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兴化市沈伦镇扶贫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0/09/27  浏览量:     

老干部、志愿者和脱贫户座谈会

村扶贫组长座谈会

走访贫困户调查

  近期,根据江苏省、兴化市老促会有关开展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通过对部分乡村干部、贫困户和扶贫志愿者的座谈,对部分脱贫户和职能部门的走访,以及对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就我镇贫困户脱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兴化市沈伦镇是苏中革命老区。全镇7730户25706人,2016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92户1090人,分别占比10.2%、4.2%,至2019年底镇全面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主要特点:

  1、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推进有力。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正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和相关部门参加的扶贫办公室,建立了 “一对一、多对一”帮扶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强势推进。据初步统计:全镇召开各类专题会8次组织动员推进;组织单位干部职工367名落实接对帮扶责任,签订目标责任状367份。

  2、求真务实,帮扶机制切实有效。为精准对象精准帮扶,镇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动态调查监测帮扶贫机制,精准掌握了贫困户脱贫状况;建立了一村一品产业带动帮扶机制,村产业带动23户贫困户参加种养殖;建立了村企共建就业帮扶机制,本镇村企吸纳4个贫困户就业,走出去应聘就业5个贫困户;建立了党群同频共振爱心助困帮扶机制,村村建立了爱心帐户,累计为贫困户捐款29万元;建立了扶持政策保驾护航帮扶贫机制,保障了27户30名贫困学子就学,为117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纳入医保,享受医疗救助31万元。

  3、成效显著,脱贫户幸福感增强。从调查走访情况看,脱贫户对扶贫工作普遍称赞。一是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据统计:2016年人均纯收入7605元,2019年末人均纯收入14396元,年平均增长23%。二是特殊困难得到救助。据统计:四年来用于贫困户助学资金6.8万元;助困资金8.8万元;助医资金2.6万元;其他(发展等)资助3.8万元。脱贫户在座谈会上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好制度,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三是发展信心得到增强,多数脱贫户对今后发展有思路、有基础、有信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镇脱贫目标已经完成,“四不摘”的工作仍在继续,但在调查中我们感到脱贫户的一些问题仍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1、解决脱贫户不返贫基础仍较脆弱。一是现有脱贫户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强。据统计,产业脱贫户8户,其中:有较好发展基础的2户,占25%;松散小产业基础不牢的6户占75%。就业脱贫户26户,其中:有较为稳定就业2户,占7%;临时打工24户,占93%;脱贫户中有劳力的159户,占20.1%,而有技能的劳力只有18户,占2.3%。返贫风险系数很大。二是现有低保户可增收空间不大。据调查,低保户(靠政府补差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增收难,据统计:低保户中有劳力的77户占9.7%,(不包括残疾劳力237户),从事种植业的771户占97%,从事二三产业的21户占2.7% 。靠自身发展增收脱贫能力不够。三是现有五保户政府兜底补助将不断增加。据统计:全镇脱贫户中五保户371户376人,集中供养21户22人占五保户5%,省补助标准每人每年8160元,镇去年用于五保经费306.8万元,四年每年递增4.4%。随着补助标准保障要求的提高,镇财政保障风险压力也将不断提高。

  2、防止新生贫困户的机制仍需完善。据我镇动态监测:除建档立卡户外,五年来新生贫困户(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扶贫标准)有121户占1.56%。一是防止因病致贫机制。据统计:五年来因病致贫新生贫困户有102户占84.3%。据随机对有重大疾病六户的调查统计,医保报销120385.35元,占68.29%;自费部分医疗费55892.05元,占31.71%,(不含交通、住宿、伙食、陪护等其他费用)。医疗保障机制仍待完善。二是防止因灾致贫机制。据统计:五年来因自然灾害或火灾等重大变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致贫新生贫困户7户,占5.8%。户均损失3万元,补偿救济0.42万元。农村家庭财产参保率不足51%,保险补偿和社会求助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防止因缺失致贫机制。据统计:实际收入水平低于扶贫标准的农户12户,占9.9%,其中农户缺劳、缺技(智)、缺钱(发展资金)等。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机制仍待完善。

  3、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仍待强化。一是任务意识很强,扶贫“初心”意识仍待强化。在调查中只要一提到脱贫攻坚工作,大家都异口同声讲我镇脱贫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但从共产党人初心角度来思考,如何防止脱贫户返贫、防止新生贫困户的认识和意识并不强烈。二是突击推动力很强,持续推进力仍待强化。调查表明:我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挂钩帮扶考核监督体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强有力推进作用,但在巩固脱贫成果和持续扶贫的征程中,挂牌的市乡镇扶贫工作办公室的推进力还有待强化。三是扶贫政策性很强,执行落实力度仍待强化。调查中我们感到:扶贫政策具有很强的行政性和指导性,但规范性和强制性仍待强化。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持续实施现行扶贫政策,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要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标准不变,坚持“四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工作要求不变。持续落实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措施,持续落实务实高效的扶贫推进机制,继续加大开发性扶贫工作力度, 继续加大保障性扶贫的落实力度,确保实现由被动式帮扶向积极预防脱贫户返贫转变,由达标式脱贫向持续脱贫转变。

  2、建立完善扶贫新的机制,有效预防返贫致贫。一是建立完善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机制。在确定依据上,将单一以收入标准为依据改为以收入支出并重为依据;在进退管理上,将一定几年不变改为以年度实际情况实现动态调整;在认定程序上,将以乡村认定改为以乡村和职能部门以及村民共同认定。二是建立完善预防返贫致贫新的机制。完善医疗保险新机制,在减少投保和增加大病补偿标准上完善;建立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受灾保险、救助、补偿等相衔接的新机制;建立完善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三农持续扶持(特别是对贫困群体扶持)的新的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预防致贫和持续扶贫机制的有效建立和完善。三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脱贫标准新的机制。建立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指标、既体现与时俱进又体现因地制宜、既能激励贫困户奋进又能体现共享发展成果的脱贫标准新机制。

  3、建立健全扶贫新的体制,加大长效推进力度。组织要职能化:着力构建部门单位为主体,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党员干部大帮扶的工作体制(要将扶贫工作作为部门工作职能,而不是挂牌机构或临时工作小组),确保有人管。工作要常态化:着力制定落实持续扶持贫困群体的工作职能规划计划(要将扶持贫困群体作为“不忘初心,执政为民”底线工作常抓不懈),确保日常管。推进要法治化:着力加快推进扶贫减贫工作由行政化向法治化迈进的进程。确保扶贫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法化轨道。

  (兴化市沈伦镇老区分会 田明荣)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