有的养老机构要抓提升、强管理、优服务、显特色,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心中的“家”;二是到2020年,各县(市、区)都要建成政府主办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全覆盖。已经建成运营或建成后的公办养老机构,要按照我省出台的“公建民营”实施方案,坚持“积极稳妥、公开公正、管办分离、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的基础上,将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所有权的养老机构,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主体进行整体性的运营管理;三是规划建设市级康养产业园区。顺应广大老年人幸福养老的新需求和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新趋势,聚集全市主要的优势养老资源,发挥气候、文化、旅游、区位、产业等资源的支撑作用,在郊区规划建设市级健康养老园区,并将其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服务最优的机构养老示范点和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健康养老目的地。力争2018年完成规划布局,2020年建成运营。同时,在全市打造10个健康养老小镇;四是坚持开门办养老、开放办养老。把养老服务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同域外养老机构或相关部门合作,大力发展旅居式养老和“候鸟式”养老,不断提升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坚持医养结合,实现健康养老。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生命、幸福和生产力的基础。健康养老更是广大老年人的基本权利和迫切向往,而医养结合又是实现健康养老的重要抓手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我们务必深刻理解,狠抓落实。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落实《山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拓展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功能,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开通老年人优先挂号、优先就医绿色通道,至少5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面为入住养老机构和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市里应集中培养打造2-3个有代表性的、可复制的医养结合典型,每个县至少建成1-2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或医疗养老联合体。

  (五)构建“一台五网”,实现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生活安全与健康。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安全性与可靠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可拓展性相结合、可维护性与保障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子女的实时互动和服务资源的共享。考虑在全市建设“一台五网”智慧养老系统。“一台”,即全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五网”,即呼叫救助服务网、健康养老服务网、居家生活照料网、机构养老信息网和智能养老看护网。市里设立服务总部,各县(市、区)设立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元,建立智慧养老服务站,随时提供服务项目,随时交流相关信息,随时解决养老难题,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与实效。

  (六)弘扬孝亲敬老,实现文化养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做好养老服务业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养老需求将引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前景可观。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孝亲文化、敬老文化、善举文化,形成尊老敬老为老的社会风气;在全市开展评选“敬老模范”、“为老标兵”、“长治孝子”活动,编好写好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长治故事”、“长治段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养老机构,都要保证老年人有充足的文化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艺表演、书法表演、棋牌表演、体育表演;充分发挥孝亲联盟公益组织、各类志愿者协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汇聚起全社会养老敬老为老的强大合力;依法依规设立“孝行太行”发展基金,招募基金会员,众筹资金,规范管理,为养老服务注入更多的经济血脉。

  (七)事业产业并重,推动产业养老。养老服务业既是民生事业,也是新兴产业,更是转型发展的增长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的养老产业规模仅为4.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7%,而美国养老服务消费占gdp总量的比例为22.3%,欧洲为28.5%),目前,市场需求大,供给小,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按占比20%的规模计算,届时,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因此,我们习惯地把老年群体称为“夕阳人群”,把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称为“银发经济”、“朝阳产业”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的指示精神,着力打造养老产业发展新局面。一是在护理、医疗、养老服务三大领域发展养老产业;二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办福利机构为示范,社会其他形式办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服务为依托的老年福利网络;三是筹备举办长治市首届老年产品博览会,而后形成机制持续下去;四是实现养老产业与老龄产业融合发展。筹备建设上党养老产业园,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养老产业和老龄产业提供系列化、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积极有序地引导推进老年金融、老年保险、老年地产的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重要指示,把抓好养老服务业提高到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子孙后代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谋划、去对待、去推进。各县(市、区)都要建立健全有政府领导负责的养老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制定完善全市“十三五”养老服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把发展养老服务业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列入各级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年度责任考核,发扬钉钉子精神,层层抓好落实,同时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放宽市场准入。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晋政发〔2015〕39号),进一步放宽健康养老服务准入,实行“先照后证”,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养老服务领域,全部向社会力量开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股份制、ppp(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等模式投资建成养老机构。

  (三)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落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助补贴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及以奖代补制度;二是保障用地需求。经养老主管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三是加强金融扶持。政府设立养老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助、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盘活闲置资源。充分盘活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投资改造医院、学校、培训机构、楼堂馆所、疗养院等国有资源及其他可利用社会资源,用于养老服务业。

  (四)注重人才培养。采取招才引智、政企合作、政校合作、建设基地等多项措施,一是积极做好对养老产业建设领军人才和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激励工作;二是加强与有关高校合作,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膳食营养、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专门人才。三是大力度培养养老护理员,解决养老护工不足问题。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山西护工”培训就业计划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抓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

  (五)坚持融合发展。坚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放在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目标”大局中整体谋划实施。把发展养老服务业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同各项文体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同健康医疗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实现多类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新亮点,展现新作为,全面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再上新台阶,为如期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治市老促会康养办公室 长治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