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陈策楼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8/18  浏览量:     

  最近,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老促会根据市老促会开展“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调查的要求,组建调研组并在会长卢正旺的带领下,对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是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的故乡。这里,曾经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发祥地之一。

  该村地处黄州区东北部,距城区25公里,东临长江支流巴河,北依大别山余脉烽火山;版图面积2.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52户1251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3名。全村2020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830元。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市级生态治理示点村”“市级文明村”“红色文化示范村党组织”“湖北省首届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市区老促会领导在陈策楼村召开座谈会

  市区 老促会领导在陈策楼村调研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这是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故居

  陈策楼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二、主要经验

  近年来,陈策楼村不断完善“红色引领、绿色振兴”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红色美丽示范村庄建设工作。

  (一)围绕“党旗红”,建强村级组织。一是筑强战斗堡垒。设置经村党总支—党支部—垸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五级联动机制,紧扣“四个群众”,建立覆盖全村和各特色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引领作用。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先后整合各项资金800余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政治生活馆、聚星讲堂、澄心园、星火园、聚星文化长廊、百姓大舞台、户外党校等党员群众服务阵地。三是实现党群联动。突出“岗在垸组”,引导垸组党员争做紧跟党走扛个旗、工作落实牵个头、跑腿办事出个面、邻里纠纷说个话、群众有难搭个手的“五个先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党群关系。

  (二)围绕“精神扬”,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建强红色阵地。以陈潭秋故居、陈策楼革命烈士纪念园、陈潭秋中心学校(陈潭秋等在革命早期创办的聚星学校)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圆心,打造标杆,辐射周边县市。二是深挖红色精神。组织党史、革命史专家团队对陈策楼红色革命精神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创作出《丰骨,陈潭秋画传》《黄州英雄》以及红色舞蹈剧《曙光》,红色情景剧《我们的季节》,歌曲《陈潭秋,你在一口乡音里》,黄梅戏《陈潭秋》,群众广场舞蹈《潭秋故里颂小康》等一系列红色文艺作品,宣传推广新时代“潭秋精神”。三是丰富活动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密切联系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通过定期组织“红五月”青少年祭英烈、清明公祭人民英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在校青少年学生红色研学旅行等活动,搭建宣讲平台,丰富宣讲载体,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三)围绕“产业兴”,促进融合发展。一是坚持内外结合。现有3家现代纺织企业、1家水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小型加工企业和2家新农村连锁超市,建有高标准农田(优质水稻基地)660亩,优质水产养殖基地面积460亩,无公害认证林果基地面积300亩。以村属固定资产为资本,探索与大型旅游公司合作发展新型旅游产品的模式,加强红色棉纺商标、产品等研发力度,培育红色旅游文创衍生产品。二是推进农旅融合。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村庄建设相契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依托村内丰富的湖塘水资源和已初具规模的黄桃、梨、冬枣、葡萄等生态采摘农业优势,建立了金梦水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进红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水面休闲渔业旅游等相融互促。

  (四)围绕 “治理善”,加强基层自治。一是健全基层组织网络。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制订村规民约,强化“五治合一”,发挥乡贤、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创新建立和完善“镇党委—村党支部—村党小组—村组红白理事会、村民事务议事小组、社会治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党员包户”五级乡村治理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共治、村民自治格局。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和乡贤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聚星之家”,先将党员和乡贤能人发动起来,再引导和发动广大村民参与,共同发挥作用, 不断强化村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能力和提升村组事务自治水平。

  (五)围绕“乡村美”,建设美丽乡村。一是“红绿”相融。围绕培育和打造“红色故里,绿色家园”品牌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村庄布局和资源,依次建设“紫气东来”“山丹丹红”“金秀大地”“绿竹坚强”“八月桂花”等“五彩村落”,将红色文化融入绿色,用绿色承载红色文化,实现美丽村庄建设、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二是打造品牌景区。以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为中心,修建了环形旅游公路,建成澄潭公园,修建百姓舞台及3000平米的体育健身广场,打造了铜像广场、宣誓广场、独尊亭、玉兰园、红色银杏园等景观;红梅路串联起故居纪念馆、黄州区廉政教育基地、陈潭秋革命历史浮雕等红色文化景点,修建了一座占地6600平米的陈潭秋故居景区接待中心,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乡村山林气韵之中,极大地丰富了红色文化内涵。三是美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推进“原始村落和传统民风民俗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质量保护、产业发展、污染防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维护、交通路网、厕所革命、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建设工程,着力提升“健康、文化、教育、体育、就业、安全”等公共便民服务,不断建立健全红色美丽村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调规有难度。按照规划要求田园综合体项目在松林垸一组,围绕陈潭秋故居修建农庄、游船、钓鱼台、步道、亭子、绿化等配套设施等,但受土地调规和资金的制约,目前进展缓慢。

  二是资金缺口较大。陈策楼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总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除省项目资金400万元、区委区政府整合资金600万元以外,资金缺口大。

  三是红色旅游配套服务未跟上。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但吃、住、购、娱等配套服务几乎为空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配套服务。一是建设体验式休闲农庄。尽早完成松林垸一组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占地300亩、总投资1000万元),围绕陈潭秋故居融吃、住、娱、采摘、垂钓等为一体,使游客在受到红色教育的同时,体验一把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二是开发一批红色旅游产品。如:“潭秋家纺”(陈策楼土布)、“潭秋家酿”(陈策楼谷酒)等。三是建设一批红色书店旅游商店。销售《陈潭秋传》《黄州革命老区发展史》《黄州英雄》《刘子通传》等红色书籍和旅游产品、农产品。同时,要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一体谋划、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二、恢复革命遗址。恢复重建我国早期农村党组织之一的聚星学校旧址,命名为“红校”,延续共产党人的血脉和根基;将之打造成精品,可与北大红楼、嘉兴红船相呼应,与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配套,使之成为湖北乃至大别山地区的重要党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整合各类资金。一是用好省区项目资金。对项目资金实行专项专户专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力争资金效用的最大化。二是继续向上向外争取资金。三是引进民营资本。制定招商指南,用好市区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民营老板投资。四是吸引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四、协调土地调规。为便于陈策楼村按规划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建议国土资源等部门灵活运用国家乡村振兴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等相关政策,拿出有针对性的土地调规措施。

  (黄州区老促会 陈锦林)

编辑:童善友