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桦川县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2020/09/20  浏览量:     

  黑龙江省桦川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是“八女投江”冷云烈士和著名的抗联英雄赵敬夫烈士的故乡,是张闻天开展土改运动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被誉为红色革命基地。

  桦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省十弱县。全县总占地面积2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万亩,总人口22万,其中农业人口 15.9万人。全县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全县共选派2609名帮扶干部,组织了119个包村单位,对全县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一对一全覆盖的帮扶。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高质量完成了减贫任务,全县贫困人口实现“清零”目标。2019年3月,桦川县迎接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5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10月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并且做到“四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确定的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全部实行动态管理,有效防止了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一、主要成效

   1.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强化

  脱贫攻坚以来,全县45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通村道路全面实现硬化,村民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村村通广播全部安装维修到位,村民了解掌握扶贫政策和脱贫致富信息更加方便了;文化广场全部按标准建设,器材设施全部配齐配全,村民茶余饭后娱乐、健身有地方了;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村医全部持证上岗,村民看病、买药更加方便了;所有贫困村实现光纤通达,宽带接入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村民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加便捷了。

   2.贫困户脱贫

  贫困户在稳定增收、基本生活、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方面实现了“五个有保障”,贫困户房屋得到修缮,村路得到硬化,饮水得到保障,持续享受产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贫困户收入提高了,整个精神面貌也变好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目前,全县5804户117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4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从2016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中位居“a”等次前列,2019年10月,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农村综合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加大了住房、饮水等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更加优美了,农民更加满意了。二是农村信访稳定由“闹腾村”向“和谐村”转变。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突出问题化解了,群众心里更加敞亮了,农民更加满意了。三是农村产业项目由“独享利益”向“共享利益”发展转变。产业项目带动能力强,群众收入越来越高了,带动能力越来越强了,农民更加满意了。四是教育医疗支出由“家庭独担”向“政策保单”转变。贫困人口看到希望了,孩子上学不发愁了,有病不闹心了,农民更加满意了。五是农民业余生活由冬闲“猫冬打小牌”向冬忙“打工去挣钱”转变。农民致富愿望更加迫切了,冬天外出务工多了,村里闲人越来越少了,自立自强的志气更高了,农民更加满意了。六是党员干部帮扶由过去简单化的“打个站、送点物”向现在的“动真情、解难事”转变。与群众交谈贴心了,帮群众做实事多了,矛盾解决到位了,工作方法对路了,农民更加满意了。

   二、主要做法

   1.抓产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统筹分配”思路,支持县乡村扶贫产业发展,实现全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个扶贫产业带动。出台《桦川县引导和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等产业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投入力度,推进县级五大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培植乡村新型带贫经营主体,通过就地就近务工增收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互助联合体+贫困户”等带贫模式,通过贫困户参与带贫主体经营、销售等形式,形成土地流转、带地入股、就地务工等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

   2.抓教育扶贫。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寄宿补助金、在校就餐补助、乘校车补助和生活补助等教育资助政策。出台《桦川县“控辍保学”实施方案》,按照“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行业部门控辍保学的责任,通过七长(主管县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负责、台账管理、家访登记等方式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全县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

   3.抓健康扶贫。全面建立医疗保障工作机制,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大资金投入,精准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政策,县财政为贫困人口全额补贴基本医疗参保费用,严格执行上级医保报销标准,切实减少家庭医疗支出。新建中医院综合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项目,全县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落实“一免五减”政策,减免贫困患者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费用。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贫困患者享受县域免押金住院政策。实行“一站式”服务,全县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实现贫困人口每年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

   4.抓住房保障。坚持“四清、五法、两严格”的工作机制,全面确保贫困群众都住上安全房暖屋子。2017年12月,桦川县代表黑龙江省迎接了国家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验收,受到好评。坚持户数清,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县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进行鉴定。坚持意愿清,严格执行了村民申请、乡镇审核、县级把关等程序。坚持类别清,依据鉴定结果和房屋状况,确定了改造类别。坚持任务清,制定《桦川县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推进组,形成了“县级主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部门协调推进抓、乡镇具体落实抓”的工作机制。采取“建、修、买、租、进”等5种方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三类人群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签订“四方协议”(村民、村委会、乡镇、施工队),实行全程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管理,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对验收合格的危房改造贫困户统一发放补助资金。

   5.抓金融扶贫。紧扣“实现扶贫小额信贷有效需求全覆盖”目标,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7亿元,实现符合条件贫困户能贷尽贷。制定《桦川县扶贫小额贷款实施方案》。出台《桦川县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桦川县扶贫小额贷款风险防控方案》等文件,严格执行了户申请、村审核、乡(镇)复核、扶贫办确认和银行调查、县贷审批委员会审批、村级公开公示等程序。县政府与鲁证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合作,在全国首家开展玉米“保险+期货”整县推进业务,工作成效获得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充分肯定,工作做法得到新华社等媒体宣传报导。

   6.抓综合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政策,制定落实县级政策,确保“兜得住、兜得准、兜得好”。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及时纳入低保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在全面落实上级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4项政策基础上,针对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等困难群体,出台提高集中供养五保人员医疗救助比例、资助贫困户入住合格养老机构和发放高龄津贴等9项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兜底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需求。

   7.抓就业增收。通过培训推介、公益岗位开发等方式,实现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技能培训和职业推介带动就业,举办养老护理、特色种养等技能培训班,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举办扶贫招聘会,发布招工信息,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出台《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星级评定标准和奖励补贴实施细则》,吸纳贫困劳动力入企入社就业。同时,依托县乡产业和政府投资类项目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采取贫困户申请、村屯申报、乡镇审核、部门批准的方式,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村级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等原因,个别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后续巩固提升中应加强村级产业发展,延伸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加工链条,使农户增收的渠道更宽。二是部分农户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农村人口中因病致贫群体等所占比例较大,部分人口长期缺乏良好的生活和就医就诊习惯,慢病患者容易转变为大病患者,造成医疗支出增加,进而导致生活困难。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兜底保障脱贫的压力大。

  四、几条建议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政策内容、实施方式的细化和调整,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建议向五方面转变。

  一是抓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在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一二三产同时兴旺,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要结合各地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拓展延伸,实现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

  二是抓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在两大战略的衔接中,要严把三个原则:要严把“环保”的原则,我们引进的大项目,只要有破坏青山绿水的隐患,即使是金山银山也要拒之门外,绝对不能出现“公地悲剧”成为“公共悲剧”。要严把“四生”契合的原则,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者互相照应,绝不能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远离生产场所,或为了挣钱破坏生态环境。要严把村民利益的原则,生态宜居不是外地人、城里人的宜居,而是长久居住在村的村民宜居。外地人和城里人都只是过客,而原住民需要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那里生产生活。

  三是抓移风易俗,实现民风淳朴向乡风文明转变。重点应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人居环境的治理。二是家风家训的践行。三是村规民约的执行。

   四是抓依法治理,实现强化普法向治理有效转变。当前在县级层面,“三级书记”抓扶贫在农村力度最大、最有成效,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主要经验就是各级书记一起抓,应将这一举措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当中。尤其是针对乡村治理,乡镇干部要解放思想,不能仅靠政府主导,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合力打造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抓好法治建设,靠法治推进发展,靠法治调处矛盾,靠法治打击黑恶势力,靠法治扶正驱邪。

  五是抓民生改善,实现暖衣饱食向生活富裕转变。抓好增收问题,要积极做好三件事,第一就是要发展好传统农业,不离土不离乡;第二就是抓好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第三就是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抓好精神文化问题,在“扶志”“扶智”的同时,还要“扶制”。把适应精神需求的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提高认知度、兴趣度、参与度,提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桦川县老促会)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