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振兴乡村产业的实践探索

2020/11/20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在连续创建7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去年又成功申报并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建成园区面积19.03万亩,粮油种植、以螃蟹养殖为重点的水产和林果茶蔬种植为主导产业,其面积分别占已建面积的34.7%、40.5%和24.2%。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的骤然崛起,成了园区产业重要支撑。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主要做法

  坚持因势而导,推进规划引领。高淳区近年本着“绿色、规模、高效、增收”发展要求,根据潜在资源优势,结合国际慢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水乡慢城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多次会同高校院所专家、相关部门人员及街镇,对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分期进行详细调研、科学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布局和争取科技支持,完善农业经营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相继建立永胜圩现代农业产业园、武家嘴农业科技园、龙墩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桠溪、东坝、固城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永胜圩砖墙片区率先启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对园区产业实施提档升级。2020年初已按“生态化改造、科学化管理、优质化服务”规划及其功能要求,将园区按500亩划分一个工区,共划为40个工区进行全力打造,逐步建成集“优质化育苗、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智能化管理”等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养殖区。改造工程陆续完成,并招标投放运营。

  坚持形式多样,突出规模经营。利用“引”的办法,招引一批经营大户进驻。2010年以来,龙墩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20多家经营农户,租赁园区2万多亩土地,发展经济林果、休闲农业、有机大米等产业,取得明显成效。采取“扶”的方式,鼓励和扶持金陵首富村武家嘴村,异地流转东坝青山片区6000多亩土地,成片开发有机大米、有机蔬菜、有机瓜果,新建一批休闲农业观光设施及农产品加工、培训服务设施,建立了武家嘴农业科技园。坚持“培”的思路,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园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原为一个名不经传的螃蟹经营门店。经过多年培育,现发展为集螃蟹养殖、营销、科研与系列服务为一体的螃蟹经营农业企业。近年仅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螃蟹、培育蟹苗2000多亩,年自营和直接帮带社员实现螃蟹销售上亿元。2010年成立的青松联社,横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泰州5个省辖市,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市域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拥有社员3218个,其中水产专业合作社21家,水产养殖户2982户,农产品经纪人216位,基地养殖面积13.68万亩,带动10多万农户增收致富,成了园区产业排头乓。

  坚持配套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发挥科技型企业研发团队与乡土人才作用,与高校院所加强联姻,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研发平台,着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研发,组织农业新技术推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借助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和星创天地,建立服务载体等。重视和加强专业市场建设,推进农产品及配套产业物流。先期多渠道筹资,投入6亿元,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的水产专业市场,并以此为龙头,建成集农产品交易、水果批发、渔需物资为一体的市场群;新建淘宝网特色中国.高淳馆,后升为南京馆,入驻商家380多户,同时带动养殖与经营一体化的电商、微商发展。2019年又投入50多亿元,异地新建18.4万平方米的“中国螃蟹城”,近期投入使用,将成为周边及华东地区以水产为重点的物流中心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持多元体制,提供发展保障。以区或街道、镇、村为主管单位,建立产业园区领导及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其规划制定、实施和日常管理,重视和加强产业园区的领导和管理。争取、吸收省市区供销社合作。去年底对永胜圩片区2万多亩养殖基地,实施土地流转,自投5.8亿元,并由省市区供销合作社分别出资,入股江苏青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参与和指导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合作共建,打造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聘请青松合作联社法人代表邢青松出任新成立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将“青松固城湖螃蟹”品牌“理念、技术、经验”及系列服务,融入产业园区发展、提升,加速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可喜成效

  传统产业转型加速。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了小户经营逐步融入大户并向大户经营集中,在实现与经营大户利益联结、带动持续增收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度存在的“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的小农经济状况。耕作方式,从播种、收割到加工等农业耕作和管理,实现了由人工操作为主到全程机械操作与智能管理的转变。经营方式,实现了由单一农作物耕作向“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态势。

  规模产业示范带动。产业园区特色规模农业,特别是以螃蟹养殖为重点的水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水产养殖及其饲料、水草、冰鱼、鲜螺以及包装等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劳动力就业增加。园区示范效应带动全区20多万亩螃蟹养殖,带动近10万人从业。仅桠溪街道原国华村,为配套水产养殖种植水草2万多亩,带动该村近千人就业及590多户、1500多人实现增收。

  绿色产业效应放大。园区生态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及乡村旅游业蓬勃兴起,增加了域内人气、财气、精气神,更为推进美丽高淳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近年东坝街道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通过打造绿色农业基地,种植有机水稻3200多亩,发展集“有机稻种植、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乡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实体经济,促进了“集体强、百姓富、乡村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被评为全国农专业合作示范社、省市文明村。

  农民增收持续拓展。规模经营的推进,小户经营承包土地转出,除分享政策性补贴外,年亩租金收入可达800元-1000元,多则千元以上。土地入股、农民打工收入增加。仅砖墙镇永胜圩片区产业园流转的土地,村民从中每年每亩获得土地租金1000元,红利分配1000元,打工薪金1000元。龙墩湖产业园,所属4个行政村、4000多户2万多亩土地转出,年亩租金收入800元以上,剩余劳动力有劳动能力的,已进入园区或其他行业打工。仅龙湖公司,常年用工60多人,季节性用工200多人,年支付劳务报酬500多万元,打工者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三、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丘陵地区与半山半圩区经济林果为主,产业规模不大,农产品销售主要靠零售,常出现“卖难”。圩区水产业形成较大规模,但近年结构性矛盾和市场变化,加上养殖、经营水产参差不齐,效益持续提升难、农民持续增收难成为关注焦点。园区升级与政策配套的矛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地方尚不配套,改造、提升缺乏财力支撑。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力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矛盾。一方面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反映粮油生产比较效益低,收入难提高,且规模种粮配套设施不全,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高效农业与抗御风险的矛盾。一些产业园升级,整体效益提高,但生产经营成本也明显上升,实现预定效益目标仍存在较大风险预期,等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作为支撑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既是高淳现代农业发展的支点,更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探索。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联系实际,采取相应对策,顺势而上,克难前行。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要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围绕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继续增加对园区建设的扶持,尤其是在设施建设项目上加强资金支持;加大力度,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指标;完善粮食生产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有必要建立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种粮农户提供清理、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满足农民售粮需要;不断健全园区领导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公司制,加强对出资者的资金管理;落实编制、充实园区管理人员,为推进园区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要进一步培植经营主体。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区外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鼓励有识之士下乡回乡创业、培育本土实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实体,推进品牌引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施产销联动,促进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坚持科技助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并从项目建设、信贷资金、乡土人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尤其要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工程,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到园区基地一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及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

  三要进一步健全风险机制。农业经营实体及其经营者,应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既大胆闯、大胆试,又注意研究经营、市场,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采取对策办法,克服和减少风险。要通过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建立和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和维护合作双方利益特别是农民的利益,真正实现“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目标机制。要通过夯实园区基础和完善服务,为经营主体创造创新发展条件,从多方面提高抗风险能力,使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四要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企业合作经营,拓展渠道,融入城区企业食品加工,延伸螃蟹等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和发展配套产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加产业配套,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慢城优势、水乡特色以及即将创建成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即将建成的固城湖跨湖大桥等,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加速发展全域旅游,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加新动能,探索和拓展新路径,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高淳区“三会” 李云)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