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对武鸣区产业扶贫的调查

2018/12/29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了时代最强音,而产业扶贫以其覆盖广、效益长、返贫难等优势受到农民的欢迎及各级政府的青睐。武鸣区依托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发展以沃柑为主的产业,实施“中国沃柑看武鸣”战略品牌,2017年底,全城区以沃柑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超过72.5万亩。其中,沃柑种植面积达39万亩,是目前全国种植沃柑最多的县区。努力实现全城区农村精准扶贫和贫困农民精准脱贫。

  一、武鸣区产业扶贫现状

  1.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增强了自主脱贫动力

  根据武鸣区的农业特点及贫困户的需要,为确保产业覆盖贫困户率,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各镇政府的意见下,武鸣区确定的5个特色产业为:柑桔、糖料蔗、优质稻、牛、猪;2个备选产业为:桉,鸡。根据城区确定的5+2个主导产业,贫困村从中选择3为本村发展特色产业,及根据本村产业发展情况,再从自治区界定的69类产业中筛选1个产业作为本村备选的产业,引导本村贫困户(外出务工及无劳动能力外)发展确定的3+1特色产业,确保产业覆盖率达80%以上。

  为使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2018年武鸣区及时发动贫困户申报产业扶贫项目。制定并出台了2018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8年以来已经安排了710万多元用于扶持困难户发展特色产业;截止7月底已全部完成产业扶贫项目的申报、验收、公示、拨款工作,受惠贫困户1898户6711人。

  2.将品牌产业规模化,加快产业扶贫步伐

  近几年来,武鸣区大力扶持沃柑水果产业发展,极力打造“中国沃柑看武鸣”沃柑品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建设扶贫示范园,推进产业扶贫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城区扶贫办专门制定了《南宁市武鸣区贫困村特色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园建设实话方案》,计划2018年预脱贫的13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建成一个示范园,已脱贫的村也要建成7个以上示范园。为推动扶贫产业园的创建,城区利用“扶贫活动日”举办3次创建示范园现场会。目前,已有24个贫困村上报贫困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方案,两江镇福江村、仙湖镇六冬村已完成示范园的种植。

  3.积极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近几年来,武鸣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广上林县“两培两带两促”(即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土人才回流创业,促进农村基层党建)的成功经验,紧扣“精准选人、能力培养、孵化创业、带动增收”四大环节,加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创业有能力、带贫有成效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2018--2020年,全城区40个贫困村平均每个村培育5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共计划培育致富带头人200名以上,每个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5户以上贫困户,总计带动10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培育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2018年完成培育120人以上,2019年完成培育80人以上,2020年巩固提高。目前,已委托广西大学农学院组织开展第一期12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技能培训。

  4.积极引导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为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模式,武鸣区印发了《南宁市武鸣区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鼓励贫困村发挥本村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符合村村实际的项目。目前,已有部分贫困村上报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仙湖镇渌雅村50千瓦光伏项目已建设完成。

  5.鼓励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激励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武鸣区制定了《南宁市武鸣区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激励办法》,积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目前,武鸣区已认定48家农业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产业,企业与贫困户合作,为稳固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继续组织发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评审第三批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目前已有13家企业提交申报书。

  二、存在的问题

  1. 大产业覆盖不到小的贫困村。许多村致贫的原因,大多是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地处边远山区,大规模种植而形成产业的可能性不存在。像灵马镇许多边远村屯,地处丘陵山区,坡徒路险,根本不适宜水果等产业发展,城区里极力打造的沃柑等水果产业在这里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引不来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无法从中受益。

  2. 小块土地分割影响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后,绝大多数村将全村所有土地均衡地承包给农户,而且为了公平起见,肥瘦远近地块分割后“人人有份”,使得每户所得土地零零碎碎,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无法规模种植形成产业。

  3.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办法不多。没有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不能解决贫困村的问题。近几年来,城区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效果不佳。

  4. 缺乏领头羊、带头大哥,贫困户找不到门路,没有发展产业信心。贫困户致贫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做哪个产业能至富,做了产业能不能致富,怎么做产业。这些都是要有身边的人来带路引路做示范,才能带动贫困户有信心去发展产业。但由于区位、交通、土地方面的原因,许多有能力的人都到外面发展,使得许多贫困村土地等资源闲置,贫困户信心不足,无意识去发展产业。如何让更多的外出能人回归村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1.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策”工程

  “一村一品”指的是每个贫困村至少要有一个产业品牌,以一个相对大的发展环境来带动贫困参与发展产业。武鸣区府城镇永共村距镇政府1.5公里,是南宁市级贫困村,辖10个自然屯,耕地面积3850亩,人口26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从2012年起,该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哈蜜瓜产业,现在已发展到连片1000个大棚500多亩,并于2016年成立大棚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哈密瓜产业已成为永共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这个村实现整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哈蜜瓜的种植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吸收了周边贫困户等富余劳动力,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永共村的这“一品”,已使该村2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一户一策”指的是,对于某些村无法实施“一村一品”时,或一些贫困户无法融入到“一村一品”时,对贫困户进行“因户施策”。比如,灵马镇坡江村有七户贫困户,但由于坡江村坡高路徒,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很难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为此,该村就实施“一户一策”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一户搞养牛,每年养两头牛,每只牛养一年多可卖得8000到10000元;有一户到离家不到一公里的农家乐打工,一个月也有近两千元的收入;另有一户则养猪兼打零工。这些贫困户都靠这“一户一策”实现了脱贫。

  2.引导村民做好土地“内部流转”集中土地发展产业

  在联产承包时,农户承包的土地,被分割成好多块,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这很不利于农户发展产业。为此,就要引导农民实行内部土地流转,用置换的方法,把各户分散的地块集中起来,用于连片发展农业产业。府城镇四明村采取“土地内部流转”的办法,连片种植600多亩葡萄提子,2018年亩产1200公斤,总产达72万公斤,总产值720万元。如果没有“土地内部流转”,就不可能连片种植,就不能形成产业。

  3.发展集体经济还得靠村里

  目前在武鸣,村集体经济不错的村,都是村里有由集体经营的山林或土地,依靠这些资源确保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更多的村没有这些资源,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时,已将山林和土地全部让农户承包,因此,村集体再没有经济来源。现在,一些村靠在村里建冷库或水果初加工收取租金来弥补村集体经济,而这些投资也大多由上级财政或上级引进的资金,这样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其极限性,许多村无法复制。在这种情况下,村的集体经济还得靠村里来发展,由村里根据村里的资源,来确定自己以怎么投资,投资什么,从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收入,从而发展壮大经集体经济。而有了集体经济,就能更好地支持贫困户脱贫,更好地造福村民,让村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让能人回归村里做“带头大哥”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交通、区位、资源等不利因素使得村里穷而导致人才外流,而人才的外流更加重了村里的贫困,并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村村通水泥路后,村里的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了,能人在村里也可以有用武之地,是时候提供良好创业环境让能人回归村里了。锣圩镇清凤村能人潘荣华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回到村里,利用山弄里良好的生态条件,创建“广西武鸣富胜农牧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引进良种肉牛进行养殖,2017年牛存栏1201头,销售肉牛3800头,每头利润2000多元。招收村里人到公司基地工作,收购村民秸杆作青饲料,更重要的是,也让村民感受到,养牛也是一条增收门路。该公司负责对农户培训,免费提供牧草种、玉米种和收割,组织农民种牧草、玉米做青饲料,带动周边农户250人,其中有175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还组织贫困户贷款入股参加公司年度分红。这样,这个回归村里的经济能人潘荣华通过在村里办公司,使得村里群众增加了收入。

  5.以产业品牌助推扶贫攻坚战

  近几年来,武鸣区依托土地、交通、区位和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助力扶贫攻坚,到2018年全城区水果种植面积已达72.5万亩,其中柑桔类49万亩,香蕉10万亩。在柑桔类中,沃柑种植达39万亩,一跃成为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武鸣区通过生态化提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集群化延伸、电商快车销售及召开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研讨会、沃柑上市新闻发布会等措施,精心打造“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发展壮大沃柑产业,全力助推扶贫攻坚战,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如何将这一水果产业品牌来助推扶贫攻坚战呢?这是值得思考和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力支持农业公司发展沃柑产业时,不是看种植面积多规模大的企业,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如何在发展壮大企业中惠及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要支持扶持就支持扶持能最大限度带动农民群众增收的沃柑种植企业。比如,位于广西县级示范区——武鸣区小皇后休闲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濑琶村的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本企业只种植了1010亩沃柑,却带动周边群众种植15000亩沃柑。也就是说,这个企业还负责入社社员15000亩沃柑的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让农户依托这艘大船出海,技术和销售都得到保障,降低了群众发展水果产业的风险。像这样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

南宁市武鸣区老促会

  (执笔:卢大任)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